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6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168篇
测绘学   141篇
大气科学   394篇
地球物理   60篇
地质学   396篇
海洋学   71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94篇
自然地理   26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1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7年   2篇
  1946年   1篇
  1941年   3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31.
大气污染严重威胁了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但随着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快速推进,减缓大气污染将有利于提升陆地碳汇,并切实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为了更好地理解大气污染与生态系统固碳的关系,本文以主要空气污染物臭氧(O3)为例,基于田间控制实验的整合分析、剂量响应关系及机理模型三种评估方法综述了近地层O3污染对植被碳固定影响的最新进展。尽管不同作物种类以及品种、不同功能型木本植物对O3的响应有着显著的差异,且各种方法的评估结果也不尽相同,但目前O3浓度造成我国粮食作物减产、森林生产力降低已是不争的事实。持续升高的O3浓度将严重威胁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利用我国作物和树木的O3剂量响应方程进行评估的结果表明,在CO2减排和O3污染协同治理下,预计2060年我国树木生物量和作物产量将比当前显著提高,增加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助力碳中和目标。最后,对如何提高O3污染环境下植物固碳能力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32.
王琪 《吉林气象》2021,28(3):29-32
用翔实的数据给出了2020年吉林省作物生长季气象条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020年吉林省农业生长季气温稍高,积温偏多,无霜期长,降水、日照偏多,全省大部第一场透雨早,农业气象条件阶段性变化明显,春季播种至玉米拔节期水热条件匹配好,农作物关键期生长状况较好;7月出现持续高温少雨天气,水热匹配较差,中西部部分地方出现农业干旱,影响旱田作物生长发育;8月下旬—9月上旬吉林省先后遭遇台风"巴威""美莎克"和"海神"三连击,导致农田发生渍涝、大风倒伏等灾害,对玉米后期灌浆、产量形成以及秋收进度都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33.
利用美国Licor-6200光合作用测定仪,对黄淮海地区代表性冬小麦品种鲁麦23号叶片光合作用速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测定,分别确定了冬小麦叶片光—光合作用响应曲线和CO2—光合作用响应曲线,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叶片光合作用模式,并进而建立了一个具有瞬时时间尺度,空间积分为叶片尺度的冬小麦冠层模式,利用模式分别分析了大气中CO2浓度升高和温度变化对冠层光合作用的不同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综合数值分析。单因子分析表明:晴天状况下,冠层光合速率随CO2浓度升高而上升,当CO2浓度由330×10-6上升至660×10-6时,冠层光合日总量可增加19.7%;冠层光合速率随辐射增加而增大,辐射量增加10.0%,冠层光合日总量可增加6.7%;冠层光合速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温度升高1℃,冠层光合日总量减少2.9%。多因子综合数值分析表明:在辐射量较大的气候背景下,冠层光合日总量对温度和CO2变化响应更加敏感。本文的实测数据为研究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影响提供了最基本的可靠模型参数,冠层光合模型为未来改进作物模型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34.
考虑水分胁迫后效应的作物水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分胁迫具有后效应,前期水分胁迫可以影响作物后期叶面积和需水量的增减。以Jensen作物 水模型为基础,引入了水分胁迫后效应影响系数,对原模型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模型可以将阶段水分胁迫与前期胁迫后效应对产量的影响加以区分,避免了原模型中可能产生的虚缺水现象,并可对作物(以玉米为例)前期水分胁迫处理后,后期需水量增加以及苗期胁迫处理可维持较高产量的原因进行合理解释。通过田间试验结果分析,改进后模型的模拟结果符合实际,并具有较好的精度。对模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35.
黄懿 《地质论评》1941,6(Z2):304-305
加夸煤田位于修文县之西北,距县城约五十余里,如自贵阳出发,西北北行一百二十里即抵矿地,其间公路已早竣工,惟未  相似文献   
636.
