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4篇
  免费   1802篇
  国内免费   1003篇
测绘学   359篇
大气科学   629篇
地球物理   759篇
地质学   4207篇
海洋学   577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407篇
自然地理   407篇
  2025年   8篇
  2024年   144篇
  2023年   237篇
  2022年   255篇
  2021年   249篇
  2020年   236篇
  2019年   234篇
  2018年   184篇
  2017年   202篇
  2016年   236篇
  2015年   222篇
  2014年   380篇
  2013年   264篇
  2012年   341篇
  2011年   315篇
  2010年   297篇
  2009年   319篇
  2008年   286篇
  2007年   281篇
  2006年   250篇
  2005年   241篇
  2004年   228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92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185篇
  1998年   153篇
  1997年   142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8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48年   3篇
  193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搜集了现在已知的关于青藏高原地区的各种地球物理场特征,即:该区的地壳与上地幔构造,地磁场要素的分布,航空磁测的结果,古地磁极移轨迹,重力异常与均衡补偿,地热活动与温泉分布,地震活动以及深地震探测等研究结果,来探讨它与大陆板块构造的关系。 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交接地带的北界为雅鲁藏布江,南界为恒河平原的北缘。喜马拉雅地带为这两大板块碰撞与挤压的过渡带,其宽度约300公里左右。这一地带的大、小地震绝大部分是浅源地震,只在弧形山系和东西弧顶及其转折部位有中源地震。在这一过渡带内水热活动剧烈,重力也不均衡。 雅鲁藏布江以北到当雄一带,地壳厚度为70—73公里,喜马拉雅地区则为68—45公里左右,并向南翘起。地壳由多层介质组成,在下地壳中存在着低速层。断层面解表现为向南逆冲,主压应力轴基本上为南北向和北东向,且与震源深度相关。现在构造活动与地震活动似均逐渐向南移到主边界大断层一带。 在雅鲁藏布江以北,小震震源深度向南递加,而在恒河平原以北,则向北递加。此外,在上述两个地区均有零星的中源地震发生。因此,喜马拉雅地带的南北两侧有相向“俯冲”之势。在兴都库什地区,中源地震震源面北倾;在帕米尔地带,中源地震震源面南倾。因此,震源面构成了“V”字  相似文献   
12.
13.
14.
华北燕山裂陷槽中元古代的深水沉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对燕山沉降带中元古代的沉积相,有关学者大多定位于以滨海-浅海相为主体。根据在冀北地区的研究,于中元古代团山子组、高于庄组、杨庄组、雾迷山组、洪水庄组和铁岭组中发现大量深水沉积,主要有硅质页岩、含锰页岩、深水浊积岩及各种碳酸盐岩溶解相的系列沉积等。这对于深入研究燕山裂陷槽发展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套管井剩余油饱和度监测技术是研究剩余油分布最重要的测井方法.针对研究区块中-低孔隙度、中-低渗透率、高矿化度地层水的油藏特点与饱和度监测的现状,对比研究了现有监测技术与仪器装备的性能指标,同时考虑脉冲中子、非弹性散射与地层中元素的相互作用的特性,提出了适用于这种不同油藏地质特点的剩余油饱和度监测系列优化方案.针对某区块编制了整体监测方案,并且对监测资料进行精细处理与解释.多口井实施和应用表明,该方案与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独山中泥盆统独山组宋家桥段的遗迹化石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王约 《贵州地质》1992,9(2):178-183,T001
贵州省独山县中泥盆统独山组宋家桥段中化石比较贫乏,而遗迹化石十分丰富,本文将其遗迹化石分为两个组合,Zoophycos—Scalarituba和Cylindricum—Didymaulichnus遗迹组合,并论述其代表的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7.
对合肥市滨湖新区大量第四纪钻孔作了岩性组合特征描述、粒度分析,对代表性钻孔ZK9A01进行了沉积体系域划分并绘制出滚子河组体系域图,据此探讨了该沉积区早—中更新世以来的沉积环境,并编制湖泊扩展期、凝缩期和萎缩期岩相古地理图。研究表明:滨湖新区早—中更新世为湖相沉积,经历了湖泊扩展—最大湖泛-湖泊萎缩的演化过程,湖泊中心位于滨湖新区东南方向,滨湖新区以东及西南地区为调查早—中更新世含水岩组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18.
正黄松峪国家地质公园处于燕山南麓与华北平原北端的相交地带,总占地面积36.4平方公里。公园以中国北方典型的砂岩峰丛、峰林地貌为主要特色,伴之以距今15亿年左右形成的古火山遗迹、中元古界长城系底砾岩与太古界密云群变质岩不整合接触面、北京乃至华北地区赋存最古老地层的岩溶洞穴。以"一线天"闻名的湖洞水景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北方张家界"的飞龙谷景区、"石林生南国"的石林峡景区、有"天下第一古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北京地区1977年10月10日至1978年5月3日的重力固体潮观测结果。得出北京地区主要潮波的振幅系数δ和相位滞后κ为: δ(O_1)=1.1639±0.0086,κ(O_1)=0.44°±0.42° δ(M_2)=1.1593±0.0027,κ(M_2)=-0.40°±0.13  相似文献   
20.
基于塔里木盆地库鲁克塔格露头区却尔却克山、元宝山和南雅尔当山中—上奥陶统宏观沉积特征分析,结合钻井、地震资料分析,对盆地东北部巨厚的中—上奥陶统碎屑岩沉积物源及其构造背景相关性进行了探讨。中—上奥陶统却尔却克组发育复理石建造,综合重矿物组合、矿物成熟度参数、砂岩主、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阴极发光等提供的物源信息,反映物源区主要为大陆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构造背景。却尔却克组沉积早期物源区主要来自北部古陆,主要为酸性花岗岩类和变质岩类,却尔却克组沉积中后期,除来自北部的物源外,还有来自东南部阿尔金造山带的火山碎屑物质的加入。中—上奥陶统沉积物源分析为塔里木盆地东北部地区中晚奥陶世构造隆升与沉积充填关系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