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47篇 |
免费 | 276篇 |
国内免费 | 55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1篇 |
大气科学 | 199篇 |
地球物理 | 603篇 |
地质学 | 2232篇 |
海洋学 | 19篇 |
天文学 | 54篇 |
综合类 | 73篇 |
自然地理 | 33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65篇 |
2022年 | 77篇 |
2021年 | 128篇 |
2020年 | 96篇 |
2019年 | 59篇 |
2018年 | 24篇 |
2017年 | 31篇 |
2016年 | 43篇 |
2015年 | 93篇 |
2014年 | 188篇 |
2013年 | 190篇 |
2012年 | 224篇 |
2011年 | 202篇 |
2010年 | 178篇 |
2009年 | 132篇 |
2008年 | 150篇 |
2007年 | 164篇 |
2006年 | 163篇 |
2005年 | 120篇 |
2004年 | 116篇 |
2003年 | 125篇 |
2002年 | 173篇 |
2001年 | 120篇 |
2000年 | 76篇 |
1999年 | 81篇 |
1998年 | 87篇 |
1997年 | 78篇 |
1996年 | 75篇 |
1995年 | 43篇 |
1994年 | 33篇 |
1993年 | 41篇 |
1992年 | 42篇 |
1991年 | 38篇 |
1990年 | 28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6篇 |
1978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48年 | 2篇 |
1946年 | 3篇 |
1943年 | 5篇 |
1942年 | 3篇 |
1941年 | 7篇 |
1923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31.
杨家寨金多金属矿位于西藏—三江造山系,兰坪—普洱双向弧后陆内盆地与绿春陆缘弧带结合部,矿体近矿围岩主要为下二叠统高井朝组安山质凝灰岩及安山岩,少部分为石英斑岩,矿体就位于与莫马洛断层(F4)成锐角度相交的次级构造、层间破碎带及层间剥离—滑脱构造带.成矿作用共分三个阶段:早二叠世晚期——矿源岩(层)形成阶段,燕山早期——矿床形成阶段;燕山晚期——矿床定位阶段.矿床类型为浅成低温热液构造—蚀变岩型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32.
云南曲靖地区的关底组产出世界闻名的潇湘脊椎动物群(Xiaoxiang Vertebate Fauna),但其地层的划分对比和时代归属一直存有争议,特别是其下部地层的划分及时代归属争议最大。通过在曲靖城南以关底组下段地层为主的刘家冲剖面上开展详细的野外及室内地层古生物学研究工作,文章厘清了该剖面上的志留纪地层,并依据采自数个层位样品中丰富的鱼类微体化石材料探讨了关底组下部的地质时代。研究结果表明:刘家冲剖面上出露的志留纪地层根据岩性变化特征可划分为关底组Ⅰ段(岳家山段)、Ⅱ段(崇家湾段)和Ⅲ段(彩莲段);Ⅰ段的下部以浅黄色、浅黄绿色含砾粉砂质泥岩、钙质粉砂岩为主,未见化石,而上部以深灰色、灰黑色页岩为主,含少量腕足类Lingula sp.及双壳类;Ⅱ段则以灰绿色、暗紫红色页岩互层、并夹薄层状灰岩为主,从下往上灰岩夹层逐渐增多,含丰富的腕足类、海百合茎等无脊椎动物化石及鱼类微体化石;在关底组Ⅲ段地层中首次发现的鱼类微体化石多样性高,门类比较齐全,包括无颌类、盾皮鱼类、棘鱼类和硬骨鱼类四大早期脊椎动物类群,从鱼群组成面貌上看隶属于潇湘脊椎动物群扬子鱼类组合(Yangtze Fish Assemblage)。笔者主要依据对其中棘鱼类的全球对比分析研究,并在结合牙形类等无脊椎动物化石研究进展及新认识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关底组下部Ⅰ段及Ⅱ段的地质时代。关底组Ⅱ段的时代应为志留纪罗德洛世高斯特晚期(late Gorstian, Ludlow),关底组Ⅰ段含砾岩层之上、含盾皮鱼类“王氏鱼”(Wangolepis)的地层,则应归入罗德洛世高斯特早期(early Gorstian, Ludlow),而在该剖面上尚未发现鱼类化石的关底组Ⅰ段下部,目前还不能确定全部归入高斯特阶(Gorstian),有可能会下延到温洛克统(Wenlock)之中。文章中相关工作的开展,不仅为中国志留纪生物地层的精深研究提供了古鱼类学方面的可靠证据,而且为探讨早期脊椎动物演化提供了新的地质年代意见。 相似文献
133.
