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一、耕地质量综合评价的概念与内涵耕地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轮歇地、草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耕地中还包括南方宽〈1.0m,北方宽〈2.0m的沟、渠、路和田埂。耕地质量指的是构成耕地的各种因素和环境条件状况的总和,表现为生产能力的高低、环境状况的优劣及耕地产品质量的高低是耕地在现实用途条件下的生物生产能力和农业收益能力与未来用途条件下的潜在收益能力的综合属性特征。  相似文献   
42.
3S技术在农业气候论证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江西省会昌县实施烟稻轮作为实例,阐述了应用3S技术进行烟稻轮作农业气候论证的技术方法,并根据气候论证结果提出了会昌县不同小气候地域的单、双季水稻田改制为烟稻轮作的建议,该建议已被当地政府采纳。该方法同样可用于其它农作物种植的气候论证。  相似文献   
43.
华东地区稻麦轮作农田生态系统N2O5排放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勾继  郑循华 《大气科学》2000,24(6):835-842
利用DNDC(DeNitrification and DeComposition)模式,对华东地区典型稻麦轮作农田生态系统的N2O排放特征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能模拟出轮作周期中N2O的主要排放峰值和排放趋势,但与实测值相比,模拟结果普遍有些偏小。相对而言,该模式对旱地阶段的模拟结果比较理想,尤其是对春季小麦返青至成熟期的模拟最好。因此,我们就该阶段影响N2O排放的主要因子进行了敏感性研  相似文献   
44.
大气CO2浓度升高和秸秆还田对稻麦轮作农田N2O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大气CO2浓度的逐渐升高,CO2的施肥效应很可能对陆地生态系统的N2O地气交换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江苏北部的中国稻麦轮作FACE (Free-Air Carbon Dioxide Enrichment) 实验平台上,采用静态箱暗箱-色谱法,研究了一个稻麦轮作周期(2005年6月中旬至2006年6月中旬)3种小麦秸秆还田水平处理(全还田、半还田和不还田)和CO2浓度升高200 μmol·mol-1对稻麦轮作农田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就当地传统农田管理方式下的砂性土壤稻麦轮作农田N2O排放而言,所采用的观测方法未能检测到显著的秸秆还田效应和大气CO2浓度升高效应。  相似文献   
45.
The structure of the "black soil" in Northeast China has been greatly deteriorated by long-term intensive conventional mouldboard plow tillage (CT) practices. In this study, micro-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and image analysis of soil thin sections were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impacts of 21 years (1986-2007) of no tillage (NT) on soil structure as compared to CT in an experiment near Gongzhuling City, Jilin Province. Soil organic matter (SOM), wet aggregate stability and saturate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Ks) were also analyzed. Total SOM was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illage systems, but fresher SOM was observed in the surface layer under NT. The aggregates under NT showed different hierarchies in the form of crumbs, and the mean weight diameter (MWD) of NT was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that of CT in the surface layer. Platy and blocky aggregates were frequently observed in the lower layers under CT practice. The compound pore structure with intertwined intra- and inter- aggregates pores under NT was well developed in a layer from 0-5 cm to 20-25 era. While under CT system, more inter-aggregate pores and fewer intra- aggregate pores were observed, and planes and channels were frequently found in the 20-25 cm layer, where maeroporosity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a plow pan was evident. The Ks values of NT weresignificantly lower at o-5 cm but significantly higher at 20-95 cm compared with CT, which showed the same trend with macroporosity. These results confirmed that long-term CT practice fragmented the tillage layer soil and compacted the lower layer soil and formed a plow pan. While long-term NT practice in the black soil region favored soil aggregation and a stable porous soil structure was formed, which are important to the water infiltration and prevent soil erosion.  相似文献   
46.
杭锦旗南部饲草免耕种植及其优化配置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004—2006年在内蒙古杭锦旗浩饶柴达木苏木所进行的饲用玉米免耕种植与牧草栽培试验为基础,分析了人工饲草免耕种植的经济与生态效益。同时,结合牧草饲喂试验,分析了各饲草品种对家畜的营养满足度,建立了人工饲草种植的优化配置公式,初步得出杭锦旗南部结合免耕种植,进行人工饲草种植的面积配置比例,对当地发展生态畜牧业有一定的决策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7.
不同粒级土壤中的碳有着不同的周转规律,在高CO2浓度条件下,它们含量的变化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土壤碳是累积还是减少,对明确土壤碳的变化趋势有重要意义.采用田间培养试验初步模拟研究在高CO2浓度条件下土壤不同粒级碳的分布.结果表明,加入秸秆培养1年,由于CO2浓度升高的原因导致在低氮(LN)、常规氮(NN)和高氮(HN)水平下土壤中碳分别增加0·01、1·10、1·22g/kg,表现为粒级<53μm土壤颗粒中碳分别增加1·53、2·19、2·70g/kg.粒级<53μm土壤颗粒碳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其重量分配百分数显著增加36·2%,碳浓度增加5·4%;粒级>250μm和250~53μm土壤颗粒部分虽然其碳浓度分别增加20·8%和17·3%(P<0·05),但由于重量分配百分数分别显著降低22·8%和36·1%,结果碳量降低.试验表明高CO2浓度导致不同粒级土壤的分配及碳浓度的变化;高氮施肥水平下有增加土壤碳量特别是小粒级土壤碳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48.
49.
通过调查江苏省全球环境基金项目区农户和专家的投入产出,使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和IPCC推荐的温室气体估算方法评估比较了3种种植方式(人工插秧、机械插秧和直播)的水稻在麦稻轮作复种“两晚”模式(水稻晚收, 小麦晚播)下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结果表明:水稻直播和机械插秧可以节省更多劳动力;农业机械燃油、施用化肥、稻田淹水等农作措施导致了大量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水稻种植方式为人工插秧的麦稻轮作模式能取得最优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两晚”模式实施的关键是适时地利用近年来增加的农业气候资源。水稻人工插秧与麦稻“两晚”相配合的种植模式是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较优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