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0篇 |
免费 | 100篇 |
国内免费 | 20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78篇 |
大气科学 | 49篇 |
地球物理 | 77篇 |
地质学 | 415篇 |
海洋学 | 75篇 |
天文学 | 34篇 |
综合类 | 41篇 |
自然地理 | 3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21篇 |
2022年 | 36篇 |
2021年 | 32篇 |
2020年 | 23篇 |
2019年 | 31篇 |
2018年 | 31篇 |
2017年 | 34篇 |
2016年 | 22篇 |
2015年 | 29篇 |
2014年 | 38篇 |
2013年 | 38篇 |
2012年 | 43篇 |
2011年 | 43篇 |
2010年 | 42篇 |
2009年 | 42篇 |
2008年 | 50篇 |
2007年 | 36篇 |
2006年 | 36篇 |
2005年 | 34篇 |
2004年 | 39篇 |
2003年 | 39篇 |
2002年 | 23篇 |
2001年 | 25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4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预测和控制深基坑变形的抗隆起稳定系数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在软土基坑工程设计施工中所涉及到的抗隆起稳定系数的合理计算方法;通过对大量上海深基坑工程的计算分析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论证了利用抗隆起稳定系数进行基坑变形预测和控制的合理性,并提出了适用稳定系数法控制基坑变形的设计计算预测公式:δh/H~Ks关系式。 相似文献
142.
通过对深层水泥土搅拌桩的加固机理及复合地基承载力性状的简要分析,根据国家现行规范,结合具体地基处理工程实例,对深层水泥搅拌桩在软土地区地基加固处理中的方案选择、设计、施工及检测中的常见技术要点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4.
145.
振动性能是评估鱼雷动力系统优劣的重要指标。将鱼雷动力舱段抽象为由振源、传递路径、响应点构成的集中参数动力学模型,在频域内对动力学方程推导,得到了系统的稳态响应幅值表达式。结合电气系统的插入损失概念,提出了适用于评估鱼雷动力舱段隔振元件效果的速度插入损失指标。结合工程问题给出了算例,表明在设计初期可以清晰地规划动力舱段的隔振结构的性能参数。 相似文献
146.
《岩土力学》2017,(12):3410-3418
通过分析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成果发现,随着荷载的不断增加,大桩帽刚性短桩桩帽下地基土体最终发生侧向整体剪切滑移破坏,而下部桩体则发生向下刺入破坏。据此,提出了一种滑块位移法分析桩帽下地基土体的荷载-位移关系,而下部桩体的荷载-位移关系则采用荷载传递法进行分析。然后,基于上、下两部分的位移协调条件,叠加得到大桩帽刚性短桩的荷载-位移关系曲线(P-s曲线)。同时,采用模型试验结果对此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得到的P-s曲线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最后,利用本文计算模型分析了不同的帽桩直径比D/d以及桩长与桩帽直径比L/D对大桩帽刚性短桩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软土地基中宜采用帽桩直径比D/d2和桩长与桩帽直径比L/D10的带帽桩。 相似文献
147.
基于熵权系数和集对分析法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以河北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生态安全是当前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领域和热点问题.研究土地生态安全对实现土地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构建了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鉴于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将集对分析理论和熵权法相结合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并根据模型对河北省2003-2010年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总体上看,2005-2008年间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出现了一定的反复,但是2009年之后出现了好转.河北省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总体上不容乐观,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48.
激光时间传递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激光时间传递技术是通过激光脉冲在空间的传播来实现地面与卫星时钟或地球上远距离两地时钟的同步,它具有很高的准确度和稳定度。一些国家已经成功进行了激光时间传递的试验,结果证明利用激光进行时钟之间的同步是有效可行的。介绍国内外已有的激光时间传递试验的情况和结果,重点介绍美国地面与机载原子钟之间的激光时间比对,以及法国的LASSO(LAser Synchronization from Stationary Orbit)和T2L2(Time Transfer by Laser Link)计划。 相似文献
149.
三角高程法超长距离跨海高程传递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三角高程法跨海高程传递测量误差的来源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三角高程法的超长距离跨海高程传递方法,设计了具体的测量方案,包括跨海场地选定与布设,观测标灯设计与制作,跨海观测时段数、测回数及组数设计,观测程序与观测方法、观测成果的限差验算与成果取舍等,并提出了跨海高程传递精度评定的两种方法。在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工程现场选定两条跨海线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3.9km和18.0km跨距的跨海高差平差值与已知高差的较差均小于二等水准测量限差,每千米跨海高程测量中数的中误差分别为±0.68mm和±0.63mm。 相似文献
150.
基于Budyko假设和分形理论的水沙变化归因识别——以北洛河流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深刻影响了区域水文过程,进行水沙变化归因识别对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基于Budyko假设和分形理论,采用弹性系数法,对北洛河流域上(丘陵沟壑区)、中(土石山林—高塬沟壑区)、下游(渭北旱塬农区)3种不同地貌和植被类型区1959—2019年的水、沙通量变化进行归因分析。结果表明,北洛河上、中、下游径流量均显著减少,由20世纪60年代的35 mm、32 mm、34 mm,减少到21世纪10年代的19 mm、24 mm、6 mm,60 a减少率分别为0.3 mm a-1、0.2 mm a-1、0.4 mm a-1。上游输沙量极显著减少,中游降低趋势不显著,下游显著减少,由20世纪60年代的99×106 t、8×106 t、3×106 t,减少到21世纪10年代的10×106 t、3×106 t、0.3×106 t,60 a减少率分别为1.5×106 t a-1、0.04×106 t a-1、0.1×106 t a-1。20世纪70年代以来,上游径流变化逐渐受人类活动影响,且影响程度逐渐增强,21世纪10年代人类活动贡献率达66.3%;气候变化是中游径流变化的主控因子,21世纪10年代降雨和潜在蒸散发的贡献率分别为77.0%和20.2%;下游径流减少主要为人类活动影响,21世纪10年代其贡献率为64.3%。对比20世纪60年代流域输沙量变化始终受人类活动主导,21世纪10年代人类活动对上、中、下游输沙量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80.7%、59.2%和92.7%。上游人类活动对输沙量减少的贡献中,退耕还林等沟坡措施和沟道工程措施分别为39.0%、42.7%,中、下游人类活动贡献的估算结果反映出高植被覆盖区和农区汲水灌溉对区域水、沙的影响特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