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6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168篇
测绘学   141篇
大气科学   394篇
地球物理   60篇
地质学   396篇
海洋学   71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94篇
自然地理   26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1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7年   2篇
  1946年   1篇
  1941年   3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01.
目前内部局域网与外部互联网互联是发展必然。而如何真正的保护内网的安全,保证内部资料,不受外网攻击或窃密,是网络管理的重要工作。只有将内网与外网进行物理隔离才能做到这点。物理隔离技术主要是通过隔离设备让内网和外网互联互通。物理隔离的主要特征,是内网与外网永不直接连接。物理隔离网闸是目前唯一能解决上述问题的安全设备。在基层局域网工作站利用双系统、双网卡同样可达到内外网物理隔离作用,节约、方便、易行。  相似文献   
602.
新书架     
《气象》2014,(5)
正《气候变化对中国种植制度影响研究》杨晓光,陈阜著该书以气候要素变化特征及其对作物种植制度影响为主线,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我国近50年来的作物熟制界限、主要农作物种植北界空间位移,以及对作物产量潜力的影响状况。全书是基于作者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和文献整理分析完成的,提出了农业气象资源要素与灾害评价、作物种植界限与适宜性、作物生产潜力分析等思路与方法,并针对典  相似文献   
603.
604.
摘 要:对新疆博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地区1958-2005年作物生长季降水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博州地区作物生长季降水量存在显著增加趋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降水偏多年略多于偏少年;降水存在5~7 a、16 a 和30 a 左右的周期变化;90年代以来,由于博河上游地区5月份降水偏少,而且博河中游地区第一场"透雨"日期又快速推后以及透雨次数减少等原因,造成河谷一带春夏干旱尤为突出;而在6-8月份,博河上游地区降水量与大雨日数的显著增加却极易诱发山区洪灾;秋季月降水量的普遍增加对作物的采收晾晒不利,但是山区秋季降水的增加有利于秋水转为春用。  相似文献   
605.
人类与野生动物的冲突一直是尼泊尔许多地区(包括尼泊尔东部)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本研究评估了尼泊尔Sunsari区Koshi Tappu野生动物保护区Paschim Kusaha村的人类与野生动物冲突状况。通过问卷调查和正式/非正式访谈,从不同家庭的47名受访者中收集数据。结果显示,破坏力最大的野生动物为野象、野猪和野水牛,袭击最多的农作物为水稻(63.83%)、玉米(19.15%)和马铃薯(17.02%)。人类与野生动物之间的大部分相遇发生在夜间(黄昏后和黎明前),有记录显示夜间相遇占总相遇次数的78.72%。当地居民受到的主要负面影响包括财产损失、动物骚扰以及野生动物对农田的破坏等。尽管保护区和周边地区的人类死亡率记录令人不安(在过去5年中有22人死亡),但仍有70%的受访者对野生动物保护持积极态度。建议提高对野生动物行为的认识以及保护,设立容易获得补偿的计划和项目,以尽量减少该地区的人类与野生动物的冲突。  相似文献   
606.
藏南普莫雍错流域水体离子组成与空间分布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对藏南普莫雍错湖水及其周围人湖河流水体进行了离子化学成分分析,对部分湖泊和河流水样作氧同位紊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入湖河流离子组成与湖水本身离子组成有较大差异.湖水的主要离子组合是Mg2 -Ca2 -HCO3-SO42-,而主要补给河流加曲为Ca2 -Mg2 -HCO3-.加曲人湖河口2m水深以内水化学性质差异大,湖泊其他地区差异小.加曲对河口三角洲之上湖水影响显著.其他河流对河口处湖水影响较小.Gibbs图显示湖水离子的组成主要与流域内的岩石风化有关.离子比例和三角图分析说明控制入湖河水离子主要过程是碳酸盐、黄铁矿和硅酸盐风化.湖泊与河流水体离子的组成差异较大,原因可能是蒸发浓缩导致的CaCO3的沉淀.其结果有助于正确理解湖泊沉积碳酸盐的环境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607.
中蒙边境阿尔山地区钼多金属矿的主要类型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惠 《地质与勘探》2010,46(1):49-58
阿尔山地区处于中蒙边境南戈壁-阿尔山-多宝山钼多金属成矿带上,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但由于区内工作程度低,多年来找矿一直没有很大突破。笔者结合1:50000矿调工作,按成因类型把区内钼多金属矿划分成3种,并重点对斑岩型钼多金属矿进行详细介绍并与蒙古国南戈壁、黑龙江多宝山类似矿床进行了对比研究,同时重点对区内斑岩型钼多金属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进行了研究。文章通过深入研究后认为本区可能具有找到大型斑岩型钼多金属矿的潜力,其它2种类型的钼多金属矿可能具有找到中小型钼多金属矿的潜力。总之,阿尔山地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608.
坝上高原土壤不可蚀性颗粒与耕作方式对风蚀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哈斯 《中国沙漠》1994,14(4):92-97
对河北省坝上高原农田土壤风蚀及其三个主要影响因素(土壤不可蚀性颗粒、土壤微地形和作物残余物)的野外观测和研究结果表明,在棵露平坦的秋翻地,土壤风蚀量随不可蚀性颗粒含量的增加而减少;春翻地土垄高度(犁沟深度)和留茬地作物残余物盖度的增加使土壤风蚀量大大减少,而且土壤微地形作物残余物和土壤不可蚀性颗粒的综合影响,对降低土壤风蚀量更为有效。据此认为,在防护林体系很不完善的坝上高原,只要实行合理的耕作方式,即秋季留茬、增加作物残余物,春季深翻,增高土垄(或加深犁沟深度)可有效地控制土壤风蚀、减轻风蚀危害。  相似文献   
609.
华北滹滏平原地下水位下降与灌溉农业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华北粮蔬主产区滹滏平原浅层地下水位不断下降成因问题,基于大量实测资料和相关分析方法与MapGIS技术,通过对近50年来区内地下水位、粮蔬播种强度、有效灌溉面积变化特征和降水量、气温变化下地下水位下降对粮蔬播种强度响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980年前粮蔬播种强度每增加0.01或夏粮和蔬菜播种面积每增加1万hm2,研究区地下水位下降幅度为0.36 m或0.43 m;1980年以来随粮蔬播种强度增大,地下水位下降幅度明显增大,粮蔬播种强度每增加0.01或夏粮和蔬菜播种面积每增加1万hm2,地下水位降幅分别达0.69 m和1.15 m。不仅与因播种强度增大导致农业开采量增加有关,而且还与1980年以来降水量不断减少密切相关。降水量减少100 mm,区内农业开采量增加35.7 mm。  相似文献   
610.
黑河流域山前绿洲灌溉农田蒸散发模拟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基于Penman-Monteith蒸散公式, 应用土壤-植被-大气系统水分和能量传输理论对Shuttleworth-Wallace蒸散模型的参数进行改进, 得出解析计算农田作物蒸腾和土壤蒸发的双源模型. 对黑河流域山前绿洲农田春小麦生长期土壤蒸发、作物蒸腾以及总蒸散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 对模型的计算结果以田间观测和水量平衡方法进行验证, 误差目标NSE=0.98, 说明该模型用于农田蒸发和蒸腾的计算是合理的. 对影响蒸发和蒸腾的主导因子净辐射、叶面积指数、土壤含水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得出三者的变化对土壤蒸发、作物蒸腾的影响. 通过不同时期日蒸散发量变化特征的分析, 表明土壤、冠层两个界面对能量和水汽传输的交互影响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