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52篇
自然地理   3篇
  2019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2005年,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分别与上海市气象局、广东省气象局、安徽省气象局和湖北省气象局就联合建立多轨道、多层次、全方位、研究型的业务签订了合作协议,本着“优势互补、多层推进、注重实效、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将在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数值预报、生态环境气象、大气成分、城市环境气象、雷电防护、人工影响天气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的合作。已明确的具体合作内容包括:  相似文献   
102.
根据2007年气象行业专项“MKIII型Brewer光谱仪的臭氧总量观测传递标准建立及对卫星遥测O3,SO2,NO2总量及UV波段光学厚度的标定技术研究(GYHY200706038)”的工作计划要求,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郑向东研究员于2009年9月6~27日参加了由WMO/GAW在西班牙举行的Brewer光谱仪标定比对观测(7~17日)和在意大利北部山区Aosta举行的第12次Brewer臭氧光谱仪学术会议(19~25日)。  相似文献   
103.
稿约     
《气象科技》2011,(1):F0003-F0003
《气象科技》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联合主办,是一份综合性科技期刊,刊载关于大气科学各领域发展水平的综合评述及反映大气科学及相关科学各领域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研究论文。主要栏目包括:大气动力与天气气候、大气探测与信息技术、生态环境与应用气象、台站实用技术等。欢迎从事大气科学及相关学科研究的科研、业务、教学人员投稿和订阅。  相似文献   
104.
丁一汇,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共党员,1938年出生于上海,祖籍山东。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气象专业,196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1979年10月先后到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夏威夷大学、佛罗里达大学工作和学习;10年后又访问了日本东京大学气候系统中心从事研究工作。曾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国家气候中心主任,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联合科学委员会执行理事,世界气象组织东亚季风研究委员会主席;现任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气象学报》主编,世界气象组织(WMO)东亚季风研究委员会主席、英国皇家气象学会国际气候杂志编委。  相似文献   
105.
稿约     
《气象科技》2009,37(6):F0003-F0003
《气象科技》是一份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联合主办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刊载关于大气科学各领域发展水平的综合评述及反映大气科学及相关科学各领域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研究论文。主要栏目包括:动力气象与天气预报、  相似文献   
106.
应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化学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Chemistry,以下简称马普化学研究所)大气化学部Jonathan Williams博士邀请,经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司批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成分中心,徐晓斌博士于2009年10月6~10日对该所进行了短期访问。本次访问的主要目的是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07.
2009年4月在瑞典中部Emmetten召开了两个连在一起的会议。一个是4月28~29日召开的有关欧洲和全球气溶胶网络发展与合作会议(Workshop on Collab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uropean and International Aerosol Networks) ,一个是在4月30日至5月1日召开的全球大气观测气溶胶科学指导委员会会议(Aerosol GAW SAG meeting) .作为Aerosol GAW SAG 的委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张小曳研究员被邀请参加了这两个会议。  相似文献   
108.
在欧盟第6框架计划“气溶胶-云-气候和空气质量相互作用综合集成项目(036833)”的支持下,应德国对流层研究所 (IfT. I.eibniz Institute for Tropospheric Research ) Alfred Wiedensohler博士的邀请,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沈小静于2009年1月3日至2月2日赴德同进行气溶胶数谱观测方面的学术交流。此次学术交流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大气气溶胶数谱观测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就试验观测的初步结果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09.
GRAPES全球系统的研发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7月始,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数值预报研究中心在“十五”攻关成果的基础上研发了运行稳定、结果合理的GRAPES全球预报系统1.0版本(简称GRAPES_GFS1.0)。2009年3月,该系统通过了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组织的准业务化运行专家评审,已批准投入准业务运行。这是我国完全自主开发的全球预报系统,标志着我周全球数值预报迈向了自主创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0.
2008年是第4次国际极地年实施的第2年,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选派的张东启、逯昌贵、汤洁、丁明虎等10人参加了中国第24、25次南极考察队,分别在南极长城站、中山站和南极冰盖DOME—A地区考察;逯昌贵、汤洁、窦挺峰参加了中国第3次北极北冰洋考察;马永锋参加了中国黄河站北极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