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14篇 |
免费 | 31篇 |
国内免费 | 1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4篇 |
大气科学 | 25篇 |
地球物理 | 14篇 |
地质学 | 112篇 |
海洋学 | 22篇 |
天文学 | 4篇 |
综合类 | 62篇 |
自然地理 | 45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37篇 |
2021年 | 56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39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50篇 |
2013年 | 40篇 |
2012年 | 35篇 |
2011年 | 38篇 |
2010年 | 22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31篇 |
2007年 | 32篇 |
2006年 | 28篇 |
2005年 | 26篇 |
2004年 | 26篇 |
2003年 | 26篇 |
2002年 | 33篇 |
2001年 | 33篇 |
2000年 | 22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5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41.
城市新兴技术产业的演化路径比较分析——以长三角物联网产业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90年代后期以来,经济地理学出现了演化思潮,一些新的概念为分析产业的空间演化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工具。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中的路径依赖理论,以长三角地区的物联网产业为例,探讨了新兴产业兴起和演化过程的地方差异。重点选取无锡、上海、南京和杭州四个城市,采用多案例比较的方法,从产业发展的历史基础、集群状况、政府政策,以及主要动力机制等方面,分析了4个案例的异同点,并突出这些城市在区域经济和制度环境方面的差异。对产业演化机制的讨论还发现,技术基础、政策推动和偶然性事件是新兴技术产业初始发展阶段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142.
基于新课标、前人研究基础以及有关联想思维的理论,找出不足,并提出系统地培养地理联想思维的策略。从课前、课中、课后整个教学过程针对联想思维的培养提出系统性策略,引起对联想思维培养的重视,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 相似文献
143.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Ⅰ(人教版、必修)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课,重点是探究水循环的类型、基本过程及其地理意义。它是学生学习全章知识的基础,是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自编短文进行小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4.
地理学科,尤其是自然地理,思维方式最接近理科思维,对学生的逻辑推理和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较高。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如果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出发看问题,把复杂的地理问题抽象成简单的数学问题,将有助于突破一些地理学习的难点。以下介绍几种地理解题中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5.
146.
“5·12”汶川特大地震给安县蓬勃发展的旅游业以前所未有的重创。“三山一湖”的旅游格局被打破,直接经济损失达9.2亿元。灾后.全县旅游业重树信心,迅速启动旅游灾后重建工作,抢抓契机.创新思维.重拳出击。全县旅游业在低谷中扬帆上行。连续两年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呈现出人文特色与自然风貌兼收并蓄,品牌价值扩张,旅游产业迅速恢复提速的喜人态势。 相似文献
147.
148.
环境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反思资源环境在学科内部边缘化的产物,旨在重建经济地理学理论与资源环境之间的联系。历经近20年的发展,环境经济地理学研究片段化、地位边缘化的问题无明显改观。为此,本文回溯了环境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思路,归纳了以环境经济地理学名义开展的研究工作,探讨了环境经济地理学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研究发现:① 环境经济地理学过去20年的发展思路是以经济地理学理论为基础,探讨适应资源环境变化的经济发展与空间布局模式,凝练了环境治理和绿色转型两个研究主题。② 面向环境治理,环境经济地理学应用全球价值链和全球生产网络理论,探讨企业和地方如何实现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共同提升;同时,借助区位分析评估作为区位因子的环境规制如何影响经济布局,发现了诸多“经典假说”的反例。③ 面向绿色转型,环境经济地理学与演化经济地理学结合,应用区域多样化和路径创造理论,分析了区域绿色转型的条件和过程。④ 环境经济地理学的未来发展需要克服范式差异、加强问题导向、推动理论创新,挖掘中国丰富的环境经济地理问题所蕴含的机遇。 相似文献
149.
“一图多问”是指教师不断地挖掘、提炼教材,以教学简图的形式,突破问题“瓶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活动过程。使充满智慧的课堂成为启迪思维,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品质的平台,成为学生“学会学习”的“敲门砖”,从而达到出奇制胜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50.
一、提出问题1.概念阐述“问题情境”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能力处理该问题的情境。“创没问题情境”就是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促使学生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最终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