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73篇
  免费   1342篇
  国内免费   2187篇
测绘学   1029篇
大气科学   547篇
地球物理   1122篇
地质学   5879篇
海洋学   448篇
天文学   121篇
综合类   987篇
自然地理   1169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262篇
  2022年   378篇
  2021年   392篇
  2020年   292篇
  2019年   381篇
  2018年   275篇
  2017年   273篇
  2016年   297篇
  2015年   366篇
  2014年   648篇
  2013年   454篇
  2012年   544篇
  2011年   572篇
  2010年   469篇
  2009年   545篇
  2008年   572篇
  2007年   454篇
  2006年   443篇
  2005年   375篇
  2004年   342篇
  2003年   259篇
  2002年   322篇
  2001年   269篇
  2000年   243篇
  1999年   284篇
  1998年   249篇
  1997年   183篇
  1996年   183篇
  1995年   144篇
  1994年   140篇
  1993年   135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116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5篇
  1948年   5篇
  1947年   6篇
  1944年   4篇
  1943年   5篇
  1942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中国的板块构造区划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世纪60年代板块构造学说传入中国,为广大地学工作者所接受并应用于相关的地质工作中。在新一代地质志的研究中,以板块学说为主导,已经成为共识。从板块构造来认识,板块的组成包括其核心及边缘。其核心为克拉通,由稳定的陆块组成;边缘包含了不同的活动大陆边缘和被动大陆边缘。边缘在后期板块汇聚的过程中,常由汇聚或碰撞等不同方式而成为不同的造山带。板块之间具有不同形式的汇聚带,其中主要是地壳对接消减带。在地球发展历史的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板块构造格局常有很大的变化。因此,本文以古生代的构造格架为主,探讨对中国大陆进行板块构造区划中的一些相关问题,并对全国的区划提出了一个初步方案。此方案将全国划分为7个I级单元(板块),30个II级单元(克拉通和造山带)以及103个III级单元。  相似文献   
992.
受加里东期-海西期构造运动及持续海平面升降变化影响,塔河油田六七区沉积环境复杂多变,中下奥陶统鹰山组和下石炭统巴楚组发育陆屑-碳酸盐混积岩。结合岩心、薄片及测井资料综合分析,混积岩据混积强度分为混积型碳酸盐岩、混积型碎屑岩、高度混积岩。据沉积背景及沉积特征,混积岩成因类型可分为岩溶穿插再沉积型(岩溶型)和相缘渐变型(相变型)。其中,混积型碳酸盐岩和混积型碎屑岩为岩溶成因,高度混积岩为相变成因。此外,混积岩储集空间发育,储集类型主要包括原生粒间孔、次生溶蚀孔缝和构造裂隙,岩溶型混积岩较相变型混积岩储集性能较好。混积岩孔缝中见含油显示,相关油气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3.
通过综合分析塔里木盆地柯坪-巴楚地区露头剖面的宏观组合和微观结构,总结出奥陶系不同级别层序界面的表现特征、成因机制,指导盆地内层序界面的研究。柯坪-巴楚地区奥陶系主要有3个级别的层序界面:一级层序界面发育在构造变革期,如受到造山运动或区域构造隆升作用等影响,表现为角度不整合面、平行不整合等特征;二级层序界面发育在沉积环境重大转换阶段,主要受到全球海平面变化的影响或局部构造运动影响,表现为平行不整合、淹没不整合等特征;三级层序界面与局部构造运动有关,表现为局部平行不整合。层序界面的表现形式包括古土壤层、喀斯特化、地层削截、地层超覆、岩性岩相突变等。通过总结不同层序界面的性质和成因,分析不整合面的规模和发育部位,预测有利岩溶储层发育的区带。  相似文献   
994.
塔西南新生代前陆盆地东段盆山结构与冲断带变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西南新生代前陆盆地受西昆仑山造山带南北向挤压和帕米尔弧形构造带向北突进的影响,导致盆山结构与盆地冲断带构造变形在平行造山带方向表现出明显差异。本文通过地震资料解释,系统研究了塔西南新生代前陆盆地东段盆山结构与冲断带的构造变形特征,认为塔西南新生代前陆盆地东段盆山结构表现为西昆仑造山带向北大规模冲断,盆地区挠曲沉降,前陆地区发育宽的褶皱冲断带,冲断带前锋已扩展至捷得背斜一线,褶皱冲断带与前渊坳陷存在大范围重叠。盆地东段的褶皱冲断带在纵向上可以分为基底卷入变形带、滑脱变形带。山前第一排变形带受多期构造叠加影响,产生横向变形的分异:西段柯东段早期为构造楔形体变形形成的背斜构造,后期被甫沙–克里阳右行走滑断裂改造,剖面呈现复杂的变形特征;东段克里阳段构造变形以早期的逆冲推覆为主。结合生长地层与磁性地层分析,冲断带的变形总体表现出前展式的构造变形特征,上新世阿图什组沉积期开始形成柯东构造带;随后变形向北传播,在上新世早中期形成柯克亚构造带;至早中更新世晚期,构造变形扩展至固满–合什塔格构造带。  相似文献   
995.
