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50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62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142篇
自然地理   709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21.
正集体土地所有权性质模糊导致对集体土地的管理和利用无人负责,集体土地的经营职能严重弱化。目前,长沙市集体所有制土地流转模式有三种类型:乡村旅游开发型、土地股份合作型和专业合作机构型。乡村旅游开发型的代表是真人桥村。该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户与投资者签订协议,以每年每亩650市斤稻谷的标准,按照当年粮食保护价上调10%折算  相似文献   
922.
美丽乡村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选择,也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桐庐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地处钱塘江中游,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近年来,桐庐县结合自身特点,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突破点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通过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不仅很好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基本要求,同时凸显了自身农村田园自然风光秀美、绿色生态环境优势和农村宁静美丽的自然特质。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措施。建设美丽乡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关键要因地制宜,在发掘村庄自身特色上做文章。桐庐县美丽乡村建设,注重深挖村庄特色,做到"一村一品"、"一村一景"。桐庐县地域辽阔,村落之间差异较大,既有地理一、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923.
旅游村落在旅游地系统演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逐步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重要的乡村发展类型。研究采取参与式农村评估(PRA)、GIS空间分析和Google earth高清遥感影像相结合的方法,以野三坡旅游区3个旅游乡村聚落为例,从土地利用和空间形态变迁两个维度,分析了旅游业诱导下旅游地乡村聚落的空间演变规律。研究发现,因区位条件的差异,乡村聚落土地利用模式演变呈现出"核心—边缘"的差异,距离核心景区越近的村落,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越高,旅游功能愈加完善,村落风貌格局变化愈大。其中,苟各庄村用地容积率由0.17提高到0.44,但村落原真性破坏最严重,原真性指数为仅为0.048,是3个村子最低的,其旅游功能也最完善;刘家河村落土地扩张规模最大,建设用地由173564 m2扩展到341128 m2,增幅达到96.54%,村落的原真性相对保持稳定,为0.566,旅游功能相对完整;上庄村是原真性保持最好的村落,原真性指数则高达0.942,但是其建设用地规模和用地强度则最低,但其旅游功能也最单一。显然,在具体空间形态上,3个村落也表现为"现代城镇"—"半城镇化"—"传统村落"的过渡特征,并对应形成"就地重建型"、"飞地开发型"、"原地利用型"3种空间重构模式。乡村聚落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基本空间单元,这3个乡村聚落发展模式隐含着旅游地传统乡村聚落"旅游化"空间演变的阶段形态,这种空间模式在国内旅游地乡村聚落演变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924.
《今日国土》2014,(12):23-23
近日,记者在河南省睢县城乡大街小巷看到,平坦的道路,洁净的墙面,整洁的院落,修葺一新的门楼、院墙,刷白后的墙面上书写着“增强卫生意识,清洁卫生光荣”等标语。就像一个朴素的农家少女,  相似文献   
925.
针对中国农村消防工作特点和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乡村消防信息系统的实施方案,对乡村消防信息系统架构、功能进行设计和开发,并将系统在某村镇试点项目中进行了应用.重点讨论了GIS数据组织和空间分析基本功能在规划布局、指挥调度演练等方面与消防技术的结合途径和完善方法.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二/三维场景数据共享、同步和空间分析功能,为农村基层组织开展日常消防信息化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26.
文旅融合发展有助于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全面振兴。以北京市16个典型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在探讨传统村落文旅融合发展理论框架的基础上,使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传统村落文旅融合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运用加权TOPSIS模型进行传统村落文旅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分析,采用模糊定性分析法(fs/QCA)解析传统村落文旅融合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组合路径。结果表明:(1)传统村落文旅融合发展是一个沿着“文旅资源深度融合—文旅产品体系培育—文旅产业功能提升”脉络,持续向传统村落地域系统释放综合效益,进而推动传统村落全面振兴的动态过程。(2)案例村落的文旅融合发展水平整体差异较大,不同效益维度呈现梯级分化的典型特征,各村自身在4个效益维度上的水平具有非均衡性。(3)单因素必要性分析中,所有单变量因素均无法单独成为传统村落文旅融合发展的必要条件。(4)传统村落文旅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组合路径共有3种类型,即成熟发展路径、快速发展路径及渐进发展路径,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影响要素组合。本文从文旅融合视角为传统村落全面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927.
