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28篇 |
免费 | 702篇 |
国内免费 | 37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223篇 |
大气科学 | 74篇 |
地球物理 | 468篇 |
地质学 | 1303篇 |
海洋学 | 208篇 |
天文学 | 48篇 |
综合类 | 213篇 |
自然地理 | 36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2篇 |
2023年 | 78篇 |
2022年 | 102篇 |
2021年 | 102篇 |
2020年 | 115篇 |
2019年 | 133篇 |
2018年 | 86篇 |
2017年 | 112篇 |
2016年 | 110篇 |
2015年 | 143篇 |
2014年 | 171篇 |
2013年 | 164篇 |
2012年 | 171篇 |
2011年 | 143篇 |
2010年 | 142篇 |
2009年 | 172篇 |
2008年 | 167篇 |
2007年 | 132篇 |
2006年 | 149篇 |
2005年 | 127篇 |
2004年 | 103篇 |
2003年 | 105篇 |
2002年 | 122篇 |
2001年 | 111篇 |
2000年 | 95篇 |
1999年 | 89篇 |
1998年 | 100篇 |
1997年 | 95篇 |
1996年 | 103篇 |
1995年 | 95篇 |
1994年 | 81篇 |
1993年 | 66篇 |
1992年 | 50篇 |
1991年 | 44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3篇 |
1976年 | 2篇 |
1975年 | 2篇 |
1963年 | 2篇 |
1957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1943年 | 1篇 |
194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9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砒砂岩区地貌形态三维分形特征量化及空间变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现有地貌形态三维分形模型结构存在的不足,构建一个新的地貌形态三维分形维数测算模型。基于该模型对砒砂岩区274个小流域的地貌形态三维分形维数进行计算并分析其空间变异规律。研究表明:① 基于该模型计算的分形维数能更准确地反映地貌形态复杂度信息;② 砒砂岩区小流域地貌形态三维分形维数介于1.683 6~1.948 6之间;③ 地貌形态三维分形维数整体上覆土砒砂岩区(均值为1.765 9)<裸露砒砂岩强度侵蚀区(均值为1.785 4)和剧烈侵蚀区(均值为1.774 8)<覆沙砒砂岩区(均值为1.796 6)。由于地表覆盖物、砒砂岩裸露程度和土壤侵蚀机理的差异而形成的不同地貌特征是该区地貌形态分形特征空间变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2.
93.
利用工业CT对自然煤岩样进行断层扫描观测。针对煤岩裂隙系统的多尺度、各向异性特征,应用Canny算子图像分割与方向性边缘检测技术,提取煤岩CT图像割理的总体特征、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特征;根据特征图像计算了煤岩样的总体分形维数、孔隙度,各向异性分形维数与孔隙度及其在三维空间中的分布;讨论了分形维数与孔隙度、渗透率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煤岩样的分形维数、孔隙度对实际工程岩体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进行了外推计算。研究表明,煤岩样不同扫描断面的分形维数和孔隙度不同,同一煤样同一断面不同方向的分形维数与孔隙度亦不相同。利用图像分割与边缘检测对工业CT图像进行分析,可以对煤岩的各向异性分形维数与孔隙度在2D与3D空间进行精细描述。 相似文献
94.
岩体节理几何特征定量描述是岩体力学性质和渗透性研究的基础,更是核废料处置库场址筛选和评价过程的主要内容。基于甘肃北山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库预选区BS17、BS18和BS19钻孔岩芯节理数量修正数据,针对节理间距建立了类负指数分布数学统计模型,进一步应用于RQD体系定量评价深部岩体完整性,通过与RID体系对比验证了概率模型的可靠性。指出节理数量-间距关系具有明显的分段线性特征,分维数随着间距增大而增大。确定了节理间距-数量关系符合尺度律,得出了数量与间距关系的多重分形特征。进一步分析了数量与埋深的多重分形特征,初步实现了岩芯节理的定量描述。验证了多重分形谱可以很好地统计分形维特征,尤其是节理几何形状及分布特征。该研究结果可为实现基于钻孔岩芯节理几何特征数据的深部岩体节理三维网格模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
96.
97.
浙江省临安市上侏罗统劳村组火山凝灰岩露头中发育了很多与挠曲相关的裂缝, 地层构造简单、露头良好, 为研究与挠曲相关裂缝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通过对两处野外露头的精细测量, 发现裂缝面平直、且未被充填, 均为构造裂缝, 在剖面上裂缝的组合呈扇形.裂缝面与岩层层面夹角为44°~80°, 裂缝密度随着地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根据裂缝面与层面的交切关系, 将两组裂缝分别命名为: 锐夹角指示邻层相对运动方向的D裂缝和锐夹角指示本层相对运动方向的D’裂缝.通过对地层挠曲变形的几何分析, 发现两组裂缝的形成是为了调节核部地层在变形过程中产生缩短量和剩余剪切, 地层厚度与地层中产生剩余剪切成正比.结果表明, 地层厚度越大, 形成的裂缝也越多. 相似文献
98.
城市异速标度研究的起源、困境和复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系统总结了城市异速标度研究的学术源流、量纲困境和现状特征,重点探讨了城市化异速标度分析的前景和意义。异速标度是城市研究的基本理论方法之一,该方法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生物学和一般系统论。由于量纲难题,城市异速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热潮之后趋于冷落;由于分维概念的引入,异速标度关系摆脱了量纲困境;由于相关领域的推动,城市异速分析方法复兴。异速生长和异速标度分析在城市形态、城市生态、城市性态、城市动态以及城市体系等诸多领域都有应用。如今,异速生长正在与分形和自组织网络理论相互融合,发展成为基于一般标度律的城市过程和格局的集成分析方法。由于城市化与城市形态、城市体系等方面的密切相关,异速标度分析极有前景的一个发展方向可能是城市化研究。城市化异速分析可望将不同类型的城市异速标度研究成果组织成一个完整的逻辑框架。 相似文献
99.
分析了27个紫色土丘陵区土壤样品的机械组成,运用分形模型计算出土壤颗粒分形维数D(D=2.817—3.030),探讨了分形维数D与土壤粒度组成、土壤抗蚀性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颗粒分形维数D与土壤有机质含量(O.M)、土壤容重(B.D)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土壤颗粒分形维数D能够很好的表征土壤质地,重点反映〈0.05mm的细颗粒物质,尤其是粘粒,其次是粉粒;与土壤有机质含量(O.M)、土壤容重(B.D)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次分形维数D还能作为评价土壤水土流失和土壤生态恢复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0.
随着各个领域对高精度遥感影像需求的不断增加,如何快速纠正影像数据以满足工程应用成为关注的热点。本文结合基础地理数据库更新项目,利用DPGRID航空正射影像快速更新图像处理软件对高精度影像数据进行快速纠正技术的应用研究,实现对现有高精度影像有效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