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85篇 |
免费 | 354篇 |
国内免费 | 34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47篇 |
大气科学 | 461篇 |
地球物理 | 152篇 |
地质学 | 724篇 |
海洋学 | 495篇 |
天文学 | 6篇 |
综合类 | 317篇 |
自然地理 | 118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4篇 |
2023年 | 147篇 |
2022年 | 156篇 |
2021年 | 181篇 |
2020年 | 128篇 |
2019年 | 151篇 |
2018年 | 91篇 |
2017年 | 79篇 |
2016年 | 105篇 |
2015年 | 99篇 |
2014年 | 191篇 |
2013年 | 169篇 |
2012年 | 165篇 |
2011年 | 174篇 |
2010年 | 156篇 |
2009年 | 180篇 |
2008年 | 143篇 |
2007年 | 144篇 |
2006年 | 153篇 |
2005年 | 120篇 |
2004年 | 89篇 |
2003年 | 95篇 |
2002年 | 60篇 |
2001年 | 61篇 |
2000年 | 75篇 |
1999年 | 66篇 |
1998年 | 51篇 |
1997年 | 37篇 |
1996年 | 49篇 |
1995年 | 39篇 |
1994年 | 22篇 |
1993年 | 37篇 |
1992年 | 41篇 |
1991年 | 36篇 |
1990年 | 26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6篇 |
1984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4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2011年4月22日是第42个"世界地球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上海的宣传主题是"节能减排,大力推广利用浅层地热能"。地球日当天,由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杨浦区人民政府主办,上海市地矿工程勘察院、杨浦区规划和土地管理局承办,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召开"上海市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研讨会",研讨如何进一步推进本市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期选登在此次研讨会上,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陈华文副局长、杨浦区人民政府庄少勤副区长、杨浦区规划和土地管理局王桢局长、上海市地矿工程勘察院方国安院长的讲话报告。刊发时稍作文字处理,谨此说明。 相似文献
82.
2010年6月8日是第2个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对应于联合国世界海洋日“我们的海洋:机遇与挑战”主题,我国确定的海洋日宣传主题为“关爱海洋一一我们一起行动”。这个主题告诉我们:大家都应该关爱海洋,海洋的保护需要我们一起用行动来实现。 相似文献
84.
辫状河三角洲是一类常见的沉积体系,也是一类常见的油气储层,其沉积特征、沉积演化过程及内部结构一直受到沉积学研究的关注。为明确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演化过程及生长演变规律,笔者等通过水槽实验模拟辫状河三角洲在平缓的水下底形上逐步发育的过程,并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延时拍照等手段进行精准的沉积地貌监测和定量沉积学分析。研究表明:① 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演化过程中,三角洲的规模、水流分散样式、沉积体表面地貌特征及沉积物分布样式存在阶段性差异,可据此将实验辫状河三角洲的演化分为3个阶段。② 在最初阶段,辫状河携带沉积物直接入“湖”堆积并形成朵状河口坝,入“湖”水流无明显的水道化特征,随着朵状河口坝逐渐堆积露出水面,三角洲平原初步形成,平原上河道开始分流并导致后续河口坝转变为连续的弧形坝分布于先期沉积体周缘,这一阶段三角洲平均半径快速增加;进入第二阶段后,三角洲平均半径增速减缓,供给河道进入三角洲平原后形成1~2条主干分流河道与多条次级分流河道,并在主干河道河口区形成弧形的前缘朵体;到第三阶段,三角洲平原面积已经较大,其平均半径增速进一步降低,平原上分流河道的分叉性更强、宽度更小,不同分流河道规模接近并可同时将沉积物输送到三角洲前缘多个部位发生沉积,在同一时期形成多个孤立的小规模的前缘朵体。③ 在整个沉积演化过程中,伴随着三角洲规模的逐渐增大,分流河道的宽度逐步减小、流程变长、分流河道数量逐步增加,三角洲前缘沉积由少量弧形的连续分布朵体转变为多个孤立分布的小规模朵体。④ 在第二、三阶段,分流河道表现为多个侵蚀—回填的自旋回演化过程,形成了多套自旋回沉积复合体。⑤ 辫状河三角洲前积层存在自下而上、由近向远表现为沉积连续性逐步减小、叠切规律逐渐复杂的特性。通过水槽实验揭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演化过程及内部结构,可为露头解剖与地下储层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
土层冻结温度及未冻水含量指示着土的矿物成分、颗粒分散度,特别是化学成分,从而表征着土层的生成环境与发育条件。试验分析表明在中国南极长城站区土层中冻结温度及未冻水含量沿深度分布并非均匀或渐变,而在几个深度水平上出现突变区,它反映出长城站区在历史上有可能出现多次海进海退过程,或湿润与干旱期相间,或大量冰雪融水期与间冰期消融微弱期相间。 相似文献
86.
