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569篇 |
免费 | 2562篇 |
国内免费 | 79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944篇 |
大气科学 | 1516篇 |
地球物理 | 1756篇 |
地质学 | 2319篇 |
海洋学 | 1377篇 |
天文学 | 174篇 |
综合类 | 1420篇 |
自然地理 | 141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篇 |
2024年 | 304篇 |
2023年 | 515篇 |
2022年 | 657篇 |
2021年 | 766篇 |
2020年 | 619篇 |
2019年 | 704篇 |
2018年 | 469篇 |
2017年 | 544篇 |
2016年 | 497篇 |
2015年 | 572篇 |
2014年 | 784篇 |
2013年 | 638篇 |
2012年 | 710篇 |
2011年 | 600篇 |
2010年 | 632篇 |
2009年 | 721篇 |
2008年 | 742篇 |
2007年 | 616篇 |
2006年 | 509篇 |
2005年 | 481篇 |
2004年 | 456篇 |
2003年 | 408篇 |
2002年 | 357篇 |
2001年 | 293篇 |
2000年 | 243篇 |
1999年 | 205篇 |
1998年 | 250篇 |
1997年 | 257篇 |
1996年 | 229篇 |
1995年 | 245篇 |
1994年 | 243篇 |
1993年 | 158篇 |
1992年 | 124篇 |
1991年 | 130篇 |
1990年 | 102篇 |
1989年 | 63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3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2篇 |
1957年 | 6篇 |
1954年 | 4篇 |
1931年 | 1篇 |
192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132.
国省道车载GPS交通道路数据的导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GIS软件平台采用各自的数据格式,对采用多平台的数据生产、数据库建库造成了数据交换的障碍。利用ARC/INFO的二次开发功能,解决了国家基础测绘生产中GEOSTAR数据转入ARC/INFO平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3.
城乡一体化空间数据库的建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各个系统平台之间、各个部门之间、各种业务之间的协调和规划。参照国家的有关标准和规范建立一套地籍地形一体化编码体系、构造城乡一体化现代地籍系统平台的数据字典。只有符合标准编码规范和数据组织才能进入系统,才能被系统接纳。 相似文献
134.
结合机载LiDAR数据,提出了一种改进的GLAS光斑点冠层高度地形校正模型,以校正后的GLAS光斑点作为输入样本,结合MODIS遥感影像,利用支持向量回归(SVR)的方法对研究区森林冠层高度进行分生态区估测,并利用野外调查数据和机载LiDAR冠层高度结果对估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研究区的坡度等级直接影响GLAS光斑点森林冠层高度估测精度,改进的地形校正模型可以较好的减小坡度对GLAS光斑点森林冠层高度估测的影响,模型精度RMSE稳定在3.25~3.48 m;不同生态分区的SVR模型估测精度较为稳定,其RMSE=6.41~7.56 m;与算数平均高相比,样地的Lorey's高与制图结果拟合最好,不同生态分区平均估测精度为80.3%。机载LiDAR冠层高度结果的验证平均精度为79.5%,和Lorey's高验证结果呈现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5.
针对电离层活跃期或磁暴发生时,现有周跳探测算法未能正确探测并修复周跳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数据质量分析的电离层总电子含量变化率(以下简称电离层速率,TECR)拟合残差算法。通过对电离层拟合残差进行数据质量分析,可自适应确定最优拟合历元数,利用此历元数拟合得到的TECR拟合值可有效削弱电离层延迟影响。为保证周跳修复的准确性,采用搜索再判定与TECR补充检测方法对周跳修复值进行验证与确认。通过高电离层延迟条件下的实测数据对本文算法进行验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消除电离层延迟影响,实现电离层活跃期时的周跳探测与修复。 相似文献
136.
138.
139.
多源数据的匹配是数据集成与融合、数据更新等操作的关键,道路网作为城市数据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流、交通导航与定位等方面起到巨大的作用。提出一种基于模拟退火技术的道路匹配方法,通过缓冲区分析确定解空间并得到初始值,以缓冲区重叠度作为评价指标确定目标函数,确定初始温度并随着温度的缓慢下降,对初值进行迭代,根据接受机制是否接受新解,直至达到系统稳定状态,得到最终解。实验表明,该方法提高了道路匹配的效率与准确度,对于偏移较大的情况也能很好的匹配。 相似文献
140.
由于低孔隙度和低渗透率的白云岩致密油储集层的纵波阻抗与其围岩差异非常小,利用叠后反演技术难以有效预测储层,而可以提取丰富弹性信息的叠前反演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噪声等问题,叠前反演方程有较强的不适定性,笔者在贝叶斯框架下引入了改进的多变量柯西分布和改进的低频约束因子,重新推导了反演方程,获得了新的目标函数,有效地减少了反演的不适定性,从而提高了反演的稳定性,并结合迭代的思想来不断更新反演求解过程中的背景纵横波速度比值,从而增加了反演结果的精度.模型数据测试和实际资料应用都证明了该方法的稳定性和适用性.统计表明,利用提出的反演方法,目的层段内优质储层厚度预测吻合率高达89.75%.因此,此方法对类似硅质致密储层的勘探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