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244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672篇
海洋学   20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49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3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杨斌  王伟清  董国臣  郭阳  王子正  侯林 《岩石学报》2015,31(5):1361-1373
海孜辉绿岩-花岗斑岩双峰式侵入岩体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康滇断隆带中的武定-元江裂陷槽内,本文对海孜辉绿岩和花岗斑岩主要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地球化学研究。花岗斑岩的定年结果为1764±18Ma,辉绿岩的定年结果为1765±5.4Ma。岩相学及地球化学测定数据显示海孜地区辉绿岩具有细粒和粗粒两种结构,与花岗斑岩之间存在明显的组分间断,形成双峰态,其中花岗斑岩为钙碱性(Si O2=70.93%~73.04%,σ=1.28),辉绿岩属过碱性(Si O2=42.46%~48.26%,σ=15.3),Hf同位素特征表明两者可能均与幔源母岩浆相关。而海孜双峰式分布特征显示大陆裂谷拉张环境的构造背景,暗示海孜岩体是1.7Ga时昆阳裂谷裂解时期产物,与全球Columbia超大陆的裂解事件相呼应。作为扬子地台西南缘首次发现的1.7Ga双峰式侵入岩,海孜双峰式侵入岩的发现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92.
杨堂礼  蒋少涌 《地球科学》2015,40(12):2002-2020
九瑞矿集区成矿与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体关系密切,但对该区东雷湾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还相对较少.对东雷湾矿区中酸性侵入岩(花岗闪长斑岩、石英闪长玢岩)及其铁镁质包体进行了系统的锆石U-Pb年代学、矿物化学、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Pb-Hf同位素研究,探讨其岩石成因.锆石LA-ICP-MS U-Pb定年表明:东雷湾中酸性侵入岩的成岩年龄为144.3~148.7 Ma,铁镁质包体的年龄为146.4~147.1 Ma,与寄主侵入岩花岗闪长斑岩的年龄一致.东雷湾侵入岩属准铝质范围,岩石的Mg#较高(42.5~68.0,平均56.0),并具有较高的相容元素含量,富集轻稀土,Eu异常不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暗色铁镁质包体呈细粒结构,常见针状磷灰石和钾长石斑晶.东雷湾样品的Sr-Nd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较小,初始87Sr/86Sr比值位于0.706 4 ~ 0.707 9,εNd(t)值变化于-5.80~-3.31,t2DM(Nd)为1.2~1.4 Ga,锆石εHf(t)值为-15.9~-3.6.样品的206Pb/204Pb(t)、207Pb/204Pb(t)、208Pb/204Pb(t)值分别变化于17.333 3~18.260 0、15.513 5~15.621 0、37.404 1~38.395 4之间.详尽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东雷湾铁镁质包体是由拆沉的加厚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并在其上升过程中与地幔物质发生相互作用,进而与花岗质岩浆混合过冷结晶形成的.该区侵入岩的形成很可能是因为加厚下地壳拆沉入软流圈地幔后发生部分熔融,熔体与地幔橄榄岩相互作用后在上侵的过程分别形成了铁镁质岩石和花岗质岩石.   相似文献   
93.
人工建设用地(包括建筑物、道路、广场等社会服务设施)的识别一直是用来监测地区发展速度的一个有效途径。针对目前在人工建设用地识别领域中对在建建筑物的忽视问题,利用中性集、均值漂移以及绿度因子等概念将在建建设用地信息进行增强,进而将其成功识别出来。实验证明,该方法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人工建设用地识别是可行的。通过分析2009—2013年期间北川新城的建设工地面积及分布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北川新城在2010—2013年期间完工面积占2009—2010年新建工程总面积的98.17%,在北川新城拓展区又新建0.6 km2的工程,施工迅速,为受灾居民提供了良好的居住和生活保障。  相似文献   
94.
针对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对中性大气折射延迟改正精度的要求,阐述了折射延迟改正值应随测站和随方位而异的必要性.指出,在尚不能直接测定天文大气折射值的情况下,现有的各种改正模型对大气分布模型的依赖性,不能达到预期的精度和降低观测的截止角.根据云南天文台低纬子午环的特殊结构,和测定大气折射的实践,提出了提高折射延迟改正精度的新方法,即:利用各观测站不同方位从天顶附近直到低地平高度角的天文大气折射实测数据,求解得到折射率差和映射函数的参数,从而建立随测站和随方位而异的大气折射延迟改正模型.这一新方法的实施,将能在不需采用大气分布模型的情况下,把天顶延迟的改正精度提高到1 mm以内,低地平高度角的折射延迟改正精度提高到厘米级,并且把截止高度角压缩到5°以内.  相似文献   
95.
