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7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148篇
测绘学   58篇
大气科学   122篇
地球物理   71篇
地质学   527篇
海洋学   51篇
综合类   95篇
自然地理   24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4篇
  1979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8年   3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1940年   1篇
  1935年   2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51.
地区大气降水线(LMWL)是进行区域水循环研究的基准。受监测站点数量的限制,大多数地区无法获得,只能参考最近监测站点的降水线或全球大气降水线(GMWL),或者需要较长时间的监测后才能获得。传统的获取方法存在较多的限制。本研究以北京平原区为例,提出了一种获取地区大气降水线(LMWL)的新方法:通过对不同深度的第四系地下水进行取样测试获取同位素数据,然后拟合获得。通过与传统方法所得的本区大气降水线对比,表明本次所得方程的相关系数更大,标准误差小,样本量大,拟合效果更好。同时可以节约大量的监测时间与人力物力,且可获得长时间序列的历史数据,较为简单实用。该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要求取样时尽量选取颗粒细小的冲积平原地带。  相似文献   
452.
1960-2003年新疆山区与平原积雪长期变化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7,他引:18  
崔彩霞  杨青  王胜利 《冰川冻土》2005,27(4):486-490
对新疆91个地面站44a(1960—2003年)的>0cm积雪日数、冬季最大积雪厚度、冬季降水量和冬季平均温度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明显的增温增湿变化,新疆积雪呈轻度增长趋势,90年代增加明显.积雪日数和厚度与冬季降水量呈正相关,但与冬季平均温度没有明显相关关系.将91个地面站分成24个山区站和67个平原站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山区积雪增幅大于平原,而平原的冬季温度和降水增幅大于山区.60年代和90年代山区和平原呈两个相反方向的同步变化(60年代少雪、少降水和降温;90年代多雪、多降水和增温),但幅度略有不同.70年代和80年代山区和平原无论积雪还是温度、降水量都呈现明显不同的变化.  相似文献   
453.
邹平县地处鲁中泰沂山区与鲁北黄泛平原的叠交地带,东接工业重地淄博,西邻山东省会济南,南依胶济铁路,北靠黄河,面积1250km^2,人口71.3万人,2007年成功跨人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综合实力百强县、中小城市综合实力100强和最具投资潜力100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邹平县“保护耕地、保障发展和保育生态”(简称“三保”)  相似文献   
454.
为预测沁水盆地西缘某矿区煤层古河道冲刷带,开展了地震波数值正演模拟,利用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结合波阻抗反演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等手段,研究了煤层古河道冲刷带分布的特征。后期钻孔验证表明,利用地震资料预测煤层古河道冲刷带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55.
全新世海侵对长江口沿海平原新石器遗址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1,他引:6  
王张华  陈杰 《第四纪研究》2004,24(5):537-545
文章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南北两岸太湖和里下河两大平原新石器遗址分布和迁移特征的对比研究,发现两地新石器文化均起源于7000aB.P.前。可以认为全新世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是两地新石器文化兴起的原因。之后里下河平原经历了由全新世海侵引起的盐沼化过程,古文化发展受到明显的抑制;相比之下,太湖古平原为一丘状台地,地势高爽,加上贝壳砂堤对海水的有效阻挡,盐沼化过程稍弱,古文化得以延续和繁荣。  相似文献   
456.
罗安波  王明  曾孝文  高忠维 《地质通报》2018,37(8):1529-1540
在青藏高原中部尼玛县阿索乡马莫勒地区识别出一套紫红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地层,岩性主要为紫红色砂岩中砾岩、紫红色复成分中砾岩、紫红色砂岩细砾岩,局部夹含砾粗砂岩或岩屑杂砂岩。在剖面测制和区域对比的基础上建立了上白垩统马莫勒组。对马莫勒组岩屑杂砂岩层进行碎屑锆石采样和U-Pb定年,得到最年轻的碎屑锆石年龄为99Ma。碎屑锆石主要存在3个年龄峰值,其中主峰值在125Ma左右,代表了班公湖-怒江中特提斯洋演化的岩浆活动,其他2个弱峰值分别为550Ma和980Ma,且分别代表了泛非期和格林威尔期—晋宁期的岩浆活动热事件。研究认为,马莫勒组的沉积时代应介于99~90Ma之间,马莫勒组的出现标志着尼玛地区在晚白垩世初期完成了由洋到陆的转换,进入陆内环境。  相似文献   
457.