云南属都湖近百年环境演变的湖泊沉积记录与器测资料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属都湖湖心钻取的短岩芯Esdr1进行放射性核素137Cs和常规的元素分析,利用137Cs建立精确的年代标尺,开展地球化学记录环境演变与器测资料的对比研究。器测资料表明,近50年来,该地区主要的气候变化特征:1958~1983年,气候偏冷湿;1983~2002年,气候逐渐暖干化,这些气候波动特征被沉积岩芯忠实记录。研究表明属都湖沉积物地球化学代用指标指示的气候演化特征与器测资料可很好的对比印证,属都湖沉积岩芯完整的记录了区域气候变化的信息 相似文献
87.
三峡水库2003年6月蓄水运用后,下游河道水沙过程已发生大幅变化,对于岸滩抗冲性较弱的荆江河道来说,河道的横向调整过程势必受到影响。采用考虑岸滩崩塌的河势研究数值模型,针对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运行所引发的水沙变异过程,初步探讨了荆江典型河道横向调整及河势变化对水沙条件变化的响应。对于下荆江石首河段来说,来沙减少后,冲刷加剧,局部河岸坍塌及平面变形加剧,主要发生在受弯道水流顶冲的位置,但河势演变趋势及平面变形总体上基本一致,并未发生较大变化。对于上荆江沙市—新厂河段来说,来沙量减小后,河道平面变形幅度总体上减小,局部最大减幅可达50%左右。 相似文献
88.
基于生态综合治理的石漠化演变规律与趋势讨论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分析了中国南方石漠化现状及变化,以中国南方石漠化最为严重的贵州省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了生态综合治理下石漠化的变化特征及发展趋势。数据表明:贵州省石漠化面积从2000年35 920km2(占全省总面的20.39%)发展到2005年的3 7597km2(占全省总面的21.34%),5年间平均每年增加334.7km2。但与1975—1999年期间相比,石漠化增加的速度明显降低,生态治理工程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石漠化发展。贵州花江、清镇、毕节3个典型示范区石漠化监测数据表明,在生态治理工程实施下石漠化面积都逐年减小,说明石漠化是可以治理的,石漠化并不是“环境癌症”。但是,预测数据表明,即使《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的工程措施全部实施,到2030年贵州石漠化面积将仍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4.9%。中国南方石漠化问题将长期存在,石漠化治理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绝非一两个五年计划就能达到“山川秀美”。要从根本上遏制石漠化增长的趋势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仍需国家和地方在“十二五”期间及以后大规模的投入。 相似文献
89.
龙门山穹状递增变质作用特征及岩石圈深部作用信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变质带的空间分布特征,矿物组合的世代关系和同位素定年的综合研究表明,龙门山造山带的穹状递增变质作用是发生于燕山期的区域动热变质作用,所形成的递增变质带在空间上呈穹隆状,等变带围绕热中心呈环带状分布,热中心发育花岗岩,从热中心向四周变质程度依次递减,热中心花岗岩的侵位和上隆滞后于穹状递增变质作用,二者在成因上无直接的联系,其pTd轨迹揭示出了盆山耦合过程中壳幔间相互作用过程和热历史演变。 相似文献
90.
赛里木湖沉积物有机质变化特征及其环境信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赛里木湖湖泊沉积物中氮含量(TN)、有机碳含量(TOC)及其碳同位素(δ~(13)C_(org))以及色素等指标的变化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沉积物中有机指标的环境意义的探讨,揭示了新疆赛里木湖湖泊沉积物中有机质所蕴含的环境信息.赛里木湖沉积物中总有机碳含量、总氮含量的变化反映了流域初级生产力的变化,沉积物色素变化是有机质保存条件的指标,间接指示了湖泊-流域水热配置环境.有机碳同位素(δ~(13)C_(org))反映了湖泊内外源的混合信息.结合有序样品聚类分析方法,可以将赛里木湖近代环境划分为四大发展阶段:1、各有机指标相对稳定;2、各有机指标明显波动;3、各有机指标显著增加;4、各有机指标快速增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