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87篇
  免费   2124篇
  国内免费   1201篇
测绘学   2029篇
大气科学   2302篇
地球物理   639篇
地质学   4466篇
海洋学   2904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4375篇
自然地理   7089篇
  2024年   129篇
  2023年   476篇
  2022年   611篇
  2021年   665篇
  2020年   503篇
  2019年   611篇
  2018年   380篇
  2017年   337篇
  2016年   413篇
  2015年   445篇
  2014年   1479篇
  2013年   988篇
  2012年   1162篇
  2011年   1230篇
  2010年   1239篇
  2009年   1486篇
  2008年   1380篇
  2007年   1100篇
  2006年   1164篇
  2005年   1191篇
  2004年   968篇
  2003年   786篇
  2002年   702篇
  2001年   629篇
  2000年   536篇
  1999年   428篇
  1998年   473篇
  1997年   389篇
  1996年   357篇
  1995年   308篇
  1994年   248篇
  1993年   251篇
  1992年   219篇
  1991年   166篇
  1990年   155篇
  1989年   14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8篇
  1978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2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你看,这些树木都是我们的国家储备林项目实施后栽种的,仅路两边就规划了2万多亩,既美化了环境,又增加了收入,助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禹州市禹神快速通道上,该市国家储备林办公室主任李超锋指着两边的树木介绍道。多年来,禹州市结合当地实际,主动创新,以国家储备林基地项目建设引领现代林业高质量发展,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相似文献   
992.
“盛世置地,乱世藏金。”无论是男耕女织的农业社会,还是日新月异的工业时代,土地始终是最珍贵的稀缺资源、最关键的生产要素,也是最重要的家庭资产。古往今来,土地的买卖与地权的变更,始终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关系百姓冷暖,见证家族起落,映射国运兴衰,记载着经济社会的沧桑巨变。  相似文献   
993.
2月22日,由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负责的全省山水林田湖草的面积统计分析和图件制作等成果移交至《河南省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编制项目牵头单位省国土资源开发投资管理中心,及时为省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编制工作提供了测绘地理信息保障服务。  相似文献   
994.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2018年5月18日至19日,习近平出席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995.
阳春三月,信步焦作,天蓝水碧,绿意盎然,处处律动着灵动的气息。对一座城市来说,有了水,就有了灵气。水生态建设无疑是生态环境建设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近年来,焦作市以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为契机,着力优化水资源配置、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实施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全市呈现出“河湖相连泛轻舟,奇山秀水融怀川”的优美景象。  相似文献   
996.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14日对外公布,这对加快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确权登记、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改革,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97.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是国家发展进入新阶段、新时代后的一次极其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党中央、国务院准确判断国情国力、作出正确决策的基本依据。通过调查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资源管理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8.
国家的统一问题一直是关乎区域稳定发展、民族复兴乃至世界和平的大事,然而在地理学领域系统讨论该命题的研究尚不多见。事实上,地理学拥有比政治学和法学更为综合的理论分析体系,尤其是随着政治地理学的快速崛起,从地理学视角解析国家统一的发生机理和影响机制已经日渐成熟。本文从国家主权学说、地缘政治学、后殖民主义、新帝国主义等理论出发,试图构建“国家统一地理学”的分析框架,将国家统一分解为地缘政治重构、经济一体化和文化认同重建3个不同的阶段;并通过东西德国统一的案例分析,深入诠释了德国统一过程中政治版图和地缘格局变化,德国统一后漫长的经济一体化和原西德资本主义的野蛮扩张,以及由于长时间受到不同文化帝国主义渗透带来的民族身份认同分歧问题。德国案例很好地展示了从地理学视角探讨国家统一问题的优越性,同时德国的案例分析可为其他国家的统一问题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99.
路紫  张秋娈 《地理学报》2019,(5):1058-1058
20世纪80年代以后,信息通信技术(ICTs)通过不同网络迅猛增加了信息流的传输,改变着包括城镇和乡村在内的人类社会经济组织方式,其作用比任何其他社会力量都更为明显。国际地理联合会(IGU)成立专门委员会围绕ICTs的空间现象,致力于探究ICTs的地理学含义,朝着信息地理时代大步迈进。  相似文献   
1000.
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方法是识别人地协同规律、支撑科学决策的重要工具和热点需求。通过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框架构建,耦合能值及?方法,提出自组织能力指数(SO)、生态压力指数(EP)、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SC)构成的,基于热力学理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模型,利用文献荟萃法筛选17个典型发达国家1985年状态值计算SO与EP阈值,划分了4个阶段。利用中美两国1985-2015年特征对比验证,结果显示:① 2005年以前中国属“低自组织能力、低生态压力”阶段,之后进入“低自组织能力、高生态压力”阶段,存在低生态效率、规模扩张驱动特征;美国一直属“高自组织能力、高生态压力”阶段,存在高生态效率驱动、经济与生态脱钩特征,与全球生态足迹网络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等的研究结果一致,模型具有较好适应性和可靠性。② 模型利用“获得?量/输入能值量”表达经济社会生态效率、“经济社会?损耗量/生态系统年产?量”表达生态压力,连接了经济社会对生态基底的熵化路径,可识别区域所处可持续发展阶段、分析水平变化和驱动因素。③ 模型以人类与生态并重的视角,从深度上反映经济社会的生态效率、从广度上评价生态空间被占用比例,具有宏观规模与微观效率分析相结合的优势,是对经典方法的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