卓福星 《福建地质》2015,34(2):103-110
安溪长坑花岗岩体呈不规则状,与围岩接触界线呈港湾状。根据长坑岩体岩石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探讨其与铁、钼矿等成矿关系。分析认为,该岩体侵入过程中带来热源和成矿物质为矽卡岩型铁矿、热液型钼矿成矿提供了内在条件。对长坑花岗岩体与船山组、棲霞组接触带寻找矽卡岩型铁矿,岩体内部云英岩带寻找热液型钼矿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6.
通过三轴试验、压缩试验和直剪试验对重金属污染土进行了研究,在100、200、300KPa围压条件下,对5种重金属含量不同的污染土试样:一般土、污染土(重金属元素质量比分别为:1%、3%、5%、7%)进行三轴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污染土的强度随着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的增加显著降低,围压增大对重金属含量低的污染土的强度的影响不显著,质量比小于3%时,峰值强度降低10%~15%,质量比大于5%时,峰值强度降低40%~50%;直剪试验结果表明:质量比小于3%的污染土抗剪强度-垂直压力曲线基本平行,垂直压力与抗剪强度成正比,抗剪强度降低幅度为5%~10%,质量比大于5%的污染土抗剪强度-垂直压力曲线表现为不规则,抗剪强度降低45%~55%左右;压缩试验结果表明,污染土与一般土的压缩量差别较大,质量比超过5%以上时对压缩性的影响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997.
南京栖霞山铅锌矿区深部找矿重大突破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2期接替资源勘查工作,南京栖霞山铅锌矿区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新增铅锌金属储量达到大型规模;铅锌矿体中铜、金、银含量明显升高,可圈出铜、金、银工业矿体;矿床地质特征随深度增加发生明显变化,显示成矿温度向深部逐渐升高,岩浆作用的痕迹愈加明显。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该矿床属于岩浆热液为主的多源中低温热液矿床。矿区深部仍有较大找矿空间,栖霞山铅锌矿有望达到超大型规模。  相似文献   
998.
与降雨有关的边坡表层变形位移,其根源是基质吸力降低引起的非饱和土体积应变。利用某滑坡体的原状样及其重塑样,分别在100kPa、200kPa围压作用下,采用单纯增加基质吸力的应力路径,对基质吸力引起的体积应变,进行试验测试。结果显示: (1)试样的体应变,随基质吸力的增大,单调增大,服从对数函数关系;(2)围压由100kPa增加到200kPa的试样体积模量,随基质吸力的增大,单调增大,服从幂函数关系;(3)与基质吸力有关的体积变化系数,随基质吸力的增大,单调减小,服从幂函数关系;并且当基质吸力大于200kPa以后,随基质吸力增大,体积变化系数接近于常数,约为0.0059左右。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这种由单纯基质吸力变化引起的非饱和土体积应变规律及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9.
《四川地质学报》2015,(4):534-539
马边县山水沟铅锌矿为马边铜厂埂~金阳底舒铅锌磷成矿带上规模较大的铅锌矿区之一,通过对该矿区的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主要控矿因素进行总结,认为灯影组四段顶部深灰色不纯白云岩是该区带的主要容矿岩石,近南北向的峨边—金阳断裂和老河坝倒转背斜控制着矿床体展布。通过矿床成因的初步探讨,总结了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000.
塔里木盆地古城低凸起三维地震工区内的奥陶系碳酸盐岩埋藏深,非均质性强,且无钻井资料。重点对奥陶系鹰山组三段—四段白云岩的串珠状地震反射体进行地质诠释。采用均方根振幅属性预测了储层平面分布规律,应用缝洞雕刻技术预测了裂缝和串珠体发育区,运用相干、曲率属性预测了断裂、裂缝的分布,联合应用频率衰减梯度、低频能量、平均频率和吸收系数等手段进行了油气检测。通过对多种信息的综合分析,评价优选出有利勘探目标。基于上述工作部署的A井,在鹰山组三段灰质白云岩储层中获天然气勘探重大突破,证实了地震综合预测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