黄庄—高丽营断裂是北京平原区主要的隐伏活动断裂之一,其第四纪活动性对北京及邻区的城市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该隐伏断裂的复杂特征,本文通过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浅层人工地震、高密度电阻率法等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结合联合钻孔剖面方法,揭示了黄庄—高丽营断裂房山—涞水段的第四纪活动性及主要特征,探测结果...  相似文献   
458.
沙坡头地区多年降水分布特征、趋势及其变率   总被引:12,自引:22,他引:12  
应用Mann-Kendall秩统计法和回归分析法,检验时间序列上的年降水趋势;应用一阶自相关分析法,对沙坡头地区多年降水持续性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5a滑动平均曲线所对应区间1967- 1972年以及1977- 1982年降水量大于多年平均值,而1983- 2000年降水量滑动平均值低于多年平均值的趋势明显。1955-1970年的分析时段内,降水量每连续递减两年后,将稍有回升,但总体上趋于下降。从滑动平均计算值来看,年降水分布存在时间序列上的非随机因素潜在振荡,5a滑动平均值突出了以年为时序单位的降水振荡模式。干旱时段的延长通常在多雨年之前或之后发生,尤其在1978年经历高峰降水以后,直至1985年,区内干旱时段的延长颇为显著。沙坡头地区降水分布特征表明该地区在干旱半干旱过渡带中更趋向于干旱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459.
西辽河平原东部沼泽发育与中全新世早期以来古环境演变   总被引:11,自引:9,他引:11  
根据典型沼泽剖面14 C测年及其树木年轮校正、孢粉分析、粘土矿物X 衍射分析、泥炭植物残体鉴定和沉积物的化学元素聚集与迁移资料 ,研究了中全新世以来西辽河平原东部沼泽发育过程与古环境演变及其二者的关系。结果表明 ,位于生态环境过渡带、脆弱带的沼泽发生、发育对环境变化尤为敏感。中全新世早期以来 ,环境变化频繁 ,由此导致沼泽发育出现多次形成、发育、退化、消亡、再生循环变化。沼泽发育与古环境演变可划分为 6个时期 :中全新世早期沼泽孕育与萌芽发育期 ;中全新世中期沼泽旺盛发育期 ;中全新世中晚期沼泽间断发育期 ;中全新世晚期沼泽退化发育期 ;晚全新世早期沼泽复苏期 ;晚全新世晚期沼泽消亡期。距今 5 80 0年左右为本区全新世沼泽最早发育期。沼泽发育也遵循富营养沼泽长期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460.
华北滹滏平原地下水位下降与灌溉农业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华北粮蔬主产区滹滏平原浅层地下水位不断下降成因问题,基于大量实测资料和相关分析方法与MapGIS技术,通过对近50年来区内地下水位、粮蔬播种强度、有效灌溉面积变化特征和降水量、气温变化下地下水位下降对粮蔬播种强度响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980年前粮蔬播种强度每增加0.01或夏粮和蔬菜播种面积每增加1万hm2,研究区地下水位下降幅度为0.36 m或0.43 m;1980年以来随粮蔬播种强度增大,地下水位下降幅度明显增大,粮蔬播种强度每增加0.01或夏粮和蔬菜播种面积每增加1万hm2,地下水位降幅分别达0.69 m和1.15 m。不仅与因播种强度增大导致农业开采量增加有关,而且还与1980年以来降水量不断减少密切相关。降水量减少100 mm,区内农业开采量增加35.7 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