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78篇 |
免费 | 699篇 |
国内免费 | 29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6篇 |
大气科学 | 13篇 |
地球物理 | 999篇 |
地质学 | 920篇 |
海洋学 | 91篇 |
天文学 | 127篇 |
综合类 | 71篇 |
自然地理 | 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2篇 |
2023年 | 39篇 |
2022年 | 69篇 |
2021年 | 60篇 |
2020年 | 59篇 |
2019年 | 68篇 |
2018年 | 50篇 |
2017年 | 50篇 |
2016年 | 47篇 |
2015年 | 50篇 |
2014年 | 77篇 |
2013年 | 75篇 |
2012年 | 110篇 |
2011年 | 83篇 |
2010年 | 94篇 |
2009年 | 78篇 |
2008年 | 99篇 |
2007年 | 87篇 |
2006年 | 72篇 |
2005年 | 71篇 |
2004年 | 58篇 |
2003年 | 55篇 |
2002年 | 64篇 |
2001年 | 60篇 |
2000年 | 67篇 |
1999年 | 60篇 |
1998年 | 40篇 |
1997年 | 44篇 |
1996年 | 69篇 |
1995年 | 67篇 |
1994年 | 44篇 |
1993年 | 30篇 |
1992年 | 39篇 |
1991年 | 38篇 |
1990年 | 29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4篇 |
1982年 | 15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5篇 |
1976年 | 2篇 |
1975年 | 3篇 |
1974年 | 4篇 |
1963年 | 2篇 |
195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鲁甸MS6.5地震震中附近的鲁甸大坪子泉水氡、 水质观测资料为基础, 通过对其地震前后的异常特征进行差异性对比, 分析认为震前地震活动丛集, 水氡、 水质异常持续时间较长, 幅度较大, 表现为破年变异常现象; 震后为小震群弱活动, 水氡、 水质异常幅度相对较小, 持续时间较短, 多次出现同步转折, 表现为介质弱化区的前兆异常特征。 从水样测试结果, GNSS位移观测资料、 GPS时间序列曲线及地震活动性等方面分析了鲁甸水氡、 水质的异常机理, 认为鲁甸的水质离子组分群体异常, 与区域的变形活动有关, 局部应力的不断积累, 加剧了地下深部物质活动及构造活动; 近期的同步转折现象属于介质弱化区应力调整状态下的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72.
由于弹性波逆时偏移更符合实际情况,而且转换波的成像结果有更高的分辨率,因此弹性波逆时偏移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弹性波逆时偏移需要多波多分量数据,为了减少成像结果中的串扰假象,在逆时偏移过程中进行P波和S波分解就变得非常必要。结合基于向量的激发振幅成像条件,我们把基于解耦传播的波场分解方法应用到弹性波逆时偏移中,并对比了其在各向同性介质和横向各向同性(VTI)介质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说明,该方法可以在各向同性介质中完全分解P波和S波,并保留波场的向量信息。虽然在VTI介质中有较小的分解残余,但是该分解残余不会在逆时偏移结果中产生明显的串扰;因此,这种波场分解方法可以应用于各向同性介质和VTI介质弹性波逆时偏移。该方法是在时间空间域实现的,可以在波场传播过程中直接对P波和S波进行分离,应用方便,计算效率高。与利用Helmholtz分解的弹性波逆时偏移相比,该方法避免了在PS波成像结果中的极性反转问题。在复杂Hess VTI模型的逆时偏移结果中,高速岩体和断层的成像清晰,甚至是两个低速薄夹层也能较好成像;这说明该方法对复杂介质具有较好的适应性。PS波成像结果中的各向异性体成像清晰,说明各向异性介质弹性波逆时偏移可以对传统逆时偏移不能很好成像的构造进行成像。 相似文献
73.
74.
在高氯酸—酒石酸—硫脲介质中原子吸收法测定多种矿石中的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介绍了在HClO4-酒石酸-硫脲混合介质中原子吸收测定Ag的方法,避免了Cu、Sb、W等常见元素对Ag的干扰,方法经MGI系统金银地质标准参考样分析检验,结果与标准值相符,应用于含Ag在10^-3~10^-6级的不同矿石中Ag的测定,结果与王水介质中测Ag的结果相符,对含Ag10^-6水平的试样9次测定的RSD〈5%。 相似文献
75.
