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3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252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237篇
地球物理   50篇
地质学   505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61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81.
新疆典型干盐湖成钾条件对比与指标模型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选取新疆塔里木盆地及准噶尔盆地的2个典型终端干盐湖罗布泊和玛纳斯盐湖,对其成钾条件和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分别从盆地地理纬度、构造位置、盆地规模、所处气候带以及区域水文化学特征、盐类矿物组合特征、钾盐富集特征和品位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罗布泊地区气候干燥指数>150,补给河流的ρ(K)×102/ρ(Cl)比值为3.29∶1~5.08∶1,晶间卤水的ρ(K)×102/ρ(Cl)比值为3.71∶1~6.66∶1,卤水氯化钾品位1.4%,资源量达3.2亿吨。而玛纳斯湖干燥指数为8.63,补给水源的ρ(K)×102/ρ(Cl)为1.5∶1~12∶1,晶间卤水ρ(K)×102/ρ(Cl)为0.1∶1~1.6∶1,卤水氯化钾品位0.33%,资源量为37.23万吨。研究结果表明,罗布泊在气候和物源补给上都比玛纳斯湖具有明显优势,有利于形成大型钾盐矿。2个干旱区典型盆地可观察实验的成钾指标对比分析,对于建立蒸发岩盆地成钾指标模型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2.
张传林  周刚  王洪燕 《地质通报》2010,29(5):779-794
对塔里木和中亚造山带西段二叠纪玄武质岩石地质、年龄、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组成的系统总结表明,二叠纪火成岩在分布面积、岩石类型(以玄武岩占绝对优势)、活动时间(以275Ma左右为峰期)等方面均与世界典型的大火成岩省一致,将其命名为巴楚大火成岩省(Bachu LIP)。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塔里木玄武岩来自长期富集的岩石圈地幔,来源深度为60~80km。塔里木基性岩墙和超镁铁-镁铁杂岩的原始岩浆可能来自软流圈地幔(OIB)部分熔融。中亚造山带西段的玄武岩、基性岩墙和超镁铁-镁铁杂岩主要来自被俯冲带熔体交代的强烈亏损的岩石圈地幔,其中部分地区可能有软流圈物质的加入,如东天山和阿勒泰南缘高Ti系列的玄武质岩石。根据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资料,将巴楚大火成岩省分为2个地幔省(mantle domain),即塔里木省和中亚省。这2个不同地幔省的成矿系列也有显著的差异,塔里木省为钒-钛磁铁矿矿床,而中亚则以铜-镍-(铂族金属)硫化物矿床为主,成矿作用的差异和岩浆地幔源区的差异是完全对应的。综合地质、地球化学和成矿作用,认为巴楚大火成岩省的形成和二叠纪地幔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3.
李静  吴静  韩润生 《地质通报》2010,29(6):945-952
上白垩统马头山组六苴段中亚段(K2ml2)是云南六苴砂岩型铜矿区内含铜层位之一.六苴段中亚段含铜砂岩Mo、Cd、As、Cu等亲硫元素富集.微量元素多富集于浅色砂岩中,向紫色砂岩一侧逐渐亏损,呈现分带特征.铜矿石V/(V+Ni)值大于0.7,反映缺氧环境的特点.稀土元素总量(∑REE)101.71×106~157.55×10-6,稀土元素分配模式为Eu、Ce亏损-轻稀土元素富集型.从铜矿石→浅色矿化砂岩→浅色无矿砂岩,随着铜含量的降低,Mo、Cd、As、Hg平均含量逐渐降低,∑REE与高场强元素Nb、Zr、Hf、Th平均含量逐渐升高.六苴段中亚段砂岩具"矿源层"的特征,铜矿石与围岩具物源一致性,铜矿石在弱碱性、还原条件下由砂岩经水-岩作用形成,与六苴铜矿床(K2ml1)成矿机理相似.小河地段纵向上从北向南,六苴段中亚段中铜矿化的能力逐渐减弱,推测矿化带在走向上向西(紫色砂岩一侧)发生了偏移.  相似文献   
84.
气候变化背景下干旱区植被的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是区域植被恢复和国家自然保护区建设等亟需研究的关键生态环境问题。在建立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潜在植被分类及对Holdridge生命地带模型进行修正和拓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气象模拟数据(1981—2020年),引入植被面积转移矩阵、Kappa系数和平均中心模型等方法,对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气候要素进行分析并实现了潜在植被定量识别和空间分布格局模拟。结果显示:40年间年降水量、年平均生物温度和可能蒸散率总体均呈上升趋势,研究区存在暖干化现象;研究区共出现6种潜在植被类型,在不同年代际均呈地带性分布;温带荒漠植被、温带草本植被和温带森林植被是主要植被类型,共占总覆盖面积约71%;温带森林植被的面积总体增长最快,平均每10年增加1.1%,温带荒漠植被减少最快,平均每10年减少1.3%;相邻年代际间,各类潜在植被的面积转换关系较为稳定,差别在于转换程度;山地森林植被、温带荒漠植被和温带森林植被的平均中心总体偏移距离大于50 km,除温带荒漠植被,其他植被的平均中心总体均往西移。  相似文献   
85.
