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63篇
测绘学   52篇
大气科学   316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26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4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81.
农谚是反映人地关系的地方性知识,研究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适用性,有助于理解人地关系的变迁及地域特点。收集整理河南冬小麦种植的农谚,归纳总结了冬小麦生育期的农谚时序表。进而利用洛阳、开封、信阳1951—2003年的气象观测数据,分析农谚与气候适应的关系。结果显示,随着气候的变化,农谚中的冬小麦适宜播种期比气象实测的适宜播种期略微早。农谚指出冬小麦越冬期怕冬暖,拔节孕穗期间怕春寒及灌浆需晴暖天气,均与实际观测的气象数据相符合。农谚指出了冬小麦缺水及容易出现旱情的生育阶段,并以此进行旱灾适应。  相似文献   
82.
气温变化对冬小麦生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驻马店市1961年10月—2002年5月冬小麦生长季内平均气温资料以及气温5年滑动平均变化曲线图,采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驻马店市冬小麦生长季内气温变化特征,并利用1981年以后的冬小麦作物观测资料,经过对比分析,揭示了冬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因暖温而产生的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83.
2001年度山西省冬小麦全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山西省地面观测站网的气象和农情资料,以2001年度冬小麦生育发育、产量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虽然中后期气象条件较差,但由于播种到越冬期麦区平均降水量122mm-200mm,比历年同期多9成左右,在大旱之年仍取得了较好的收成。  相似文献   
84.
黄淮麦区晚霜冻发生频率及防御措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典型霜冻年资料统计分析发现;20世纪90年代冬暖年是80年代的2倍,晚霜冻的发生频率是80年代的1.88倍,冬季温暖,初春气温回升快,小麦拔节提前的年份,晚霜冻发生频率在66.7%以上,适时播种,及灌水,烟熏,覆盖,可减轻霜冻危害。  相似文献   
85.
以河北省石津灌区为研究对象,以2007-2009年两季冬小麦生育期为研究时段,基于Hydrus-1D和Modflow模型模拟分析了井渠结合灌溉模式下冬小麦的净入流量水分生产率和净灌溉水分生产率的尺度效应(作物、田间、分干、干渠和灌区尺度)。结果表明:①从作物尺度到灌区尺度,损失水量越来越多,使得净入流量水分生产率和净灌溉水分生产率分别减少了9.49%和16.59%;②由于研究区地下水埋深较大,冬小麦生育期内渗漏补给地下水库的重复利用水量很小,而净灌溉水分生产率因为考虑了这一小部分重复利用水量,比传统的灌溉水分生产率有了小幅提升;③在多年时间尺度上,由于渗漏水量能够全部进入地下水库被重复利用,净入流量水分生产率随尺度增大而增大,而不同空间尺度的净灌溉水分生产率也比冬小麦生育期时间尺度上提高37%~65%。  相似文献   
86.
1997年 9月至 1 999年 6月在中国气象局固城农业气象试验基地人工控制农田水分试验场进行了冬小麦不同底墒处理的试验 ,结果表明 :底墒显著影响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对冬小麦总生物量、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影响在小麦生长后期比前期明显 ;底墒与植株高度、叶面积系数有良好的二次曲线关系 ;底墒显著影响产量构成因素 ,其与籽粒重有相当好的二次曲线关系 ,并据此确定了冬小麦播种时不同深度土层的最佳底墒 :0~ 1 m为 88% ,0~ 2 m为82 % .  相似文献   
87.
首先给出CO2 倍增下遥感光合作物产量的概念模型,之后分析未受CO2 倍增的遥感光合作物产量估测模型;在考虑CO2 倍增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后,对影响干物质累积的作物光合速率的模型进行修正,进而修正遥感光合作物产量估测模型。建立CO2 倍增下作物产量响应模型,求取各参数,并在CO2 倍增下对我国华北地区冬小麦产量响应进行填图,表明模型的估测结果有良好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88.
浅谈干热风对冬小麦的危害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休地处晋中区之南部,与晋中平川各县相比,由于气温偏高,蒸发较多,干旱更趋严重。尤其是春末夏初正是当地的多风季节,加之雨季来迟,初夏旱年份占27%,故干热风历来严重影响当地小麦生产。通过调察研究,不断找出防御对策对实现小麦稳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小麦年度间粒重不稳是不稳产的重要原因 干旱是农业生产的大敌。进入90年代以来,介休市年均降水量仅为376. 8mm,为历年平均值的76.6%。1995年至1999年的5年,年均降水量为330.1mm,为历年平均值的 67. 1%。由于年降水量减少,干热风对小…  相似文献   
89.
冬小麦蒸腾速率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修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找到不同土壤含水量对蒸腾速率的影响程度,通过对L1-6200便携式作物生理测定仪在不同土壤水分处理下的蒸腾速率观测值与气象条件计算得出的理论值进行比较,确定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蒸腾速率修正系数.分析发现:①在不同的土壤含水量下,未考虑修正系数的情况时,土壤含水量越小,理论计算误差越大;土壤含水量越大,理论计算误差越小.②土壤含水量小时蒸腾速率计算值的修正系数大,而土壤含水量偏大时修正系数小.③考虑修正系数后,计算误差显著减小,除了土壤含水量为14.89%稍有偏差外,其它土壤含水量状态下的理论计算值非常接近实际观测值.同时验证了不同土壤水分下的修正系数足显著的.  相似文献   
90.
以临沂地区为研究区,基于Terra/MOD13Q1遥感植被数据产品,通过分析冬小麦的遥感光谱特征、物候历特征及其生物学特性,提取2009—2019年临沂地区冬小麦种植信息,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临沂冬小麦种植的时空分布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空间上,近10年来临沂地区冬小麦种植面积在2 800~3 000 km~2之间浮动,占整个地区土地面积的17%左右,总体变化较小,种植区域呈南多北少的分布格局,主要集中在兰陵、临沭和郯城; 2)从冬小麦种植稳定度上看,连续种植冬小麦10 a及以上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兰陵和郯城,面积为1 638 km~2,稳定度高,连续种植小于4 a的区域有1 914 km~2,主要分布在莒南和费县,种植不稳定; 3)时间上,冬小麦面积由2009年的2 838 km~2增加到2019年的2 985 km~2,变化幅度和年均变化率分别为5.5%和0.5%,呈缓慢增加趋势。本研究为临沂地区冬小麦种植的深入了解以及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较为准确、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