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5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146篇
测绘学   179篇
大气科学   273篇
地球物理   43篇
地质学   333篇
海洋学   2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20篇
自然地理   1555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西南岩溶山地乡村景观格局石漠化过程的生态认识落后于生态治理措施。面对国家需求,优化乡村景观格局对石漠化发生过程的调控,未来优先研究领域:⑴识别岩溶山地乡村景观格局的转换、渐变和基本不变的层次性,测算不同尺度下乡村景观类型及其空间组合的贡献;⑵认识不同类型乡村景观空间分布的生态学意义及其对区域石漠化整体程度的影响,找出不同乡村景观演化格局下的石漠化效应;⑶厘定岩溶山地高强度人类活动及其所诱导的乡村景观格局演化对石漠化的作用效应,构建乡村景观石漠化的成因框架;⑷探讨乡村景观格局制约下有利于石漠化土地恢复的格局优化模拟,丰富人们对岩溶山地乡村石漠化发生过程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02.
土地整治与乡村振兴——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视角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长期以来乡村土地利用功能的供需不平衡是造成乡村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论文基于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视角,以“供给—需求”“要素—结构—功能”为主线,阐释了农村土地整治与乡村振兴的互馈关系,探讨了如何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实现乡村土地利用功能的供需平衡,进而促进乡村振兴。研究结果如下:① 综合土地整治是一种多功能的土地利用方式,是当前解决乡村问题、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其本质是从以经济效益为主的生产主义向兼顾社会、经济、环境等的非生产主义的转变。② 乡村土地利用具有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4种主要功能,满足乡村振兴在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其中生产功能分为农业、商业、工业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分为居住、就业和公共服务功能。③ 农村土地整治沿整合土地利用要素、重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利用功能的路径,从供给侧因地制宜地平衡乡村发展对土地利用多功能的需求。④ 今后,农村土地整治与乡村振兴的研究应该考虑不同空间尺度下土地整治对于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与模式,定量分析土地整治影响下土地利用的多功能供给以及不同类型乡村发展对土地利用功能的需求,从而为土地利用和乡村振兴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3.
气候变化与多维度可持续城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明星  先乐  王朋岭  丁子津 《地理学报》2021,76(8):1895-1909
全球大规模城市化和气候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这是全人类需要共同面对和关注的突出问题.当前对于两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城市化进程如何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并不清晰,从科学、管理到实践都需要进一步加强探究,以实现全球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给出全球大规模城市化和气候变化发生的基本事实,综述归纳城市化与气候变化的相互影响以及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04.
在梳理多功能理论的基础上,以村域为研究单元,结合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探究贫困村转型发展过程中乡村地域多功能的演变特征与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重庆市茶山村依托生态优势、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形成了乡村旅游与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实现了乡村地域产品生产、生态保育、文化传承、社会稳定、生活保障的多功能发展;②驱动茶山村乡村地域多功能演化的因素主要包括乡村地域系统外部的市场、政策、交通、技术、人才、资金因素和内部的资源本底因素,市场是根本因素,政策是关键因素;③乡村振兴是对脱贫成果的巩固,贫困村应在调整产业结构、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强化基层组织管理等关键领域着力,强化地域功能,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05.
全城城市化战略的具体实施方案是大连市委十届八次全会提出的。实施该战略,是大连市在振兴发展进程中,对突破资源、空间制约形成的广泛共识,是落实辽宁沿海经济带战略,拉开发展框架的必然选择,也是当前调结构、扩内需,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2010年,大连市将以全域城市化为契机,按照组团式、链条式发展的思路,拓展空间、优化布局,  相似文献   
106.
薛芮  余吉安 《地理研究》2023,42(2):407-421
冰雪旅游是冰雪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集合,在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冰雪旅游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在经济提升与文化传承之间实现一种主体间的和谐,这种和谐的达成与旅游场域下乡村冰雪旅游地的空间结构演变密切相关,因此以空间范式为轴心的冰雪旅游研究十分有必要。以理论推演和模型构建为方法,依次分析冰雪旅游在乡村振兴中的多元利益主体博弈与文化资本实践的双轮驱动机制、解构在双轮驱动之下冰雪旅游地的空间体系、论述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所需要的空间联动逻辑,结果发现:乡村冰雪旅游地空间是动静结合、虚实共存的多维体系,在双轮驱动下重构为地理空间和信息空间的双层空间结构,以及生态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旅游空间的四维空间网络,各层子空间彼此交互联动。从空间体系出发的乡村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需要依靠文化资本实践丰富冰雪旅游产品供给、深化利益主体博弈下的社区协调、通过空间联动优化乡村冰雪旅游规划。  相似文献   
107.
108.
发达国家的农地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中的农地流转问题一直是一个颇受关注的问题,人口的不断增长、淡水供给的减少、农田的消失和全球气候变化等都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粮食生产能力。从全球范围来看,工业化前人口稠密的国家,耕地的迅速消失表现得十分剧烈。资料显示,从1955年~1994年.日本的耕地面积减少了52%(大约每年平均减少1.4%);韩国自1965年以来,耕地面积下降了46%(平均每年下降1.2%)。而且,从消失农地的质量上来看,大部分属于优质农地,这些农地除了提供直接的粮食等产品外,还具生态功能,如生命支持、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开敞空间的保存等功能。农地一旦转变为建设用地,功能就会立即丧失。为此,出于粮食安全、环境保护和开敞空间保持等目的,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纷纷加大了农地保护的力度。本文主要分析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国家的农地保护政策,试图通过简要的对比分析,概括发达国家在农地保护过程中取得的经验,以便为我国的耕地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9.
改革开放后,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国有土地的有偿使用在城市范围内的广泛实行,造成社会对农村集体土地需求的日益强烈,特别是工商业资本进入农村,对农村集体土地的需求提出了规模连片经营的要求,土地的资产价值也日益被人们接受,土地已经成为一种特殊商品进入市场.农村的集体  相似文献   
11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资源要素是基础,优质服务是保障。我们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为乡村发展绘好‘一张蓝图’,激发发展潜力,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平顶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该局创新举措,积极谋划乡村振兴对策,强化资源要素科学保障,助力乡村经济发展,加速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