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87篇 |
免费 | 399篇 |
国内免费 | 32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29篇 |
大气科学 | 401篇 |
地球物理 | 421篇 |
地质学 | 854篇 |
海洋学 | 579篇 |
天文学 | 80篇 |
综合类 | 612篇 |
自然地理 | 243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7篇 |
2023年 | 179篇 |
2022年 | 195篇 |
2021年 | 222篇 |
2020年 | 193篇 |
2019年 | 224篇 |
2018年 | 106篇 |
2017年 | 139篇 |
2016年 | 159篇 |
2015年 | 226篇 |
2014年 | 410篇 |
2013年 | 297篇 |
2012年 | 405篇 |
2011年 | 423篇 |
2010年 | 309篇 |
2009年 | 362篇 |
2008年 | 418篇 |
2007年 | 312篇 |
2006年 | 316篇 |
2005年 | 228篇 |
2004年 | 162篇 |
2003年 | 133篇 |
2002年 | 94篇 |
2001年 | 78篇 |
2000年 | 55篇 |
1999年 | 52篇 |
1998年 | 38篇 |
1997年 | 31篇 |
1996年 | 28篇 |
1995年 | 30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1年 | 6篇 |
1976年 | 2篇 |
1964年 | 2篇 |
1961年 | 2篇 |
1956年 | 2篇 |
1954年 | 5篇 |
1938年 | 1篇 |
1936年 | 1篇 |
193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0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以甘肃临泽荒漠绿洲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土壤温度、含水量、电导率及蒸散量的野外观测,在植物生长期和冻融期分别深入分析水热盐耦合运移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水热梯度对盐分运移及其分布格局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土壤温度整体呈现出春夏季逐渐升高、秋冬季降低趋势。在冻结期,土壤表现为脱盐状态,表层电导率由2.8 mS·cm-1降到1.2 mS·cm-1;而在消融期为积盐状态,表层电导率由1.2 mS·cm-1升到3.7 mS·cm-1。在生长期,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波动较为剧烈,表层含水量27%~43%,表层电导率3~5.5 mS·cm-1,土壤脱盐、积盐反复出现。全年蒸散量总体呈单峰变化趋势,年蒸散量507 mm;土壤电导率与蒸散量呈正比关系,与地下水位呈负相关关系;蒸散发作用是土壤表层积盐的主要驱动力,而地下水波动影响着湿地脱盐、洗盐过程。因此,荒漠绿洲湿地土壤盐分累积过程是水分运移和热量传输过程发生变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62.
文章通过提取1992年、2007年、2017年三期春季大潮营口浮渡河口遥感影像景观图斑,总结了近25年营口浮渡河口湿地景观格局演变过程,分析了演变的驱动因素。25年间,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浮渡河口湿地景观格局出现破碎化现象,系统形成机制遭到破坏,造成河口沙坝-潟湖景观割裂和缩减,湿地生态系统已受到严重影响。对此,文章建议在深入理解浮渡河口湿地景观形成机制、规律及驱动因素的基础上,采取“源头管控”“河岸加固”“构筑物清理”的修复治理措施以恢复其形成机制,使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得到修复。 相似文献
63.
文章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相关政策为研究对象,从其作用机理出发,通过Python脚本实现高频词提取,构建了适用于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政策的PMC评价指标体系,对其中6项具有代表性的专项政策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天津市委出台的政策的PMC指数略高于国务院出台政策;政策作用对象与政策内容间存在正相关性;虽然目前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政策均处于良好级别且随时间推移得分呈现上升趋势,但仍存在港城联动性不足、保障措施不足、政策作用的具体对象不完善等问题。基于以上问题,提出增强港城联动性、优化政策保障措施、细化政策应用对象等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进一步完善国际航运中心政策内容。 相似文献
64.
65.
以1955~2004年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结合野外调查,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研究50 a间北海市滨海湿地的景观格局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50 a间北海市滨海湿地呈整体退化趋势,潮间砂质海滩、潮间淤泥质海滩、红树林滩、小型岛屿湿地减少;景观格局指数显示1977年、1998年是北海市滨海湿地较明显变化的拐点。1977年人类活动影响增加,滨海湿地稍有退化,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减小,优势度指数增加,均匀度指数减小、景观总面积指数降至最低值。1988年湿地保护力度加大,湿地略为好转,景观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则呈相反规律。1998年湿地受到的极端气候灾害、人类干扰程度加大,平均斑块分形维数下降,斑块密度指数、景观斑块数破碎化指数呈最高值。湿地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反映了围垦改造、互花米草的生物入侵、城市污染、极端气候灾害等对景观格局的影响,人类活动是北海市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66.
三江源区人类干扰与湿地空间变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类活动对湿地影响的加剧,人类对湿地的干扰已经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以三江源区为主要研究区,通过构建人类干扰强度空间化指数,利用连续网格法,对人类干扰强度与不同时期的湿地率分布、湿地类型分布、湿地率和湿地类型年际变化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人类干扰强度等级内的湿地率与等级呈负相关关系,随着人类干扰强度等级的增大,湿地率明显减小。而在不同干扰等级下,对1990年、2000年和2008年湿地率变化的分析表明,人类干扰强度越大,湿地的年际变化越小。基于栅格单元对湿地的分布、变化的进一步分析同样表明,人类干扰强度越大,湿地率越小,湿地的年际变化也越小。不同类型的湿地在不同人类干扰等级间的分布差异也较大,湖泊、沼泽等在人类干扰弱的区域内所占比例较大;而河流湿地和水库、池塘等主要分布在人类干扰强度大的地区,且这些湿地类型的年际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67.
68.
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多环芳烃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地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湿地正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湿地功能也处在不断退化之中。如何保护并合理利用湿地,已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对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多环芳烃(PAHs)的国内外研究热点问题进行概括总结,介绍了湿地中PAHs的污染状况、来源解析、分布特征、修复技术、对生物的毒害及风险评价等研究的主要进展,讨论了湿地中PAHs变化趋势,此外还提出了目前湿地PAHs研究中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确定分散污染源的贡献率问题,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高高活性微生物的环境适应能力;研究人类活动影响的比例,并预测未来的变化趋势;PAHs污染生态风险阈值的研究。并对该领域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9.
70.
基于我国对湿地的认知变化及保护历程,结合第二次全国湿地普查结果,分析当前我国湿地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主要包括:落实保护红线、创新保护格局;完善法律法规、推进湿地保护绩效考核;实施生态补偿机制、提升湿地造血功能;加强科技支撑及人才建设、建立智能管理体系;宣扬湿地文化,推进社会主流生态价值观形成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