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32.
以晋南盆地K县为例,通过分析土地权属争议的背景、特征,认为产生土地权属争议的主要有历史、社会、经济和法律因素等方面的原因,从而初步提出了土地权属争议调处的结论和建议:1、急需出台专门解决土地权属争议的程序法;2、严把土地权属纠纷受理关;3、严格履行回避制度;4、注重现场勘察,确定争议范围。 相似文献
33.
分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争议调处面临的困局,提出以调解为主的权属争议解决办法,结合上海市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的工作实践,对争议调解机制进行创新,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为农村集体土地的确权与流转、保护农民利益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4.
[案情介绍]双方当事人W市S区C村村民李某与同村村民王某对位于本村内的一处河滩地使用权归属发生争议。争议地位于G村村南H河沿岸,面积5亩,原为滩涂地,多年来一直由李某耕种,村委会也对其使用权予以承认。 相似文献
35.
正案例1963年,某乡政府经与某村民委员会协商,由乡良种场占用该村100余亩集体土地育种。上世纪80年代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该乡良种场被撤销,除1000平方米办公场地由乡政府对外租赁外,其余土地均还给了该村。2010年10月,县政府地籍调查时,将原办公场地确定为国家所有,并确定其使用权属于一家机械加工厂,为其颁发了国有土地使用证。2012年初,村委会将县政府告上法庭,认为这1000平方米土地归自己所有,要求法院撤销该国有土地使用证。县 相似文献
36.
农村土地纠纷主要为土地权属纠纷,其他土地侵权纠纷、行政争议等本文暂不作探讨。广西向来是我国农村3大纠纷的多发地区,而农村土地纠纷又居于3大纠纷之首,是广西近二三十年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从源头上遏制多发的农村土地纠纷对广西具有特别重要之意义。 相似文献
37.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中,为解决土地权属数据中的拓扑重叠问题,文章根据拓扑重叠来源的分析,将其分为测量误差、权属争议和飞地范围重复入库3种错误来源类型.针对各种拓扑重叠类型的图形和属性特征,提出了相应的错误类型识别和改正方法;据此编程实现了对大量拓扑重叠的批量改正,并论述了3个以上多边形重叠区的处理方式,最后进行了批量改正实验,处理效率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8.
《国土资源导刊(湖南)》2010,7(2)
吴敬琏传——一个中国经济学家的肖像2010年的1月,经济学家吴敬琏迎来八十岁的寿诞。对于这位中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来说,这八十年是一个与自己的国家图强求富、蹒跚前行的八十年。在当代中国经济改革史上,吴敬琏之重要性在于,他几乎参与了建国之后所有的经济理论争议,由他的 相似文献
39.
近年来,土地出让合同争议案件时有发生。通过诉讼来解决合同争议是国土部门和土地受让人一直以来所选择的路径。实践证明,通过诉讼方式解决争议既费力费钱,效率低下,且效果也不理想。同时国土部门承担着比受让方更大的诉讼风险。所以有必要在诉讼之外探究其他的争议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