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4篇
  免费   951篇
  国内免费   1511篇
测绘学   348篇
大气科学   622篇
地球物理   834篇
地质学   4147篇
海洋学   559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404篇
自然地理   437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26篇
  2022年   262篇
  2021年   245篇
  2020年   201篇
  2019年   228篇
  2018年   182篇
  2017年   198篇
  2016年   234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387篇
  2013年   261篇
  2012年   346篇
  2011年   323篇
  2010年   302篇
  2009年   318篇
  2008年   298篇
  2007年   293篇
  2006年   258篇
  2005年   251篇
  2004年   236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237篇
  2001年   210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187篇
  1998年   155篇
  1997年   148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111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8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1年   2篇
  193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A)“肠-肝轴”紊乱的原因,以及中满分消丸的干预作用及可能机制。NAFLD异常“肠-肝轴”,导致肠道细菌及其产物移位到肝脏,引起一系列免疫系统改变和炎症反应,是促进NAFLD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改善肠道功能、肠道菌群,保护肠黏膜屏障,是防治NAFLD的有效途径之一。中满分消丸是临床常用方剂,对NAFLD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这可能与改善NAFLD中异常的“肠-肝轴”有关。  相似文献   
992.
简要归纳了M7.9地震前地倾斜记录的异常及其特征,认为M7.9地震前地倾斜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异常,趋势异常持续3年以上,中短期异常由近场向600km范围扩展,700-850km范围的多个台站记录到较明显的临震异常,富蕴台地倾斜的掉格图像是M7.9地震最突出的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993.
川中—川南地区上三叠统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综合分析岩心、露头剖面和测井资料,认为川中—川南地区上三叠统发育三角洲相和湖泊相,其中,三角洲相可进一步划分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三个亚相,湖泊相则可细分为滨湖和浅湖两个亚相。不同时期三角洲相和湖泊相发育程度不同。须一段、须三段、须五段和须六段以湖泊沉积为主,由东向西,水体逐渐加深。须二段和须四段以三角洲沉积为主,湖泊沉积分布范围较小。须二段发育时期,研究区北部构造活动强烈,沉积物供给充分,三角洲相主要由北向南延伸;须四段沉积时期,由于北部构造活动逐渐减弱,东南部沉积物供给增加,三角洲相主要由东南向西北方向延伸。随着周缘构造活动的变化,研究区沉积范围逐渐扩大。早期沉积范围仅局限于宜宾—泸州以北地区,中晚期沉积范围扩大,宜宾—泸州以南地区开始接收沉积。  相似文献   
994.
造山带中、新生代隆升作用构造年代学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造山带中,新生代降 作用构造年代学研究在内容上强调隆升的细致过程和机制的研究,在方法上有4点值得重视:利用财核素测定年龄;利用MDD模式定量研究山体隆升过程;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定年方法研究山脉的隆升与剥露;复地貌有关参数判断抬升机制。对大别造山带中,新生代隆升作用的构造年代学进行剖析后,得到一些规律性认识;隆升构造复杂多亲,可划分4类6型隆升构造;隆升作用在时间上显示缓慢和强烈或相间的节律性;空间  相似文献   
995.
付佳妮  刘菲  陈坚  徐基胜  梁静 《矿物学报》2011,31(4):757-764
通过动力学和等温吸附实验,研究了不同初始氨氮浓度下水溶铵、交换铵和固定铵在中砂上的吸附规律。结果表明,吸附平衡时各种形态铵含量随初始氨氮浓度增加而增大。3种形态铵吸附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速率常数K大小顺序为:固定铵〉交换铵〉水溶铵,初始速率:固定铵〈交换铵〈水溶铵。随着初始氨氮浓度的增加,水溶铵占总铵的比重由40%上升到65%,其吸附的主要限制步骤为颗粒间扩散。交换铵对总铵的贡献率维持在25%左右,吸附饱和后有所降低,初始氨氮浓度为交换铵吸附的主要限制步骤。固定铵达到饱和时,吸附量只有26.18 mg/kg,对总铵的贡献率由33%下降到9%。  相似文献   
996.
中扬子区海相沉积盆地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分析了中扬子区海相沉积盆地基底和层序充填特性;研制了M判别图解,研究了沉积盆地的性质,认为盆地基底具有三分性,盆地层序充填具有阶段性和分区性,沉积盆地主体具有克拉通盆地的特点和性质。  相似文献   
997.