村庄分类作为乡村地区制定差异化发展政策的科学手段,是认识和明晰区域乡村振兴路径的重要抓手。论文基于乡村地域系统演化规律,综合考虑地方主观发展意愿,构建了一套基于“政策-潜力-意愿”整合视角的村庄分类框架,按照“政策影响?发展潜力+在地发展意愿”的逻辑思路逐级识别村庄类型,并以西峰区100个行政村作为案例区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通过梳理现有政策文件,识别出54个村庄的类型,这部分村庄特征相对显著;其余部分村庄通过“发展潜力-在地发展意愿”耦合分析,确定其发展类型;(2)村庄发展潜力与在地发展意愿不完全耦合,其中“高潜力-低意愿”及“低潜力-高意愿”各占39.13%和6.52%;(3)西峰区村庄最终分为就地城镇化类、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整治改善类及搬迁撤并类等六种类型,论文据此提出相应的乡村振兴途径及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28.
乡村转型发展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发展性、共享性、可持续性3个维度构建共同富裕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探究浙江省52个县域2011—2020年共同富裕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和空间差异特征,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进一步探究乡村发展要素转型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共同富裕整体上呈现集聚态势,发展水平由浙江东北部地区向西南部地区逐渐降低,且各县域之间的发展差距有所减小,在短期内缩小山区26县与非山区26县之间的差距是解决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区域空间不平衡的关键。(2)乡村发展要素转型不仅对本县域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其他县域也会产生正向的溢出效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强化了乡村发展要素转型的作用效果。(3)乡村发展要素转型对共同富裕不同维度的影响有所差异,对共富“发展性”和共富“共享性”均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但是对共富“可持续性”的影响却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929.
大城市居民作为最主要的乡村多功能消费者,是影响乡村多功能转型和价值显化的关键主体之一。该研究基于长三角城市群典型大城市宁波的调查问卷数据,利用KAP模型提出3个研究假设,从城市居民的知识(K)、态度(A)和行为(P)三方面探讨大城市居民对乡村多功能转型的响应机理。结果显示:(1)宁波居民对11个乡村功能的认知态度全部显著,其中,对乡村提供休闲放松功能、乡村农耕文化体验功能和养老功能最为认可,均值分别是5.99,5.88和5.79;(2)大城市居民对乡村多功能转型具有“知识获取(K)-认知态度(A)-行为意图(P)”的传导和响应路径,即居民获取的关于乡村的知识、居民对乡村多功能的认知态度显著影响他们的乡村消费行为意图;(3)宁波居民对乡村多功能的认知态度(A)主要受由媒体和人际传播产生的外源性知识影响;除农产品供应功能、工业发展功能和文创功能以外,居民对其他8个乡村功能的态度(A)与他们前往乡村居住、旅游、工作和养老的行为(P)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研究结论:促进大城市乡村多功能转型的政策,应当重视城市居民对乡村消费的多样化需求在信息传播、差异化发展和乡村公共基础设施改善方面更好的承接城市居...  相似文献   
930.
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居民点规模、布局、结构、功能等均发生了剧烈变化。城镇化不仅会直接影响本地区农村居民点利用,而且会对相邻地区农村居民点利用产生间接影响。然而,目前相关研究仅简单的把城镇化作为农村居民点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之一,鲜有研究系统分析城镇化对农村居民点利用的直接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本文在剖析城镇化对农村居民点利用影响理论机制的基础上,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空间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4个方面选取了11个评价指标,综合评价了山东省城镇化水平,以人均农村居民点面积作为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表征指标,定量刻画城镇化和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时空特征,进而采用空间杜宾模型系统分析了城镇化对农村居民点利用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 2009—2018年,山东省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但区域差异明显,整体呈现出“双核驱动,东高西低”的发展格局。(2)人均农村居民点面积整体呈增加趋势,呈现出“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3)城镇化加剧了农村居民点的粗放利用,但城镇化各子系统对农村居民点利用的作用路径不同。人口城镇化对本地农村居民点利用的影响最大,经济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次之,社会城镇化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