本文对云南先锋中新世木乃伊化木化石进行α-纤维素实验提取,以验证化石纤维素的可得性。实验利用有机溶剂分离、碱液分离、无机酸分离等方法分别对研究区5件木乃伊化化石样品进行处理,并采用红外光谱检测方法与现代木材α-纤维素和国际标准α-纤维素进行对比试验。实验结果显示,3种提取方法均可以从化石木材中提取出α-纤维素,但过程特征各有不同。其中,有机溶剂分离实验过程耗时最长,碱液分离方法样品损失最大。相比之下,无机酸分离方法对于木乃伊化木化石α-纤维素提取的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4.
川滇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成矿流体来源研究:流体Na-Cl-Br体系的证据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应用流体包裹体滤液分析方法,测定了川滇7个MVT铅锌矿床成矿流体的Na,Cl,Br含量,结果表明成矿流体的x(Na/Br)和x(Cl/Br)的平均值分别为185和73,并与高度蒸发浓缩的残留海水的x(Na/Br)和x(Cl/Br)相近。成矿流体的Na,Cl含量呈正相关,在lgNa-lgCl图解中呈线性分布。根据这些事实以及矿床地质特征,认为原始成矿卤水起源于蒸发浓缩的残留海水,原始含矿卤水与富含有机质的大气降水混合导致矿质沉淀而成矿。 相似文献
135.
136.
研究了孟连7.3级地震前云南全省及震中距600km范围内跨断层短水准、短基线、地倾斜、水氡、水位、水汞等13类观测项目,55个台站,11个台项测值的中、短、临异常情况。结果表明,震前中、短、临异常台项目分比为38%,并主要集中在200-400km范围。中期异常特征为异常时间长、幅度大、短临异常特征为中期异常趋势结束或测反向,部分项目出现“巨变”东家主震中附近异常出现晚而外围出现早、随着地震临近其异 相似文献
137.
为了解云南短时强降水发生前本地化中尺度WRF(Weather Research Forecast)模式输出结果的物理量特征及其对短时强降水预报的作用,使用WRF模式对2016年云南主汛期(6—8月)5次短时强降水过程进行模拟,利用模式输出的高时空分辨率资料计算5次过程中85个样本在短时强降水发生前6 h水汽类、动力类及不稳定条件类的部分物理量值,使用箱线图分析各物理量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短时强降水的关系,应用经验累积分布函数图确定各物理量的阈值。研究表明,水汽类物理量样本数据值分布较为集中,随着短时强降水的临近数值逐渐增大;动力类的6 km垂直风切变中位数值及平均值随时间变化很小,所有时次的6 km垂直风切变阈值均低于12 m/s,表明短时强降水发生前有弱垂直风切变;不稳定条件类中对流有效位能样本数据的离散程度较大,对短时强降水无指示意义;LI指数、K指数和700 hPa假相当位温样本数据离散度较小,其中K指数中位数值、平均值及阈值的上下限在短时强降水发生前1 h有显著增大的特征,且数据集中度达到最高,大的K指数值与短时强降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使用物理量阈值推算短时强降水落点的方法对云南本地化WRF模式短时强降水的预报性能有改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8.
The chronological data obtained by a variety of dating methods have confirmed that the sodium enriched metavolcanite series
in the area of the Longbohe copper deposit at Jinping, Yunnan Province, was formed during the Proterozoic (its Pb−Pb isochron
age=1595±75 Ma), corresponding to the Dahongshan Group sodium enriched metavolcanites. The Sm−Nd isochron age of 1336±46Ma
should represent the time at which this series of volcanic rocks experienced spilitization in response to sodium metasomatism,
equivalent to the time of sedimentation of the Ailaoshan Group and Yashan Group rocks. The Rb−Sr ages of the volcanic rocks
and the Pb−Pb ages of copper ores have recorded the events of strong dynamic metamorphism and of strong reworking-metallogenesis
of copper during the Jinningian period. Similarities in forming age, rock assemblage and isotopic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sodium enriched metavolcanite series and the Dahongshan Group sodium enriched metavolcanite series have provided new clues
to the exploration of the Dahongshan-type copper deposits in this area.
Granted jointly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s. 49702022, 40073001) and the State 973 Program (No.
G1999043215). 相似文献
139.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