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65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65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149篇
自然地理   780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1.
中国乡村发展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呈现更加复杂和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乡村聚落的用地类型与空间布局是推进乡村振兴急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蒙东农牧交错区自然地理格局复杂、经济地理区位特殊,但该区域乡村聚落的空间演变规律及其驱动机理研究不足。本文基于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20年4期蒙东地区土地利用数据,借助GIS空间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分析乡村聚落空间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蒙东地区乡村聚落规模差异显著,微、小型聚落居多。(2)乡村聚落核密度的空间分布非常相似,具有“南密北疏”的分布特征。(3)乡村聚落的规模和密度分布具有负相关的局部特征,聚落具有高密度-小规模集聚和低密度-大规模集聚的特征;(4)乡村聚落空间分异受自然和人文综合影响,空间差异显著。其中,人口密度和人均耕地面积呈正相关;距河流距离和乡村人口比重呈负相关;人均大家畜数量正负作用均存在,区域差异显著。研究结果可为内蒙古农牧交错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的优化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12.
市县动态     
《浙江国土资源》2023,(2):61-64
<正>杭州市上城区推进林长协作助力乡村振兴上城雅江跨区帮扶实现数字化致富近日,国家有关部委推介2022年全国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优秀典型案例,杭州市上城区“数字赋能激发消费帮扶活力”案例成功入选。上城区与雅江县通过建立跨区林长协作沟通机制,充分运用山海协作、共富发展、跨区帮扶等平台,积极将数字化理念植入雅江县松茸产业发展,有效助力实施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13.
通过分析乡村发展潜力的内涵特点,构建乡村发展潜力综合评价模型,提出基于投影寻踪模型和遗传算法的评价方法,以安徽省来安县为例,应用评价模型和方法计算来安县乡村发展潜力指数,将全县划分为高、较高、中等、较低和低5类乡村发展潜力分区,进而将来安县乡村分为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与搬迁撤并4类,并提出针对性策略。研究结果可为乡村发展潜力评价、乡村规划分类提供理论方法参考和实践应用借鉴。  相似文献   
914.
旅游业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是当前旅游管理学和乡村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该文运用Super-SBM模型、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及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对2010-2019年中国31个省域旅游效率与乡村振兴水平耦合协调度及其时空演变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旅游效率与乡村振兴空间特征较相似,表现为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且均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阶梯状特征;2)研究期内,旅游效率与乡村振兴系统耦合协调等级以基本协调和中度协调为主,耦合协调度呈现“东高西低、中部均衡”的空间格局;3)旅游效率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度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和集聚效应,高值集聚区主要位于京津冀、长三角等沿海地区,低值集聚区主要分布于西藏和西北地区,耦合协调度冷热点分布形成以长三角为核心的“中心—外围”空间结构特征,据此提出了促进旅游效率与乡村振兴良性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15.
2010—2020年中国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其演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飞  李婷婷  孟祥涛 《地理研究》2022,41(12):3245-3258
科学评价并揭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变化规律有助于指导乡村建设活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本文构建包括生产基础、生活设施、公共服务、卫生环境和农业环境5个维度21个指标的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指数,对2010—2020年全国、区域及省级尺度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进行测度及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 2010年以来中国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稳步提升,乡村公共服务和卫生环境两个维度贡献率最大,农业环境维度贡献最小。(2)东部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水平最高,中部次之,西部和东北地区最低;东部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提升快于其他地区,公共服务维度改善最为明显。(3)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空间格局呈现“T”字形,东部沿海和长江沿线省份水平高,中西部大多省份在乡村生活设施和卫生环境维度存在短板。各省份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相对差距呈缩小趋势,卫生环境维度缩小最为明显。从强化与社会需求结合、补足区域发展短板和协同农业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提升建议。  相似文献   
916.
民国时期黄河水灾对河南乡村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河南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省份,是中国农业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该省的大部分地区自古至今都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以洛阳为中心的大河南北地区是中国黄河流域农业文明的起源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历史时期曾经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很多的利益,但同时也给沿河居民带来了不少的灾难.民国时期,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黄河灾害严重,给河南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17.
梳理产业选择与培育的经验,分析产业发展对农户生计的影响,对于促进生态移民区的乡村产业振兴、农户生计恢复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中国最大单体移民迁入区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为研究区,针对4大乡村产业各选1个样本村,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半结构访谈法获取数据,在比较不同产业投入产出效益的基础上,探究不同产业发展对移民生计产出...  相似文献   
918.
中国与日本农业经营结构相近,文化背景相似,日本在推进乡村振兴方面积累的经验对于完善中国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日本,乡村是相对于城市的地域概念,是指以从事农林渔业为主要经济活动,相对独立的、具有特定的社会和自然景观特点的地区综合体,又称为“农山渔村”,或者“农村”.  相似文献   
919.
人民生活美好、安居乐业,是党和人民的共同期盼。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既解决产业融合发展,又不突破土地红线,是目前国土资源管理面临的一道考题。今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为乡村振兴、农民增收指明了道路。如何把这一政策红利落到实处,同时不失守耕地保护红线?本文结合象山实际就此谈些认识。  相似文献   
920.
为贯彻落实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促进新时代美丽渔村建设,文章在总结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文献梳理和实地调研,明确渔村振兴须妥善处理的关系,并提出渔村振兴的路径和政策。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和产业融合等措施,日本、韩国和美国在渔业发展和渔村振兴方面都取得成功;我国渔村振兴应妥善处理三大关系,即渔民与土地(养殖和捕捞水域)的关系、渔民与渔民的关系以及渔民与国家的关系;渔村振兴的路径主要包括依靠主体、发展载体、富裕渔民、深化改革、要素投入、顶层设计、产业融合、繁荣文化和渔村治理9个方面,政策主要包括财政、科技、金融、人才和服务5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