中国主要河流的输沙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择了中国 4 0余条重要河流 ,并对这些河流多年来平均输沙量及其环境因素资料进行分析 ,发现黄河及其支流的输沙量很大 ,这主要是由于流域干燥的气候、松散的黄土层以及人类开垦活动加剧等原因造成的。对中国河流输沙量影响较大的因素是河流的径流量、干旱指数、最高海拔和人为活动。而流域年均降雨量、年均气温、相对高差、森林覆盖率等的影响则不明显。与世界主要流域输沙量的影响因子相比 ,中国主要河流输沙量受到人类活动和干旱指数的影响较为显著。在相关数据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中国主要河流产沙量的估算模式 ,即 log Ds=0 .185 2 log H+0 .3989log R+0 .0 80 3log Q+0 .16 39log Cult+3.0 6 89,模式得到了较好的验证 ,但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37.
利用卫星资料和实时天气资料预测玉米产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作物收获之前进行大范围作物状况评价,对于提前估测产量是非常关键的。卫星和天气资料为近实时的作物监测提供了条件。研究的目的就是利用这些信息建立作物产量业务评估系统,在占全美国玉米产量 60% 的玉米带,对预测 42 个作物报告区的玉米生产进行评估。收集了1985~1992 年共8 年的卫星、气候和农业资料,建立了每个作物报告区标准化玉米产量预测模式,其自变量包括:卫星资料┐植被状况指数,气候资料┐作物水分指数。该模式大约解释了被观测到的标准化产量变化的3/4,对其估产准确性和时效性亦进行了检验。将整个玉米带研究区域预测的玉米产量与美国农业部在玉米收获后几个月的统计结果相比较,发现8 个生长季的预测误差低于10% 。此外,该预测可在玉米收获前 2 个月完成。该系统具有为人类经济活动提供及时的区域或全球农业生产信息的潜力。  相似文献   
638.
海——微生物栖息的特殊环境。特殊的盐类成分,低温,高压,低浓度的有机物质,植物及动物区系的稀少等组成了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广阔海洋区域一些主要生态特征。海洋中最初的微生物学研究,早在上一世纪就已进行了,但是它们局限于较狭小的任务——确定细菌在海洋中的存在及其组成。而伊萨琴科的卓越著作《北冰洋细菌的研究》奠定了阐明微生物在全世界海洋(约近15亿立方公里)的巨大水团内物质转化过程中作用的开端。这项工作是在1908年结束的,但是直到1914年才出版。这篇包括有关海区中微生物活动多方面资料的专论,确定了海洋微生物学多年的研究方向并使海洋微生物学发展成独立的科学部门。  相似文献   
639.
为了揭示云南低纬高原地区冬季气温变化的主要特征及影响的关键环流因子,本文利用云南124站地面气象站月平均气温观测资料、 NCEP/NCAR大气环流再分析资料,以及CPC和NCC提供的部分大气遥相关型和环流特征指数,首先分析了云南冬季气温变化的主要特征,表明冬季气温年际变率东部大于西部,主要空间分布有全区一致、东西差异、经向三级差异、西北-东南差异四种型态,前四个模态占EOF总方差贡献的90%,其中前三个模态线性变化趋势明显,第四模态主要表现出显著的年代际波动特征。分析发现相应不同气温模态,中高纬度异常波列呈现出明显不同的形势和走向,与500 hPa中高纬度异常波列相关的四个关键区的高度异常,以及孟加拉湾地区的高低层环流异常对气温主要模态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第一模态与东亚中低纬度南(20°N-30°N, 90°E-120°E)北(45°N-60°N, 90°E-120°E)两个区域经向差异密切联系,北低南高(北高南低)形势有利于全区一致偏暖(冷);第二模态与中高纬度纬向波列有关,当东亚-西北太平洋区域(25°N-45°N, 120°E-160°E)高度偏高(低)、 700 hPa孟加拉湾北...  相似文献   
640.
陈耀宇 《甘肃地质》2016,25(1):79-83
笔者依据对固体矿产勘查报告和实施方案编写、评审实践经验的积累,对勘查报告、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和实施方案的编写要点进行了分析,对报告和实施方案编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剖析,以供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