经研究证明,前人建立的二郎坪群火神庙组确有少量的亚碱性双峰式火山岩。这些火山岩零星地分布在几个地区,走向不连续,出露宽度一般为数百米。构成该组主体的是一条规模宏伟的侵入岩带,其岩石组合为辉长岩-闪长岩-石英闪长岩-斜长花岗岩-花岗岩,总体上表现为正序岩浆演化序列。这些侵入岩普遍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形变质作用,即第一阶段为韧性变形;第二阶段为静态重结晶;第三阶段为带状褶劈理,表现了复杂而漫长的构造演化史。  相似文献   
96.
河南省华北陆块南缘富碱侵入岩与金矿床成矿关系主要表现在空间、热动力和衍生关系三方面,与碱性岩有关的金矿床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热液-淋滤富集型、含金剪切带型和熔结(爆发)角砾岩型。富碱岩石含金背景值总体较高,近矿围岩含金丰度低于远矿围岩,富碱侵入体中的部分金组分参与了成金作用。区域侵入体含金性,其一:沿着栾川—方城深大断裂带分布的富碱浅成侵入体的成矿作用主要表现为区域构造活动引发淋滤富集作用和含金剪切构造带成金作用;其二:位于成金基底源区出露的一些富碱侵入体的成矿作用主要表现为爆发角砾岩和热液蚀变。  相似文献   
97.
华刚 《地球化学》1983,(2):151-161
TiO2, Al2O3, Fe2O3, FeO, MnO, MgO, CaO, Na2O, K2O, P2O3, and H2O have been calculated as a function of SiO2 in ealc-alkaline granites on a statistic basis from 128 samples of world-wide occurrence. Results of this regression calculation can be used as compositional representatives for the normal evolutionary series of calc-alkaline granites,tbus providing criteria against which the deviation from normal trend can be judged with respect to granitic rocks in a particular area.  相似文献   
98.
通过野外对三座庙序列侵入岩的岩体平面与剖面形态、岩体的内部构造、岩石与围岩的构造型式、接触带的度形特征等宏观地质特征的研究,推测岩体侵入位机制为强力挤入方式定位,即气球膨张式。笔者运用岩石的有限应变测量原理和方法,结合岩组分析及流变学、现代变形理论,对三座庙序列的侵入岩岩石做了有限应变测量和岩组分析工作,所得定量资料为确定岩体的浸位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三种岩石有限应变测量,即:算术平均法、长短轴法、Rf/φ曲线法的富林指数k值均在0相似文献   
99.
Widespread in West Qinling are intermediate-acid intrusive rocks, which cover 85% of the total area and involve five geological periods: (1) Caledonian (457---408 m.y.), (2)Variscan (367--278m.y.), (3) Indosinian (231--190m.y.), (4) Yenshanian (186--107m.y.), and (5) Himalayan, with Indosinian and Yenshanian granitic rocks being dominant. The bulk petro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se intermediateacid rocks is: SiO2 64.91,TiO2 0.5, Fe2O5 1.19, FeO 3.07, Mn 0.08, MgO 2.38, CaO 3.52, Na2O 3.40, K2O 3.38 and P2O5 0.16, similar to that of granodiorite in China. According to M. A. Peacock‘s classlfication, the intermediate-acid rocks in this region, for the most part, belong to the calci-alkalic series and only a part of them (e.g. Yenshanian) to the alkali-lime series. As for these rocks, two genetic types can be distinguished: remelting-metasomatic granitic rocks (Rb/Sr 0.73---4.2, K/Rb 104--207, K/St 146---463; the principal components including W, Sn, Ta, Pb, Zn, U, Th, Zr, Y, Yb, Nb, La, Rb, etc. ) and upper mantle remelting-magmatic granitic rocks consisting mainly of granodiorite and quartz diorite (Rb/Sr 0.05--0.6, K/Rb 200--726 (the maximum 1000.7), K/St 10--120 (the maximum 152); Cu, As, Mo, Fe, Cr, Ni, Co, Mn, Ti, etc. as the major components).  相似文献   
100.
钙碱性岩类实验岩石学、热力学和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以及与钙碱性岩类有着密切时空关系的矿床之成矿机理的大量研究成果均揭示出,钙碱性岩浆在由深部侵位到地壳浅部的成岩过程中能够分异出岩浆流体.近30年来,对这一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极大地丰富了钙碱性岩类岩石成因和岩浆岩与成矿关系的理论,也推动了在钙碱性岩浆岩中的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