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70篇
测绘学   105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135篇
海洋学   3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95篇
自然地理   168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基于T-GIS的广州市居民日常活动时空关系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周素红  邓丽芳 《地理学报》2010,65(12):1454-1463
随着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于生活质量的改善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以研究个体活动时空关系为重点的时间地理学研究也得到发展。T-GIS 能较好地反映和记录个体活动动态过程,为时间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近年来在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住房与就业市场化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发生了急剧的演化,城市居民的日常活动也发生变化,居民微观行为和日常活动组织及社会空间的研究正成为解释城市空间重构及其机制的重要研究视角。本研究结合T-GIS 和时间地理学基本理论,以广州市为案例,利用居民出行日志的问卷调查数据,开发基于ArcGIS 的居民行为链时空分析工具,揭示了典型时间断面居民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居民日常活动社会分异的的时空关系。结果表明,居民出行行为具有很强的时空关联性。城市中心区在一天不同时间都保持较强的吸引力,成为居民日常活动中各类活动的主要空间载体;城市空间的拓展,改变了部分居民特别是居住在外围街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习惯;居民的日常活动时空关系存在一定的阶层分化,低阶层日常总体上离开居住地活动的时间最长,但日常活动的活动空间最小,人均月交通费用最低,主要活动空间位于城市中心区和部分传统单位生活区周边;高阶层日常总体上离开居住地活动的时间最短,其活动范围却最大,主要活动空间位于新城市中心区及其周边地区,人均月交通费用最高;中阶层的活动空间相对均衡,交通费用适中。这种时空关联性的分析,有助于揭示居民的日常活动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关系,拓展基于日常活动过程的城市社会空间研究及交通需求评估,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2.
面对全球越来越严峻的资源与环境形势,地理学逐步从基础理论研究向为社会生产实践服务转变,从研究个体、局部走向综合、整体,从静态分析走向动态研究,从资源环境条件评价转向社会经济分析.在此背景下,福建师范大学朱鹤健教授的著作<农业资源系统耦合模拟与应用>于2009年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为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与管理提供了理论参考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993.
地理学方法论演变与价值判断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叶超  蔡运龙 《地理研究》2010,29(5):947-958
主观和客观是地理学方法论研究的一对重要范畴。价值判断是主客观问题争论的焦点。外在的科学或哲学理论和方法论等因素为客观范畴,地理学家的价值判断、目的等方面的因素为主观范畴。客观层面的分析表明:专业化和交叉化并行的整体科学发展特征,以及科学哲学理论发展多元化的趋势强烈影响了地理学方法论;交叉化的倾向使二战以后的地理学频繁地向其它学科借鉴理论和吸取方法,从而在范围上拓展了地理学方法论;而科学哲学理论从范式、研究纲领向多元主义的演替路径使地理学方法论也经历了单一范式向多元主义发展的过程;科学社会学理论的发展使地理学家深切认识到制度、社会文化背景和语言修辞对地理学的强烈影响。主观层面的分析表明:研究者不可能摆脱他的价值判断,价值判断也不可能"中立"于研究对象;在处理价值判断与研究对象之间关系时,研究者要持有审慎的态度和逻辑严整性的原则。在科学研究的目的论上,研究者最终应该具有一种人本主义的"自向性",即从认识研究对象回复到认识自身。从客观和主观结合的角度看,方法论是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则与研究者个性和目的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994.
陈才  黄馨  陈春林 《地理科学》2010,30(3):321-328
区域问题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协调与处理好区域关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以区域经济地理学基本理论为指导,以经济地域系统的协调与调控为主题,论述了世界与中国的地域系统、区域关系及主要区域问题。尤其针对中国着重提出区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区域差距不断拉大,尤其是工业化、城市化与耕地不断被侵占,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等突出问题,提出了协调区域关系的相关对策,最终构建了科学合理区域关系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5.
崔璨 《地理教学》2010,(6):44-45,43
本学期地理课程以人文地理学为主,比较贴近生活;对比高一上学期自然地理学方面的学习内容,原理性知识较为隐性,而显性的现象性知识较多,开学之初学生就普遍反映本学期地理课“很简单”、“不用听就会”。在一个多月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地理课的学习兴趣越来越差,甚至在课堂上有开小差的情况,而学生不听课、不复习的根源在于他们认为“下课一看书就能会,我用不着听”。因此我设计的这节课就是为了刺激学生,让他们懂得自己还差得远,差就差在只能看到现象,而忽视了现象背后深刻的地理原理。另外,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出现偏差。由于上课不专心听讲,  相似文献   
996.
鲁爱华 《地理教学》2010,(12):47-49,56
区时、地方时计算是地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更是高考考查的钟情点。从近几年考查来看,命题更为活泼多变,特别注重时空信息转换能力的考查。“简图法理解题意,归纳法分类整理题型”是应对地方时、区时计算问题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997.
近代全球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在植物地理教学中的补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地理学是研究生物圈中各种植物和各种植被的地理分布规律、生物圈各结构单元(各地区)的植物种类组成、植被特征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具有突出的边缘性和交叉性学科特征。  相似文献   
998.
“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地理新课程不仅建立了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还倡导教师根据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开发出配合高中地理教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充分开发、合理利用地理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999.
徐祝余 《地理教学》2010,(22):37-38,41
地理学内容一般被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块(也有人认为还包括区域地理,其实区域地理应视作为自然地理知识和人文地理知识在一个区域的具体组合)。自然和人文各有特点,学习方法也不尽相同。至于谁更容易学习掌握,同学们是莫衷一是。有人认为自然地理逻辑性太强,知识深奥灰涩,难以理解;但也有同学认为人文地理内容宽泛,难以把握,答题时容易出现偏漏。  相似文献   
1000.
旅游地理学     
《地球》2012,(1):114-114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又称娱乐地理学。旅游地理学不仅同地理学的许多分支关系密切,而且与社会学、民俗学、考古学、历史学、建筑学、园林学、经济学彼此渗透,因此它又是一门边缘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