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0篇
  免费   454篇
  国内免费   498篇
测绘学   446篇
大气科学   89篇
地球物理   181篇
地质学   2428篇
海洋学   25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111篇
自然地理   479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342篇
  2013年   216篇
  2012年   320篇
  2011年   290篇
  2010年   258篇
  2009年   317篇
  2008年   295篇
  2007年   244篇
  2006年   208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99篇
  1991年   112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2篇
  1946年   3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中国测绘》2003,(2):14-22
近年,山西省测绘局充分发挥测绘技术、设备、人才和海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优势,在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宏观调控、科学决策,宏观经济管理、规划与建设,为全省重大战略工程和重点工程,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积极主动、优质高效地提供测绘保障与服务,使测绘工作基础性、前期性、公益性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02.
国土资源化就是关于国土资源物质和意识形态的关系,人在开发利用国土资源活动中的化心理、化活动,化理论,以及由此而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国土资源化作为社会主义化的一部分,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适应新历史条件下的发展,不断地丰富、完善和创新。为什么要提出建设国土资源化?因为建设国土资源化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要求;是精神明、先进化、经济建设辩证统一,互相促进的客观需求;是积极进行化创新、全面繁荣社会主义化定位作为国土资源化建设的总纲;二要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国土资源化建设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使全系统职工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三要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与国土资源实际相结合的思想道德体系;四要积极发民和繁荣国土资源化事业,不断丰富职工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职工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03.
小麦条锈病与大气环流的关系及长期预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赵军  黄善斌 《山东气象》1997,17(3):19-21,23
利用1973-1992年鲁西南小麦条锈病发生程度和各月北半球500hPa平均高度,初步探讨了条锈病发生程度与大气环流的关系。并建立了性能稳定的预报方程,经检验历史拟合率达90%,时效提前1-2个月,预报准确。  相似文献   
104.
105.
广东侨乡外向型经济优势及其地缘背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把广东侨乡外向型经济优势与广东籍华侨、侨人的地理分布及其地缘背景联系起来研究。它从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文化方面研究了影响地缘战略决策的基本要素,并结合东盟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分析、探讨,指出了面向21世纪再创侨乡优势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06.
秦岭—大巴山地区金属矿产成矿规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彭大明 《矿产与地质》1997,11(3):158-165
秦岭—大巴山地区金属资源蕴藏丰富,成矿规律明显。剖析控矿条件,概括出优势金属资源的空间定位、成矿类型,归纳了成矿期,指明了小秦岭、熊耳山、伏牛山、汉(中)武(都)北(川)、凤(州)成(县)礼(县)、山(阳)柞(水)旬(阳)和商(南)洛(南)等七个成矿域,是查勘巨型或特大型矿产的地区。  相似文献   
107.
“八五”期间,青海1:5万区调工作多方面进展,本文仅列述在地层,岩石,构造和矿产方面所取得的部分成果。  相似文献   
108.
本文比较了活性水系沉积物的冻结采样技术与常规采样技术,经统计分析,10种氧化物和21种微量元素在两种技术之间全部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在122个采样点上所得到的氧化物重量百分比和微量元素含量表明:冻结采样可得到具有代表性的沉积物样品。每个采样点为了获得对沉积物中氧化物重量百分比和元素含量具有代表性的评估,需要小于50%的冻结样品,相反,常规采样由于冲洗和淘洗细粒级沉积物,致命用以常规地球化学分析的沉  相似文献   
109.
我国几种优势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形势及持续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彭程电 《云南地质》1997,16(3):293-304
中国的锡、锑、钨矿储量产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30%-80%,在国际上具有明星的优势和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笔者仅就这些矿产国内近期开发形势,国外主要储产国的产销动态,世界市场供需、价格行情,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资源的优势转化和造就成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作些剖析和探讨。笔者引证了国内近年来盲目扩大生产,甚至滥采乱挖,不顾成本和市场供需形势,低价超量倾销出口,结果导致价格暴跌,矿山企业亏损,珍贵的不可再生的资源大量浪费。研究指出多生产多出口,与价格回升不可兼得。只有上下各方取得共识,加大限产力度,主动调控市场,加强对产供销采取多层次多手段多方法的严格监管调控,采取保护性开采,适量出口,才能保持这类国际市场上较稀缺而我国较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品的供需关系平衡发展,使价格稳中有升。并创造一些能够垄断和控制国际市场的条件,以达到少出口多创汇,使资源优势真正形成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最后笔者指出,资源是前提,技术和调控是手段,高效益是目标,可简化成:资源+技术+调控=高效益的持续稳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0.
陕西勉略宁地区金、多金属矿产控矿条件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