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2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46篇
测绘学   185篇
大气科学   66篇
地球物理   45篇
地质学   224篇
海洋学   54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84篇
自然地理   13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01.
《华南地质与矿产》2014,(4):414-414
<正>《华南地质与矿产》为国土资源部武汉地质矿产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地学学术刊物(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以报导地调科研成果为主要任务,促进学术和科技信息交流为目的。本刊栏目主要包括基础地质、矿床地质、环境地质、同位素地质、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灾害地质、农业地质、测试方法与技术、矿产品开发和利用,以及综合评述和动态报导等。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1.来稿应论点明确、数据可靠、条理清晰、文字  相似文献   
802.
一个对象(现象)在不同的时间发生的变化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利用光谱和空间相关性信息提取出地物发生变化的方法──基于邻域相关性图(NCIs)和基于交互相关性分析(CCA)的变化检测方法分别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为了探究这两种方法在土地覆盖变化检测中的适用性,对其进行应用并评价。以堰塞湖灾害点为试验区,选取了同一年份的两期高分一号卫星影像,对比了监督的基于NCIs的方法和监督的分类后比较法及非监督的基于CCA的方法和非监督的分类后比较法。结果表明:基于NCIs的方法在邻域半径等于3像素时,总体精度最大,为93.05%,比监督的分类后比较法(采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器,总体精度为93.03%)稍好,但其受邻域半径的制约较大;基于CCA的方法在阈值等于20像素时,总体精度最高,为93.95%,比非监督的分类后比较法(采用ISODATA分类器,总体精度为90.52%)好,但不足在于需要经验判断并试验求取最佳阈值,以及需要已知前一个时相的地表真实值。  相似文献   
803.
针对传统无损检测方法对自升式海洋平台检测工作量大、费时费力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金属磁记忆(MMM)与交流电磁场(ACFM)联合检测的新方法。在简介MMM和ACFM检测机理之后,将其应用到自升式海洋平台关键部位的无损检测中。分别以齿条座板与桩腿之间的T型焊缝和桩腿环焊缝为例,首先通过MMM快速全面扫描待检测表面,基于磁场分布及梯度值确定应力集中部位;在此基础上,利用ACFM方法重点对应力集中部位进行裂纹缺陷的定量化检测,结果表明MMM对应力集中或微观缺陷非常敏感,而ACFM方法可精确给出裂纹缺陷的深度信息,为平台结构的安全可靠运行和维修方案制定提供了方法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04.
805.
806.
通过对现代鄱阳湖盆中沉积体系发育与湖盆季节性湖岸线迁移变化耦合关系研究,结合对新近纪馆陶组时期渤海湾盆地渤东地区沉积岩性、沉积序列及沉积构造等解剖,提出陆相湖盆浅水背景河湖交互沉积模式.基于对浅水湖盆鄱阳湖随季节更替引起的湖平面变化分析,识别出洪-平-枯水线,划分河控主体区(A区)、河湖交互区(B区)和湖泊主体区(C区...  相似文献   
807.
增强现实(AR)技术是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的新技术,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如医学、军事、交通、教育、娱乐、工业机械、景观规划、文物保护等,目前也已应用到水下工程中。本研究中AR技术首次成功应用到国内海洋工程水下定位测量作业中,以遥控水下机器人(ROV)为载体,搭载3D水下摄像机并配备相关水下传感器,通过专用AR软件将结构物三维模型、虚拟标识物、虚拟测量工具叠加到从水下传到水面的视频画面中,实现了水面操作人员与水下真实环境的实时交互,从而实时监测水下结构物的位置和姿态。将AR技术应用于水下定位测量,突破了传统的作业模式,具有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无接触式和实时测量的优势特点,ROV不用紧贴结构物,软件操作便捷、测量数据精度可靠且实时显示,有效降低ROV的作业风险,提高作业时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