The November 14, 2001 Ms8.1 Kunlun Mountains earthquake in northern Tibet is the largest earthquake occurring on the Chinese mainland since 1950. We apply a three-dimensional (3-D) finite element numerical procedure to model the coseismic displacement and stress fields of the earthquake based on field investigations. We then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stress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Ms8.1 earthquake and the intensive aftershocks. Our primary calculation shows that the coseismic displacement field is centralized around the east Kunlun fault zone. And the attenuation of coseismic displacements on the south side of Kunlun fault zone is larger than that on the north side. The calculated coseismic stress field also indicates that the calculated maximal shear stress field is centralized around the east Kunlun fault zone; the directions of the coseismic major principal stress are opposite to that of the background crustal stress field of the Qinghai-Xizang (Tibet) Plateau. It indicates that the earthquake relaxes the crustal stress state in the Qinghai-Xizang (Tibet) Plateau. Finally, we study the stress interaction between Ms8.1 earthquake and its intensive aftershocks. The calculated Coulomb stress changes of the Ms8.1 great earthquake are in favor of triggering 4 aftershocks.  相似文献   
998.
中中新世气候转型(14.2~13.9 Ma)是全球联动的一个快速气候变化事件,冰盖、洋流和碳循环均发生显著变化,厘清其驱动机制对理解新生代全球变冷有重要意义。对此已有研究提出2种假说:一种重视洋流重组,另一种则突出碳循环的重要性,但二者都无法完美解释中中新世气候转型的种种现象。实际上,冰盖—洋流—碳循环三者形成耦合的系统,共同造成地球气候变化。综合已有的地质记录,两类机制均导致深部大洋碳储库增大,大气p CO2降低,并进一步促进气候变冷和冰盖增长,表明不同子系统之间的耦合作用引起气候突变。相较于碳循环过程和冰盖变化,学术界对中中新世气候转型期间洋流变化的了解较少,特别是南大洋和太平洋深部水团。未来的研究应聚焦于深部太平洋的洋流变化,以便更全面地完善对中中新世气候转型的理解。  相似文献   
999.
蒙古国早–中侏罗世的主控构造是蒙古–鄂霍次克洋的消减闭合,其北地区发育弧后张裂盆地,其南的拼合大陆内的古缝合线被该消减造山运动激活而发生陆内造山。内蒙的3个陆内造山的磨拉石盆地均延入蒙古境内,故蒙古东部磨拉石盆地的发育与内蒙有相似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概述了各盆地的代表性地层,尽管其岩性和含煤性有明显差别,但因受制于同一个造山作用,沉积记录都以砾岩开始,都为向上变细的序列,且煤层均赋存于地层柱的中部,据此可把盆地演化分为成煤前、成煤和成煤后3个阶段。成煤阶段大煤田的形成受构造(堆积空间)和气候(成煤物质供应)的双重控制。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中国国家气象观测站的逐日降水资料、NOAA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提供的逐日向外长波辐射资料和NCEP(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CAR(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逐日全球再分析资料,采用非滤波法提取10-30 d低频降水及低频环流因子,分析了1979-2013年江南地区4-6月低频降水及其关联的大气环流特征,着重讨论了中高纬度与热带共同作用对低频降水的影响及可能机理。结果表明:(1)江南4-6月降水的第1模态呈现全区一致的变化趋势,其10-30 d低频降水方差贡献率在江南南部较大,部分区域可达20%。(2)降水的低频异常不仅与热带对流有关,还与中高纬度大气环流的变化显著相关。当东印度洋及印度尼西亚一带对流旺盛,中国上游欧洲至西伯利亚地区高纬度位势高度表现为显著的正异常,江南上空为负异常时,有利于江南低频降水。(3)中高纬度大气环流与热带对流共同作用影响江南4-6月低频降水:当热带对流旺盛区(抑制区)位于东印度洋及印度尼西亚海洋性大陆一带时,热带热源的非绝热加热引起显著的上升(下沉)运动,并激发经向罗斯贝波北传;同时高纬度欧洲至西伯利亚地区的位势高度负异常(正异常)向东向南传播,两者在江南上游叠加,低压(高压)底前部的西南风(东北风)有利于孟加拉湾对江南的水汽输送加强(减弱),对应江南地区整层水汽通量辐合(辐散),低频降水偏多(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