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40篇
  免费   1495篇
  国内免费   1919篇
测绘学   622篇
大气科学   2129篇
地球物理   2000篇
地质学   2755篇
海洋学   1818篇
天文学   56篇
综合类   515篇
自然地理   959篇
  2024年   114篇
  2023年   345篇
  2022年   473篇
  2021年   416篇
  2020年   397篇
  2019年   455篇
  2018年   319篇
  2017年   271篇
  2016年   326篇
  2015年   369篇
  2014年   482篇
  2013年   387篇
  2012年   502篇
  2011年   464篇
  2010年   489篇
  2009年   458篇
  2008年   440篇
  2007年   421篇
  2006年   395篇
  2005年   367篇
  2004年   321篇
  2003年   296篇
  2002年   295篇
  2001年   282篇
  2000年   178篇
  1999年   176篇
  1998年   189篇
  1997年   160篇
  1996年   178篇
  1995年   169篇
  1994年   138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119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88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7年   6篇
  1975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利用西安数字地震遥测台网记录的数字地震资料,采用P波初动半周期残差法求得1998年7月临猗5.0级地震前后不同路径的Q(品质因子)值变化,发现在地震发生前Q值为87~203,震后Q值为67~164,震前震中区附近出现明显的高Q值异常。结果表明,地震前的高Q值异常可以作为地震预测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82.
2000-2010年中国不同地区人口密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露  封志明  杨艳昭  游珍 《地理学报》2014,69(12):1790-1798
人口空间分布及其集疏变化是区域发展规划的重要科学基础之一。2000-2010年中国人口变化格局及其驱动因素有待进一步梳理。鉴于此,以分县为基本研究单元,利用2000年与2010年两次人口普查数据,首先根据人口密度变化将中国不同地区划分为快速增加、缓慢增加、缓慢降低和快速降低四个类型,并分析其空间格局与地域特征。在此基础上,选取11个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利用偏最小二乘法 (PLS),对全国及四类地区的人口密度变化影响因素及其地域差异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 相较于2000年,2010年全国超过60%的分县单元人口密度增加,平均增速为21人/km2,主要分布在城镇密集地区;不到40%的分县单元人口密度减少,平均降低13人/km2,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省份、老城区和边境地区;② 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密度变化均有影响,但社会经济因素影响更大。高经济发展水平、医疗条件和通讯能力是人口密度增加的主要“拉力”,而地区内稠密的人口是人口密度降低的主要“推力”。上述结论基本理清了中国近10年来人口增减变化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地域影响因素,可为未来人口发展和区域规划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3.
本文运用新疆历史地震资料,分析了该地区的强震时空分布及地震活跃周期和活动图象,并探讨了强震活动与空间环境因子的关系,这无疑对新疆强震活动趋势分析和该地区强震中长期预报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4.
沙尘天气频率与相关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基于北京及其周边14个国家基本气象站1971—2000年气象资料的相关分析,指出风速、相对湿度是影响沙尘天气的关键气象因子,用这两个气象因子构建了月沙尘气象指数。月沙尘气象指数与沙尘天气频率具有较一致的周期性,沙尘天气日的沙尘气象指数是非沙尘日指数的倍数关系。另外,根据月沙尘气象指数在不同月份的分布特征,给出了相应的季节性气象指数计算方法,对14个站计算的结果显示,季节性气象指数与沙尘天气频率有很好的线性关系,这种线性关系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相似文献   
85.
利用双流国际机场2013—2018年的逐小时气象观测资料、欧洲中心ERA-interim逐6小时再分析资料、成都市气象局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双流机场雷暴月变化和日变化特征,并利用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双流机场雷暴天气预报因子,在此基础上基于二级逻辑回归法建立潜势预报模型(预报方程和消空方程),最后进行数据的回代检验。结果表明:对流有效位能、K指数、850 hPa比湿、850与500 hPa假相当位温差、回波顶高、1.5º仰角基本反射率、3.4º仰角基本反射率、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为雷暴天气的主要预报因子,据此建立的潜势预报模型对双流机场雷暴天气的预报具有一定指示性,且综合来看在夏季的预报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6.
用于海洋环境科学的一种新方法--影响因子分析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影响因子法对象山港海域叶绿素a与海水理化因子之间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水温、溶解氧(DO)、气温、盐度、化学耗氧量(COD)因子为叶绿素a浓度变化的重要有效影响因子,其中水温、溶解氧因子占主导地位。由于该海域的富营养化,N、P和Si营养盐已经不再是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的有效因子。在特定海域资料有限的情况下,影响因子法比普通的相关和灰色系统分析更具有透明性,能够有效剔除无效因子,定量表达各理化因子对叶绿素a的影响程度。用影响因子法可以明确地判断出特定海域各海水理化因子对叶绿素a影响的主次程度及其有效性,从而定量确定出影响叶绿素a浓度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87.
地应变震兆异常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怀来台体积应变观测资料的特点,研究了体积应变观测资料的气压干扰、仪器漂移的剔除方法和预处理后的资料分析方法,在分析中发现,振幅因子和非潮汐应变速率在1996年以来,在首都圈地区中西部发生的中强地震前,均有大小不同、持续时间不等的异常,这些参数可作为怀来地震台今后地震分析和地震中短期预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88.
研究京西(燕山西段及北京西山地区)区域地质构造及其演化对煤层的赋存控制作用,对揭示京西煤矿矿井动力灾害发生的动力学背景具有重要意义。从京西煤田内矿井动力灾害发生的区域构造背景入手,结合构造应力场分布特征,利用地质动力区划构造凹地反差强度评价方法,对具备发生动力灾害条件的矿井给出量化评价指标。通过分析确定,京西煤田开采矿井具备发生矿井动力灾害的动力环境,这对指导矿井安全开采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9.
滑坡为福建省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受自然地理、地质条件的制约,以及人类工程活动及降雨的诱发影响,发生频率较高。应用统计学方法,对近几年来福建省所发生滑坡的地质灾害点进行相关性研究,提出了福建省内山体滑坡主要受地形、地质、气象及人类工程活动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90.
本文用动力成矿观点对小秦岭金矿田富矿体的形成提出了新的解释,对本区的动力成矿特点作了较详细的说明。文中联系到地壳演化的不同阶段对金矿的富化过程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并提出了新的成矿系列。笔者以基础地质、大地构造和同位素年龄资料为依据对小秦岭金矿田含金石英脉的成因提出了与前人不同的新观点,认为它是晋宁晚期岩浆期后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