多孔介质非饱和导水率是地下水污染预测与评价的重要参数。根据分形几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推导出了与Campbell经验公式在形式上完全一致的多孔介质非饱和导水率的预测公式。公式中的幂指数为介质孔隙分维和随机行走分维的函数,分别体现了多孔介质的静态性质与动态性质对其中水分运动的影响,但静态性质的影响是主要的,即导水率主要受多孔介质的结构控制。根据文献中报道的大量数据,利用笔者推导的预测公式计算得到的幂指数的统计值与试验测定的幂指数的统计值基本一致,说明推导的理论公式预测多孔介质非饱和导水率是较为可靠的。 相似文献
76.
基于Leclaire对饱和双相孔隙弹性介质Biot模型的扩展,研究含有两种不同固相组分的三相多孔弹性介质中体波的传播特性。以饱和冻土为例,分析了各相体积分数、颗粒形状,接触参数等因素对波动方程中惯性参数、黏性参数、刚度参数的影响;对该三相介质模型进行了退化,分析了孔隙中只含液态水或固态冰时体波的特性;以饱和冻土为例,通过数值计算,探讨了饱和冻土中体波的相速度和衰减系数与胶结参数、接触参数、频率、饱和度、孔隙率等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与一般的饱和土不同,饱和冻土中存在5种体波,即3种纵波和2种横波;5种体波均具有弥散性和衰减性,且P1波、S1波弥散性和衰减性远小于P2、P3、S2波;胶结参数、饱和度、孔隙率对5种体波的传播特性影响显著,接触参数对传播特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7.
在实际地球介质中传播的地震波会产生衰减和频散现象,因此其更接近于黏弹性介质,在地震处理中补偿这些黏性影响是十分必要的。基于波动方程的叠前深度偏移中进行吸收衰减补偿更准确,也更有物理意义,直接求解双程波动方程的逆时偏移(RTM)能够成像大倾角复杂构造,具有诸多优势。然而当考虑吸收衰减补偿时通常会产生不稳定现象,大部分研究都是在逆时偏移的波场延拓中进行波数域的低通滤波来解决这个问题。本文采用广义标准线性固体的黏声波动方程进行吸收衰减补偿的Q--RTM方法,通过添加正则化项的方式来稳定延拓过程。添加正则化项本质上是低通滤波,滤波窗口是指数形式,在时空域有明确的形式,可以阻止发生高频不稳定。与直接滤波相比,正则化参数可以是空变的,因此比较适合剧烈变化的区域,我们还发现震源归一化互相关成像条件更适合Q--RTM方法。 相似文献
78.
恒星形成于分子云之中, 分子外向流是恒星形成正在进行的重要动力学特征, 也是研究和认识恒星形成的重要契入点. 利用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德令哈13.7m毫米波望远镜, 采用5种分子谱线探针(包括12CO、13CO、C18O、HCO$^+$ $J=1-0$和CS $J=2-1$, J为角动量量子数), 对一个包含IRAS 19230+1506、IRAS 19232+1504和G050.3179--00.4186这3个源的大质量恒星形成复合体进行了成图观测研究. 通过对以上分子谱线数据并结合红外波段巡天数据的分析, 在这3个源中首次探测到了分子外向流活动, 并确定了分子外向流的中心驱动源. 最后对这3个源进行了分子外向流相关物理量参数的计算, 分析了这些物理量参数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分子外向流的性质与中心驱动源的性质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79.
80.
利用三维有限元模拟两层地球模型(包括弹性层和粘弹性层)介质的横向不均匀和断层错动的复杂性对震后地表位移场的影响,其数值结果包括弹性解和粘弹性解。结果表明,震后位移场的分布特征不仅与粘弹性层的流变特性有关,还与弹性层介质的剪切模量以及断层的同震错动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