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57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82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145篇
海洋学   40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9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人为地质灾害成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通过大量事例阐述了人为地质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防治对策。指出,对工程区地质情况认识不清楚,设计不合理或设计失误,施工质量达不到要求等是人为地质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同时指出,人为地质灾害具有可防治性,人们完全可以通过规范自身的行为增强科学性,减少盲目性来达到避免和减轻人为地质灾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82.
文章论述了珠江三角洲河网的发育、演变过程和整治方案。由于人类活动影响,珠江三角洲河网区西、北两江下游放射状河系支汊淤断及消亡,使西、北两江正干均成为单一水道;在两江汇流区内又受绥江三角洲南展而分离开来,只留一条狭窄的小河涌(思贤)连接;由于北江正干的淤积、西江正干刷深,使古代(唐代以前)西江合北江同流向东流入番禺(广州)的形势大变,形成江水反向西流入西江,西江水不能过入广州。由此,西、北两江合成的珠江三角洲主体网河区成为浅水狭窄的小河区,以往主要干流多不复存在,生态环境日益变劣。因此,需要修复河网。关键是把西江大量优质水源(沙少、污染少)引回,过入珠江三角洲网河区,北江水源也需截流使其不再西流入西江;开通北江大堤沿途防西水的闸门(如芦苞、西南、沙口等闸),以便通水通航;在思贤建立新型分水闸,可将西、北两江正干水源恢复到良好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3.
84.
自然灾害研究中几个观念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人类生活环境系统的整体观角度讨论了自然灾害的两重性、关连性及人类圈之形成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认为自然灾害从短时间尺度和小范围看是灾变, 从长时间尺度和大范围看是一种自调节、自平衡过程;自然灾害与人类社会存在着双向效应关系;自然灾害的关联性(群发共生现象)是由其同源性、链发性和韵律性决定的;人类圈是地球演化进入新阶段的产物, 它具有进行层次深、作用强度高、活动领域宽和通过信息实现调控的特点。建立上述观念, 对灾害研究、减轻灾害损失,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5.
用陕西天文台流星雷达监测人为空间碎片可能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利用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的流星雷达进行人为间空碎片监测的可能性。详细计算了到达接收机的回波的信噪比S/N依赖于目标散射截面σ和高度距离R的关系。理论计算表明,利用陕西天文台的流星雷达完全有可能监测在200km至1200km的高度范围内,半径大于0。5m的人为空间碎片。  相似文献   
86.
以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为视角,将人地关系归纳为城镇化、工业化、农业集约化和生态化4种主要的人为干扰过程。在系统梳理城镇化、农业集约化和生态化遥感识别内涵与方法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人为干扰强度评价方法与指标构建过程,指出当前人为干扰研究主要存在干扰类型、影响趋向、研究方法、切入角度、研究内容以及研究尺度6个方面的问题。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突出、人地关系矛盾剧烈的生态敏感区,以及城镇化、农业集约化与生态化3种典型人为干扰,开展不同空间尺度上人为干扰强度积极与消极综合的定量评价,以期为未来人为干扰定量识别与评价以及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提供支持和依据。  相似文献   
87.
林康泰 《地图》2001,(4):57-57
不少人 ,甚至包括一些受过高等教育者 ,都对地图有神秘感 ,或者对地图盲目地信任。我想主要是他们对地图本身的性质缺乏了解 ,故想就地图上的几对矛盾发表一己之见。一、实象与抽象人眼在现实世界上所见到一切事物形态 ,在地图上是不存在的。地图上所表现的现实事物都是抽象的 ,而且所视的角度也与人在地面上“前视”的形象不同 ,大致接近于从天上俯视 ,如房屋被画成一个小方块 ,河流被画成一条弯曲的线 ,这与在美术写生画中所见到的大不一样 ,需要读者有一定的推想力。尤其等高线 ,是测绘科学的一大发明 ,要看懂等高线所表现的地形特征 ,必…  相似文献   
88.
89.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