正《干旱区地理》1978年创刊,是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具体包括:自然地理、全球变化及大气科学、水文与水资源、生物与土壤学研究、环境变化、生态及其生态系统建设、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的应用、动植物生态学与动植物地理学、区域地理与可持续发展、灾害与防治、资源开发与利用、干旱区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和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86.
正《干旱区地理》1978年创刊,是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具体包括:自然地理、全球变化及大气科学、水文与水资源、生物与土壤学研究、环境变化、生态及其生态系统建设、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的应用、动植物生态学与动植物地理学、区域地理与可持续发展、灾  相似文献   
87.
运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中亚热带地区米槠天然林和阿丁枫天然林土壤N2O排放速率进行了1年(2012年1月—2013年1月)原位观测,分析了土壤温度及含水量对土壤N2O排放速率的影响,并探讨土壤无机N含量变化与土壤N2O排放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观测期间,2种天然林均表现为大气N2O排放源,米槠天然林和阿丁枫天然林平均土壤N2O排放速率分别为7.29μg·m-2·h-1、7.41μg·m-2·h-1;米槠天然林和阿丁枫天然林土壤N2O排放速率季节变化明显,最高排放速率均出现在夏季6月,分别为16.51μg·m-2·h-1、18.86μg·m-2·h-1;2个林分N2O排放速率最低值分别出现在2012年1月和2012年9月,分别为3.04μg·m-2·h-1和2.17μg·m-2·h-1。2种天然林土壤N2O排放速率均与土壤温度无显著相关性,与土壤含水量显著正相关(P0.05);2种天然林土壤N2O排放速率与NH4+含量均无显著相关性,米槠天然林和阿丁枫天然土壤N2O排放速率与NO3-含量分别呈显著负相关和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及NO3-含量的变化对中亚热带天然林土壤N2O排放速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8.
原老未 《地图》2014,(1):6-6
中亚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我愿出一袋黄金,但求看一眼希瓦。”被誉为“中亚的明珠”、“太阳之国”的希瓦,位于乌兹别克斯坦阿姆河下游,是一座隐藏在沙漠深处的绿洲城市。有2400多年历史的希瓦是花刺子模王国的重要城市之一。它还曾是丝绸之路上的交易站,以奴隶交易而闻名。  相似文献   
89.
中亚沉积盆地常规油气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中亚区域地质及含油气盆地基本石油地质条件分析基础上,选取滨里海、北乌斯丘尔特、北高加索、曼格什拉克、南里海、阿姆河、阿富汗—塔吉克、费尔干纳、南图尔盖、楚河—萨雷苏和斋桑11个已有油气发现的盆地为资源评价对象。根据各盆地纵向上储盖组合结合平面上构造单元划分及储盖分布情况,将11个含油气盆地共划分为33个成藏组合。基于各盆地勘探程度、资料掌握程度及评价方法适用条件,优选出适合各成藏组合评价方法。运用发现过程法或类比法对各成藏组合待发现可采资源量进行了系统评价,并和USGS(2000)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中亚大区待发现油气资源量大,但分布极不均衡,主要分布于阿姆河、滨里海和南里海三盆地。  相似文献   
90.
How ophiolitic mèlanges can be defined as sutures is controversial with regard to accretionary orogenesis and continental growth.The Chinese Altay,East junggar,Tianshan,and Beishan belts of the southern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CAOB) in Northwest China,offer a special natural laboratory to resolve this puzzle.In the Chinese Altay,the Erqis unit consists of ophiolitic melanges and coherent assemblages,forming a Paleozoic accretionary complex.At least two ophiolitic melanges(Armantai,and Kelameili) in East Junggar,characterized by imbricated ophiolitic melanges,Nb-enriched basalts,adakitic rocks and volcanic rocks,belong to a Devonian-Carboniferous intra-oceanic island arc with some Paleozoic ophiolites,superimposed by Permian arc volcanism.In the Tianshan,ophiolitic melanges like Kanggurtag,North Tianshan,and South Tianshan occur as part of some Paleozoic accretionary complexes related to amalgamation of arc terranes.In the Beishan there are also several ophiolitic melanges,including the Hongshishan,Xingxingxia-Shibangjing,Hongliuhe-Xichangjing,and Liuyuan ophiolitic units.Most ophiolitic melanges in the study area are characterized by ultramafic,mafic and other components,which are juxtaposed,or even emplaced as lenses and knockers in a matrix of some coherent units.The tectonic settings of various components are different,and some adjacent units in the same melange show contrasting different tectonic settings.The formation ages of these various components are in a wide spectrum,varying from Neoproterozoic to Permian.Therefore we cannot assume that these ophiolitic melanges always form in linear sutures as a result of the closure of specific oceans.Often the ophiolitic components formed either as the substrate of intra-oceanic arcs,or were accreted as lenses or knockers in subduction-accretion complexes.Using published age and paleogeographic constraints,we propose the presence of (1) a major early Paleozoic tectonic boundary that separates the Chinese Altay-East Junggar multiple subduction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