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2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195篇
测绘学   70篇
大气科学   34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1265篇
海洋学   7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79篇
自然地理   7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民和盆地窑街煤田油页岩沉积环境分析及开发前景预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岩芯钻井资料的综合分析,对民和盆地窑街煤田油页岩沉积特征、层序地层、古地理演化和成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页岩段主要为水进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发育时期,油页岩主要形成于沼泽和浅湖-半深湖相的沉积环境中。其中油四层油页岩品质较好,平均含油率>8%,属于湖泊沼泽相,具有良好的工业品位。研究区油页岩具有中含油率高灰分的特征,资源总储量为2.3×108t,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32.
无线电子气象信息发布系统应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无线电子信息显示屏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及当前主流无线电子气象信息发布系统,分析了其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33.
卡拉塔格斑岩型铜金矿为哈萨克斯坦Kounrad、Aktogai—中国土屋、卡拉塔格、包古头—蒙古OyuTolgoi亚洲大陆内部最重要的斑岩金铜矿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该区位处幔隆与幔凹过渡带和重磁变异梯度带,主要铜金矿和异常区分布于两组深大断裂交汇处,具备形成大型—超大型斑岩铜金的大地构造环境。主要类型岩、矿石的化学成分特点、稀土元素组成特征及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模式、大离子半径元素特征等研究表明,火山、潜火山岩可能来源于上地幔,为岛弧环境下的产物。通过与土屋、Kounrad和OyuTolgoi典型矿床进行对比,它们的成矿地质环境、含矿岩体的主微量元素含量特征、矿床的主要特征等具有较多的相似性。结合区域化探异常和最新找矿成果,认为该区具备形成大型斑岩型铜金矿的条件,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34.
南海1∶100万永暑礁幅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100万永暑礁幅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成果揭示了该区地壳的浅、中、深层地质特征。浅层主要研究海底地形、地貌、表层沉积物、矿产资源、潜在地质灾害等;中层主要研究新生代地层、断裂体系、岩浆岩、含油气盆地远景等;深层则研究磁性基底、深层断裂、莫霍面分布特征等。本成果在以下几方面有重要突破:①通过对比新生代以来的地层,确定各沉积盆地地层特征和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预测油气资源前景;②分析表层沉积物类型,预测本区未来可能具有开发价值的固体矿产资源;③利用磁性基底和莫霍面数据分析本区地壳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35.
羌堆铜矿位于冈底斯斑岩型铜(钼)成矿带中东段的拉抗俄-吹败子铜(钼)矿集区内,是斑岩-夕卡岩复合型矿床,含矿斑岩体为花岗斑岩及石英斑岩,具全岩矿化特征,斑岩体与白垩系门中组灰岩的接触带形成夕卡岩型矿床.研究表明,地表和浅部出露的含矿斑岩体只是其岩枝,矿床剥蚀程度低,主斑岩体尚未出露,深部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36.
阿加隆洼—亚火金(铜)矿带位于甘孜—理塘裂谷带中段,是重要的金矿富集区。以阿加隆洼金矿为例,研究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总结了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了矿床成因与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37.
Studies of the distribution and abundance of fluid inclusions in granitic quartz associated with granite-hosted Sn-W mineralization of the British Isles reveal local and regional scale anomalies.At a sampling interval of c.5~50m,inclusion abundances increase towards zones of vein and stockwork mineralization exemplified by case history examples from exploration prospects in the Mourne Mountains of Northern Ireland and the Carrock Fell mining district of northwestern England.These steam aureoles provide a greater exploration target than the zone of visible alteration and mineralization and the lithogeochemical halo.But it is important to link them to geochemical data on fluid inclusion compositions,such as the semi-quantitative data from decrepitation-linked,ICP-AES (D-ICP)analysis,to optimize their exploration potential.Regional scale fluid inclusion anomalies,based on sampling intervals of c. 2km from the Sn-W mineralized granites of southwest England also broadly correlate with zones of intense mineralization in some areas. Regional-scale D-ICP analyses of quartz from SW England granites did not provide any convincing regional scale anomalies linked to mineralization except for positive boron anomalies around the centrally-mineralized Birch Tor area of the Dartmoor granite.Follow-up D-ICP analysis of quartz from stream sediments from this area,however,could be used to discriminate between samples related to mineralization from those draining unmineralized areas,using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At the present stage of development, the main contribution of fluid inclusion studies to mineral exploration is mostly limited to the conceptual stage where they continue to contribute to ore genetic theory and models.Costs and lack of knowledge transfer between research scientists and mineral explorationists limit their direct use during regional and target selection stages of exploration.Analysis of steam sediment quartz,using the more sensitive ICP-MS technique as a variant of the D-ICP method,appears to offer the greatest potential for future development as an exploration tool.  相似文献   
138.
环渤海地区地下水库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补给水源、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生态环境效应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了环渤海地区建设地下水库的可行性。划分了滨海河谷型、山间盆地(河谷)型、山前冲洪积平原(扇)型、冲积平原埋藏古河道型等四种地下水库类型,并对地下水库的调蓄能力和新增地下水开采量进行了评价。其中,在辽宁、山东沿海地区尚有宜建滨海河谷型地下水库库址35处,总库容28.85×108m3,可新增地下水开采资源2.60×108m3;有宜建山间盆地(河谷)型4处,总库容1.22×108m3,可新增地下水开采资源0.24×108m3。目前,区内已建滨海河谷型地下水库8处,新增地下水开采资源2.89×108m3,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因此,在滨海河谷等地区选择适宜地段,建设地下水库,对于缓解环渤海地区缺水、改善水质、防止海水入侵等均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9.
河北省辖区内赋存、分布的褐煤资源形成于早白垩世和第三纪,但由于煤层顶底板岩石固结程度差,建井开采时井巷变形严重,维护困难,致使大量褐煤资源未得以开发利用。根据已有资料分析,褐煤含煤区地质构造条件简单、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主要呵采煤层顶板以泥岩或炭质泥岩为主,岩石致密,透气性差。褐煤本身透气性好,燃点低,没有粘结性,挥发分高.受热容易膨胀破裂,诸多因素都表明适合采用煤炭地下气化的开采方式进行开发利用,因此有必要加强我省褐煤资源的地质勘查工作和煤炭地下气化工艺的研究,为今后褐煤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0.
云南中甸普朗、红卓斑岩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印支期普朗、红卓岛弧型斑岩铜矿矿床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的总结,论述了铜矿的找矿前景以及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