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78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353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1950年   3篇
  1944年   3篇
  194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71.
本文依据新发现的晚更新世洞穴地层剖面,进行了年代学及哺乳动物化石方面的研究。年代学综合测定结果为距今12~1.9万年,这是周口店地区迄今发现的最为完整的晚更新世洞穴地层剖面,根据堆积物中所含的哺乳动物化石特征,进行了生态、种类方面的研究,建立了一个新的哺乳动物群─—东岭子动物群。  相似文献   
372.
关山动物群是一个以三叶虫为主伴生有三叶形虫、吐卓虫、古虫、古蠕虫、腕足类及海绵动物的多门类软躯体后生动物化石群 ,时代介于澄江动物群与凯里动物群 (或伯吉斯页岩动物群 )之间 ,因此它的发现和研究对进一步阐明寒武纪早期生命大爆发和生物的早期演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关山动物群中的古虫动物的发现有着更大的意义 ,它不仅增加了古虫动物的属种内容 ,而且对古虫动物的演化具有一定的作用。本文详细描述了昆明地区早寒武世沧浪铺阶乌龙箐组发现的古虫动物新种 Vetulicola gangtoucunensis L uo,Fu etHu sp. nov.,进一步修订了古…  相似文献   
373.
研究了西藏吉隆—沃马盆地龙骨沟剖面新近纪沉积环境,作了古地磁年代学研究,认为喜马拉雅山北坡新生代断陷盆地发育始于7.2MaB.P., 3.2MaB.P.湖盆萎缩消亡,标志着喜马拉雅山地区在7.2MaB.P.和3.2MaB.P.发生过强烈的隆升事件.沃马盆地龙骨沟剖面所含三趾马动物群化石层年龄大约为7.0~6.7MaB.P.,隐示着此时青藏地区三趾马生活区与当时的华北平原三趾马生活区有着大体相当的地理、气候环境.之后由于喜马拉雅山持续抬升,断陷盆地下沉,并在5.9~3.6MaB.P.期间湖盆面积最为广阔.青藏高原抬升而华北平原沉降, 中国西部地区地形高于东部,东西部气候环境发生重大差异.3.6MaB.P.由于青藏地区持续强烈隆升,西部地区河流切穿古老湖盆,3.20MaB.P.吉隆—沃马湖盆萎缩,于1.7MaB.P.逐渐消失,进入侵蚀切割阶段.  相似文献   
374.
志留系在黔西的分布范围很小,已知仅限于赫章县境内。赫章的志留系发育不全,由于缺少古生 物证据,其具体时代长期难以肯定。最近在赫章草子坪志留系中发现腕足动物、三叶虫和双壳类化石群。腕足 类研究结果显示,它应属于小莱采贝动物群(Retziella Fauna) 和新建立的Nikiforovaena Retziella组合。该化石层 下伏紫红色泥岩地层。这段近岸、浅水、杂色碎屑岩层在岩性上与滇东曲靖的关底组类同,可部分对比,推测 其时代为罗德洛世晚期(Late Ludlow),但不宜另立新名,仍称关底组为好。在讨论关底组含义之后,笔者赞同 取消岳家山组的意见。对赫章志留系具体时代的确定使对华南志留纪晚期岩相古地理的传统认识得到修正,罗 德洛世晚期的海侵从滇东的曲靖地区扩大到黔西的赫章一带。  相似文献   
375.
化石的记忆     
《西部资源》2008,(1):32-32
内蒙古地区早、中奥陶统主要分布于桌子山地区。这一时期海洋动物十分繁盛,目前发现的头足动物化石有80多种,是当时海洋的霸主。动物群以多泡角石、珠角石、五项角石、轮角石、鄂尔多斯角石、水泡角石、欧亚角石的大发展与共荣为特征。  相似文献   
376.
中国热带第四纪动物群与气候波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热带第四纪动物群的70多个实例约有40%出现在冷期,反映气候波动幅度较小.动物群的时空分布可以佐证早更新世气候波动的2个主旋回、中更新世的3个主旋回、晚更新世的2个主旋回和全新世大暖期.末次冰期和新冰期未曾危及热带动物群的生存.历史时期的冷波动使动物逐步南迁,但其绝迹主要是受人为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377.
近日,笔者获悉,栾川县出土的世界上最小的窃蛋龙化石获得了"迷你豫龙"的正式命名。栾川县位于伏牛山腹地,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属于典型的大陆季风型湿润、半湿润气候。上世纪70年代,在伏牛山地区的淅川、西峡、夏馆—高丘、五里川相继发现了大量的恐龙化石。近几年来,在栾川县境内的秋扒—潭头一带也发现了大量的伤齿龙、窃蛋龙、小型驰龙等恐龙化石。栾川的恐龙化石群是以小型兽脚类恐龙为主的动物群,已  相似文献   
378.
李秋香 《地球》2012,(1):96-97
一项有关冰期动物起源的研究成果,历时四年,终于被揭示出来。  相似文献   
379.
资讯     
《地球》2012,(5):6-9
马达加斯加动物多样性的起源动物隔离在孤岛一项研究发现,在风和水的协助下进行的跨海洋运输可能帮助建立了马达加斯加当今大部分的脊椎动物群。马达加斯加岛长久以来被认为是一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它是多种动物的唯一家园,其中大多数动物被认为是在该岛从大陆陆地分离出来之后到达的。  相似文献   
380.
《地球》2014,(4):111-111
是位于澳大利亚南部的埃迪卡拉地区,生活在68~6亿年前的前寒武纪-大群软体躯的多细胞无脊椎动物。包括腔肠动物门、节肢动物门和环节动物门等8科22属31种低等无脊椎动物。1960年召开的第22届国际地质会议正式命名该化石群为“埃迪卡拉动物群”。埃迪卡拉动物群的发现.初步解开了寒武纪初期突然大量出现各门无脊椎动物化石的所谓“进化大爆炸”之谜。埃迪卡拉生物化石出土越多.反而越没有规律.这些化石到底是什么、什么年代也有很多争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