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0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103篇
大气科学   44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242篇
海洋学   35篇
综合类   297篇
自然地理   971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正>2015年,中国经济将全面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更慢,结构调整更难,产业升级更快,机遇挑战更多。在应对"新常态"的道路上,经营的困惑和成长的阵痛、生态圈的封闭和游戏规则的羁绊等一系列积累的问题犹如"堰塞湖",危险始终高悬,但却无从下手,久久没有明晰的答案。过去的行业发展似乎与我们的感知有着巨大的反差,难以抵达创新的彼岸,如何以崭新的模式去应对,以赢得更大的市场空间?笔者试从行业、企业未来发展的角度,分析现阶段及今后一段时间行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以期为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思考借鉴。  相似文献   
92.
16年研发人工增雨气球焰弹技术,18年深入温室大棚开展人工观测,33年提供长期降水预报和农事建议,39年潜心钻研病虫害气象学……在辽宁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喀左县”)这片并不富饶的土地上,喀左县气象部门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着美好生活,为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历史上,这里曾是辽西走廊北通道的要冲,北方农牧交错带;如今则是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之一。2018年11月,喀左县又被科技部列入首批创新型县(市)。  相似文献   
93.
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之际,为了研究城镇化背景下的长期碳排放趋势,构建了人口变动与能源系统互动的综合分析框架与社会经济-能源系统模型。结果显示,从2014年至2050年,预计有3亿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并呈现从中小型城市逐步向大型和特大型城市汇集的趋势。人口流动趋势与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结合,推动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工业产品生产和能源服务需求增长。基准情景下,2050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达到84亿tce,能源相关CO2排放达到176亿t,比2013年增长83%;而在低碳转型情景下,通过技术创新,2050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需求可以控制在61亿tce左右,CO2排放在2020—2025年间达峰,2050年比基准情景降低78%。低碳转型过程中,非化石能源电力和能效技术的减排潜力最大,工业和电力部门率先在2020年达峰,建筑和交通 (①按照国际通行的能源系统部门划分标准和能耗概念,工业、建筑、交通均属于终端能源消费部门,其中建筑部门能耗指建筑运行能耗,而非建筑建造过程中的能耗;交通部门能耗指所有交通活动能耗,既包括交通运输业营运类运输工具的交通能耗,也包括私人、公务非营运类运输工具的交通能耗 [1]。)将在2030年左右达峰。实现低碳转型所需新增固定投资占GDP的1.5%,不会给国民经济带来重大负担。中国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具有技术和经济可行性。  相似文献   
94.
柴达木盆地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1961-2010年柴达木盆地格尔木等10个气象站的观测资料以及水文、植被等资料,研究了柴达木盆地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柴达木盆地出现了以气温上升、降水量和径流量增加、沙尘暴日数减少、潜在蒸散量下降、湖泊水位显著上升和植被覆盖率增加为主要特征的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事实;全球气候变暖、水循环加快、高空水汽不断增加和黑碳气溶胶浓度增加是柴达木盆地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主要气候原因.  相似文献   
95.
Resource use efficiency analyses of village ecosystem are necessary for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planning of resource utilization. This paper deals with economic and energy input-output analyses of different components of village ecosystem in representative buffer zone villages, which are practicing transhumance and settled way of lifestyles in Nanda Devi Biosphere Reserve (NDBR) of Garhwal Himalaya. While the villages practicing transhumance used various natural resources spatially segregated,the villages practicing settled way of lifestyle have to manage resources from a limited spatial area through rotation and varied extraction intensities. Forests subsidized the production activity in both type of villages and the per capita resource extractions were found to be greater in tran~humance village than settled village. Though crops provided maximum energy, in terms of economic criteria, animal husbandry played important role in both settled and transhumance villages. As villages representing both the situations showed different ways of adjustments to the conservation oriented land use changes, management authority needs to address the eco-development plans fulfilling the aspirations of all people traditionally using the resources of the Reserve to reduce the conflicts and encourage their participation in the conservation of the area.  相似文献   
96.
乡村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乡村旅游是中国近年来才兴起的一种旅游活动,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形式多种多样,而旅游文化资源是旅游资源中的“质”。对乡村旅游文化资源的特点、类型、开发模式以及开发的切入点进行论述,以期在乡村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过程巾,根据自身情况选择VC、EC、SC3种模式,实现旅游与生产双重功能、传统与现代文化双重结合、“硬环境”与“软环境”双重建设、自然与人文双重保护、游客休闲与丰富当地居民文化生活双重目标,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7.
中国海岛县(区)旅游业转型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海岛县(区)旅游业起步较晚,发展迅速,众多海岛已成为知名的区域性旅游目的地,但总体仍处于粗放的资源驱动型发展阶段,产业综合素质较低,持续发展能力不足,迫切需要转型升级。旅游业转型发展要立足于海岛县(区)地域经济体、自然综合体和社会综合体的特殊属性,倡导生态旅游,发挥地方政府的宏观主导作用,落实战略性主导产业定位,以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为基础,动员和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构建系统经济发展模式,发挥旅游业在增强经济活力、保护资源环境、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的作用,使之成为海岛县(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相似文献   
98.
以徐州地区SPOT与TM融合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选用了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3个方面的10个影响因子,借助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技术,采用取最小值法对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在研究区的乡村聚落总面积中,高度适宜、中度适宜、低度适宜、临界适宜和不适宜的乡村聚落面积分别占10.94%,42.35%,21.52%,18.13%,7.06%,表明徐州地区的乡村聚落适宜性总体上较高。乡村聚落空间适宜性与其密度分布之间呈现出较强的正相关。最后,结合实际情况对不同适宜性的乡村聚落提出了相应的优化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99.
工信部日前正式印发《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称,我国粗钢需求量可能在"十二五"期间进入峰值弧顶区,最高峰可能出现在2015年至2020年期间,峰值约7.7亿吨~8.2亿吨。同时,综合预测,2015年国内粗钢导向性消费量约为7.5亿吨。《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钢铁工业  相似文献   
100.
周建发 《西部资源》2012,(2):117-119
我国资源型城市多兴起于计划经济时代,原有经济结构僵化、地理位置偏远、环境污染严重、人才资源匮乏等制约了其产业转型。要实现产业转型,政府必须及早进行规划,找准城市转型定位,发展替代产业;同时要加大体制改革,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来投资;此外还要加大科技开发力度,以人才优势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