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61篇 |
免费 | 166篇 |
国内免费 | 14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09篇 |
大气科学 | 248篇 |
地球物理 | 231篇 |
地质学 | 73篇 |
海洋学 | 82篇 |
天文学 | 25篇 |
综合类 | 80篇 |
自然地理 | 2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77篇 |
2022年 | 60篇 |
2021年 | 73篇 |
2020年 | 48篇 |
2019年 | 75篇 |
2018年 | 59篇 |
2017年 | 62篇 |
2016年 | 54篇 |
2015年 | 54篇 |
2014年 | 56篇 |
2013年 | 32篇 |
2012年 | 52篇 |
2011年 | 37篇 |
2010年 | 39篇 |
2009年 | 31篇 |
2008年 | 42篇 |
2007年 | 30篇 |
2006年 | 24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21篇 |
2003年 | 26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24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14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1年 | 4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使用亚洲区域18个IGS测站和中国区域内16个探空站2016~2018年的数据,研究GPT3模型反演天顶对流层延迟(ZTD)和大气可降水量(PWV)的精度,并与其他GPT系列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GPT3-1模型估计的ZTD的bias均值和最大值均最小,分别为1.34 mm和14.06 mm;GPT3模型整体精度略优于GPT2w模型,优于GPT2模型。探空站处GPT3模型反演的PWV的bias和RMSE均表现出较强的季节性特征;由GPT3模型反演的PWV的月均值可知,GPT3-1模型比GPT3-5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42.
43.
44.
本首先对草峪岭隧洞贯通测量的方案设计进行了分析,并且应用测定的实际贯通偏差对照分析,叙述了贯通测量方案的可行性和设计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5.
070101 GIS线目标间拓扑关系描述的4交差模型/邓敏(中南大学)…//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6,31(11).-945~948提出了利用连通度不变量来区分单个线目标上具有不同拓扑特性的点,定义了线目标的端点集和内点集,建立了IR1和IR2中线目标间拓扑关系的基本模型,有效地表达了线目 相似文献
46.
47.
差分码偏差(DCB)是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监测和建模的主要系统误差,卫星DCB也是卫星导航系统导航电文的重要参数。研究了卫星DCB的估计算法,推导了不同基准下DCB的转换公式,利用北斗观测实验网解算了2013年北斗卫星的DCB。在同一基准下分析了北斗卫星DCB的稳定性,并与MGEX发布的DCB产品进行了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解算的北斗卫星B1-B2 DCB在-9~17 ns之间,北斗卫星DCB的稳定性优于0.4 ns;北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IGSO)卫星稳定性优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GEO)和中圆地球轨道卫星(MEO);利用北斗观测实验网解算的北斗卫星DCB与MGEX解算结果存在最大约1.7 ns的系统偏差,可能由于测距码的不一致性所致;接收机硬件材质的不同是导致接收机DCB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8.
T213 降水预报订正系统的建立与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T213降水预报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系统性误差,为了更好地使用T213降水预报产品,减小系统性误差对主观预报的影响,利用一种统计学方法可以对T213降水预报进行订正,减小T213降水预报的系统性误差。通过对2004年6—11月订正前后的T213降水预报进行统计学和天气学检验分析,检验该订正系统的订正效果。结果表明,订正后的降水预报的预报偏差B值有了显著改善,其他统计检验量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订正后雨带的位置和轮廓更加接近降水实况。 相似文献
49.
选用福建地震台网"十五"观测系统正式运行以来记录的台湾地区M≥4.0地震资料,以中国地震台网给出的震级为标准震级,进行了震级偏差统计分析,初步得出震级校正值。并分析了震级差异形成原因,为福建地震台网测定台湾地震震级偏差改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基于福建及邻近地区高密度的256个地磁场矢量(D、I、H分量)实测数据,结合全球陆地1 km基准海拔高度工程的网格数据以及最新的第十二代国际地磁参考场模型(IGRF12),采用三维Taylor多项式模型构建了福建地区的地磁场模型.通过比较均方偏差(RMS)、磁场实际分布以及残差等,结果显示:(1) 当三维Taylor模型的截断阶数(N)为2时,可基本反映N为6时的二维Taylor模型的拟合效果;(2) 三维Taylor模型计算方便,精度较高,但较易出现龙格现象,因此在确定截断阶数时既要考虑模拟精度,还需要考虑边界效应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