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后人文主义视角下的中国地缘政治话语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援引后人文主义地理学作为批判地缘政治学的一个延续,以《人民日报》纸媒和官方微博为例,采用NVivo分析和对比分析的方法探讨了“美国反恐”这个当代热点地缘政治话题在两个不同媒体空间被呈现的形式。基于后人文主义思潮对物质的关注,讨论了“人”及其地缘环境认知是否受“物质”(在文中具化为网络技术)影响而动摇其在理解“人地关系”过程中的支配地位。研究发现:一方面网络技术多线参与和呈指数型信息传播的特征使得网络空间出现了多元化的声音并最终呈现出多元和复杂的网络地缘政治景观;另一方面,网络技术迫使当代媒体追求“快”和“新”从而摒弃了传统媒体所强调的权威、真实和逻辑性,取而代之的是情绪化的话语表述,呼应了后人文主义地理学对人以外的要素的关注,讨论了网络技术作为一种物质要素对“人地关系”认知的影响。研究证实,受网络技术及其带来的信息革命的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对具有主体性的人的地缘认识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我国许多城市以前都有农贸市场,这些农贸市场均脱胎于乡间的集、墟、场。在城市改造中,这些充斥着小贩吆喝声、鸡鸭鸣叫声,弥漫着鱼腥味的农贸市场陆续被清退,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超市。超市里面货架整齐排列,还放着轻柔的背景音乐。许多人欣然拥抱这种变化,有些人却很怀念过去的农贸市场。这使我想起了“地方芭蕾”这一人文主义地理学的术语。 相似文献
13.
人文主义地理学之我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文主义地理学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是时欧美正涌动着人文主义思潮,它带动了对逻辑实证主义知识体系进行批判的一系列理论的出现,人文主义地理学就是其一。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哲学基础是存在主义和现象学,段义孚和雷尔夫(Edward Relph)、布蒂默(Anne Buttimer)、莱(David Ley)、赛明思(Marvyn Samuels)和恩特里金(Nicholas Entrikin)等是人文主义地理学的代表人物。1976年段义孚发表了《人文主义地理学》一文,1978年这些学者一起出版了人文主义地理学的第一部论文集《人文主义地理学》。 人文主义地理学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协调社会科学与人之间的关系,容纳知性(understanding)与智慧(wisdom),客观(objectivity)与主观(subjectivity)以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其主要任务是发展方法论,并深刻理解人类在世界所处的地位。本文各部分都渗透着这个主题。人文主义地理学的社会批判立足点是伦理和道德。 它强调人们对自然、对世界的感悟能力。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这种感悟力。第一,地理学关注不同地方的差异,地方之间的差异体现在各个地方特点的差异上。人们可以通过感官感受到地方,各种感受的综合形成了地方感;第二,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上往往是把强权加在自然之上,从而扭曲了自然的本来形态。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将提升人类的道德;第三,想象力是一种对世界的感悟能力,文化则是想象力的产物。人类在追求物质和精神生活时也会陷入怪圈。本文最后指出,人文主义地理学者必须能够把握大量的事实,同时洞悉人类对自然感悟的复杂与精妙。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大陆地理学界对人文主义地理学与现象学之关系的介绍不甚充分,引介的文章数量十分有限,且多集中介绍段义孚先生的作品和观点。文章通过评介另一位著名人文主义地理学家大卫·西蒙的《生活世界地理学--动、静和相遇》,旨在促进人们更为深入地了解人文主义地理学。此书是人文主义地理学的代表著作之一,出版之际正值西方人文主义地理学盛行。全书共分为5大部分,其中第二、三、四部分集中了作者的学术观点,分别对应该书副标题中的“动”“静”和“相遇”。现象学是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哲学基础,内容比较艰涩。因此文章结合该书提到的例子和经验中的例子,凝练出该书的重要观点,并使其形象化。文章评介该书的基本观点是:第一,该书通过抽象的现象学的概念和方法实现了对大量日常环境经验的描述;第二,该书内容对规划设计以及环境教育相关人士具有启发性和指导意义;第三,该书并没有实现人文主义地理学与“科学的”现代地理学的直观对比,因此尚未显性化现象学研究方法的优长;第四,以现象学态度反观本评介,本评介当然也带有两位作者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