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3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252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237篇
地球物理   50篇
地质学   505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61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61.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问题研究思考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候变化与水资源问题是各国政府部门、学术界和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焦点,也是西北干旱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之上,指出制约西北干旱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的关键因素和气候变化对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的影响;进而分析西北干旱区气候变化与水资源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最后基于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提出目前亟待解决的研究任务与核心内容,主要包括3个方面:(1)气候变化对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形成、转化及未来趋势的影响;(2)气候变化对西北干旱区水循环过程的影响;(3)气候变化对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2.
2011年12月8~9日,中国科学院干旱区生物地理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为促进学术交流,发挥"基地和窗口"作用,提升科研人员之间的协作和配合,举办了首届学术年会。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所长陈曦、党委书记田长彦出席年会,并与新疆生地所学术委员会委员、老专家共同担任了本次年会的评委。院重点实验室成员70余人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年会由院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元明研究员主持,陈曦所长在简短的开幕式上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院重  相似文献   
963.
《干旱区地理》2012,(3):421
增生型造山带是近20年研究揭示的一种新型的造山带。不同于以巨量的地壳缩短和加厚为特征的经典的陆-陆碰撞型造山带,增生型造山带是在大洋地壳持续俯冲过程中不同性质的地体不断拼贴增生形成,以显著的地壳垂向生长和水平侧向增生为特征。中亚造山带是显生宙以来全球最大的增生型造山带之一,位于西伯利亚克拉通和华北-塔里木克拉通之间的广袤地区。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北部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南部,是中亚增生型造山带的代表  相似文献   
964.
为方便实现在线投稿和专家在线审稿,缩短稿件处理周期,方便作者查询审稿的进度,《干旱区地理》网络投稿系统已经开始投入使用,网址为:http://alg.xjegi.com。(1)直接通过链接地址http://alg.xjegi.com进入《干旱区地理》主页。登录"在线投稿系统",只需要完整填写并提交相关信息,即可随时投稿和时时查询稿件的进度。(2)编辑部的邮箱仍正常使用(aridlg@ms.xjb.ac.cn),凡作者投稿和志家审稿通过采编  相似文献   
965.
《地理科学进展》2012,31(8):986
二、分会场主题 1、世界环发大会20年与中国可持续发展;2、干旱、半干旱区地貌、地表过程与第四纪环境演变;3、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66.
在对内陆干旱区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态环境的近期变化及其成因、生态环境系统与气候系统的关系、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关系等综合分析和评估基础上,提炼气象与生态环境工作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内陆干旱区气象部门拓展生态环境领域的设计原则、基本内容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67.
对内陆干旱区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态环境的近期变化及其成因、生态环境系统与气候系统的关系、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关系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  相似文献   
968.
中国新疆及周边国家和地区是全球性中亚巨型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黑色岩系矿床、斑岩矿床、块状硫化物矿床、陆相火山岩金矿床、与富碱性侵入岩有关矿床和砂岩铜矿等几种重要的典型矿床类型在该成矿域均已有不同程度的发现,特别是近几年来在该成矿域相继发现多个大型和超大型矿床的事实,说明中亚成矿域具有独特的成矿特点和巨大的找矿潜力。笔者通过分析研究中国新疆及周边国家和地区大型或超大型矿床的成矿规律和典型矿床特征,对新疆及相邻地区的大型或超大型矿床的找矿方向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969.
干旱区绿洲的成因类型及演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绿洲是伴随干旱区荒漠环境的形成而形成的。天然绿洲形成与水、土条件关系密切,人工绿洲形成则与水土及矿产资源开发有关。荒漠区绿洲受水、土条件的限制,具有沿河流冲积平原呈带状,在河流出山口呈扇状或点状分布的特点。绿洲分布模式主要有沿河道线状分布、沿河谷阶地层状分布、沿山麓平原片状分布、沿断层或洼地泉水出露地点零星点状分布等4种。基于绿洲形成与水、土关系密切,而地貌及其过程对水、土条件有制约作用的事实,考虑绿洲成因类型及其演变过程,以绿洲“状态成因”为分类原则,选取(1)绿洲的地名;(2)绿洲形成的地貌形态成因类型;(3)天然植被类型与人工绿洲形成结果等为指标,进行绿洲成因类型的划分。各绿洲成因类型的特点不同。在人为与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绿洲类型常发生由天然绿洲→人工绿洲、绿洲→荒漠或荒漠→人工绿洲演变,其演变模式主要有6种。  相似文献   
970.
针对干旱区流域的特点,提出了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量化研究框架,重点内容包括量化准则、指标体系、基础模型和量化方法;提出了基于模拟和发展综合指标测度的可持续水资源管理量化研究方法(M-D方法).该方法采用模糊隶属度描述技术和多准则集成技术,计算发展综合指标测度,以定量表达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程度;采用数学模拟技术,定量描述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生态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定量表达水资源管理带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奠定基础;基于二者的有机结合,在量化准则和其他约束条件下,建立可持续水资源管理量化模型.并把M-D方法应用于新疆博斯腾湖流域,为该流域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