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0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246篇
测绘学   88篇
大气科学   320篇
地球物理   63篇
地质学   293篇
海洋学   94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71篇
自然地理   13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任斌  高利敏 《测绘通报》2018,(8):156-159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使用,测绘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现代数字测绘技术逐渐向着智能化方向发现,应用到工程收方测量的技术也越来越多,土石方的测量和计算工作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的测量方式包括签证记录、RTK测量,但签证记录可信度存在不确定因素,RTK测量耗时较长,而运用消费级无人机拍照建模的方法测算土方量,拥有现场采集数据耗时短、可操作性强、投入较低等特点。本文以拓普康Sirius PRO(天狼星)固定翼无人机平台结合Virtual Surveyor软件测制1:500大比例尺地形图为例,探讨和分析了无人机航摄在工程收方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932.
主要阐述了明长城辽宁省部分长度测量项目的工作要点与流程,着重对实际测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方法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就质量控制目标与实施办法做出了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933.
中国南方红土古环境重建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冯志刚  王世杰 《山地学报》2003,21(6):641-646
随着黄土-古土壤系列在中国北方第四纪古环境演变的成功恢复,对中国南方红土所记录的古环境和全球变化信息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然而,纵观最近10多年来对中国南方红土古环境变化的研究现状,还存在不少问题,一些结论尚难以令人满意,从成因机理上未能给予有力的理论支持。对在风化壳形成机理的认识、风化壳剖面记载环境变化的历史、红土-沉积旋回所反映的古气候变迁、红土和黄土的古环境记录的对比等方面的研究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本文进行了剖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34.
南极长城湾夏季领鞭毛类的分布和丰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波  何剑锋 《南极研究》1994,6(2):53-61
  相似文献   
935.
许峰  蔡强国  吴淑安 《山地学报》1999,17(3):193-199
针对南方湿润山区易受侵蚀的特点,以三峡库区紫色土为例,从防止细沟的侵蚀、树篱与带间作物的竞争、坡地的土地利用率等基本方面探讨了等高植物篱的适合带间距,并推导了可实际应用的估算公式。  相似文献   
936.
4月11日下午,我院党委组织参观了"法治与责任——全国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展览"。这次展览以"法治与责任"为主题,共分为"宗旨·使命"、"犯罪·危害"、"惩治·成效"、"警  相似文献   
937.
对已风化而频临危险的文物进行渗透加固保护以提高土的胶结强度,是国际上普遍认可的科学加固方法。通过室内单轴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和渗透试验研究发现,抗压强度随浓度及加固次数增加而提高,材料具有可重复使用性,但加固剂的浓度增加不宜超过7 %;? 值随加固剂浓度和加固次数有明显增加趋势,c值有所提高但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土经固化后的渗透系数略有降低,但变化在同一数量级内,不影响土的渗透性。综合分析试验结果,对于密度为1.3~1.50 g•cm-3风化墙面,以浓度5 %~7 %的PS材料多次加固为宜;密度为1.5~1.7 g•cm-3的风化墙面适宜以3 %~5 %浓度的PS材料多次加固。加固后强度和渗透性满足文物保护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938.
燕山地区长城纪沉积演化及构造背景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燕山长城纪沉积相特征及环境系统反映出坳拉槽盆地的沉积特点?盆内发育着冲积扇?扇三角洲?浊流沉积?碳酸盐滑塌角砾沉积?颗粒流沉积及火山硅质混合沉积等与同沉积构造活动有关的沉积相型?从早期的大陆内部冲积环境到晚期的环边台地─斜坡─碳酸盐深水盆地,环境系统从较封闭状态向半开放方向演化,其演化过程与盆地构造的扩张活动有着密切关系的?  相似文献   
939.
The effective elastic thickness (Te) represents the thickness of the elastic layer or the flexural rigidity of the lithosphere, the equivalent of which can be calculated from the spectral analysis of gravity and topographic data. Studies of Te have profound influence on intracontinental deformation, and coupling of the tectonic blocks. In this paper, we use the multitaper spectral estimation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coherence between Bouguer gravity and topography data, and to obtain the Te map of South China. Through the process of correction, we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s of Te versus heat flow, and Te versus seismic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e distribution of South China is affected by three factors:the original age, which controls the basic feature;the Mesozoic evolution, which affects the Te distribution;and the neotectonic movement, which shaped the final distribution. The crust age h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first-order Te distribution;thus the Yangtze Craton has a relatively higher Te (about 50 km) whereas the Te in Cathaysia block is only 10e20 km. By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among the tectonic models of South China, the Te distribution can be well explained using the flat-subduction model. As is typical with neotectonics, the region with a higher heat flow is related with a lower Te. The seismicity does not have a clear relationship with Te, but the strong seismicity could cause a low Te. Seismogenic layer (Ts) has a similar trend as Te in the craton, whereas in other areas the relationship is complex.  相似文献   
940.
钱昊  柯长青 《冰川冻土》2015,37(6):1515-1523
使用FieldSpec4便携式地物光谱仪获取了南京地区冬季湿雪的光谱数据, 并从太阳高度角、坡度、坡向、下垫面及混合雪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积雪的反射率在可见光区变化平稳, 在近红外区下降迅速, 1 020 nm、1 250 nm附近是积雪反射率的吸收区; 湿雪状态下, 太阳高度角增大的同时积雪反射率逐渐降低, 而在水湿雪状态下太阳高度角对反射率影响减弱, 积雪含水率成为其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积雪反射率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增大; 积雪在朝阳坡的反射率远高于背阴坡, 背阴坡积雪反射率在可见光谱区受影响较大; 当积雪厚度达到一定值后下垫面的差异对反射率影响有限, 否则会对反射率产生较大影响; 在可见光波段纯雪反射率最高, 近红外波段植被/积雪混合反射率最高, 林下雪的光谱反射率较低. 南京地区湿雪光谱测量和分析对了解南方湿雪光谱特性和变化规律, 以及对于积雪定量遥感及其参数反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