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65篇 |
免费 | 931篇 |
国内免费 | 86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7篇 |
大气科学 | 982篇 |
地球物理 | 344篇 |
地质学 | 907篇 |
海洋学 | 1539篇 |
天文学 | 6篇 |
综合类 | 178篇 |
自然地理 | 14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75篇 |
2023年 | 101篇 |
2022年 | 136篇 |
2021年 | 130篇 |
2020年 | 120篇 |
2019年 | 132篇 |
2018年 | 92篇 |
2017年 | 99篇 |
2016年 | 105篇 |
2015年 | 100篇 |
2014年 | 239篇 |
2013年 | 160篇 |
2012年 | 182篇 |
2011年 | 174篇 |
2010年 | 157篇 |
2009年 | 177篇 |
2008年 | 163篇 |
2007年 | 180篇 |
2006年 | 153篇 |
2005年 | 161篇 |
2004年 | 103篇 |
2003年 | 89篇 |
2002年 | 91篇 |
2001年 | 92篇 |
2000年 | 61篇 |
1999年 | 88篇 |
1998年 | 80篇 |
1997年 | 90篇 |
1996年 | 81篇 |
1995年 | 93篇 |
1994年 | 85篇 |
1993年 | 68篇 |
1992年 | 65篇 |
1991年 | 75篇 |
1990年 | 64篇 |
1989年 | 42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5篇 |
1980年 | 3篇 |
1955年 | 2篇 |
1954年 | 3篇 |
1949年 | 2篇 |
1947年 | 4篇 |
1943年 | 3篇 |
1937年 | 1篇 |
1936年 | 3篇 |
193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古近纪构造事件及与其有关的进化性全球变冷导致海洋中环流体系的重建。例如,在太平洋赤道区出现了具有高生物生产率的地区。在新近纪,当深部水(赤道上升流)的上升特别强烈时,生物质沉积物的堆积速度显著增加。由于这个地区具有在海洋演化中重要时期最重要的海洋学和气候学事件记录的古近纪沉积作用,出现了雪崩式巨厚层的新近纪沉积物。由于这个原因,它们的成分和结构至今仍研究很差。 相似文献
992.
中西太平洋鲣渔场与温盐垂直结构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某公司2009-2011年在中西太平洋海域鲣鱼围网生产数据和CATSAT系统渔场环境数据,采用K-S检验筛选出与渔获关系密切的环境变量,然后采用均值比较确定适宜的渔获环境范围。K-S检验认为,渔获量与0m、20m、30m、50m、75m、125m、150m、200m、250m、300m水温、温跃层深度、200m盐度等环境变量关系密切。选择中心渔场的适合环境因子及其范围为:0m水温29.9~31℃、20m水温30.1~31.4℃、30m水温30.3~31.3℃、50m水温30.1~31.7℃、75m水温29.8~31.7℃、150m水温22.8~27.1℃、200m水温15.3~21.8℃、250m水温12.5~15.4℃、300m水温9.6~11.7℃、温跃层深度71~140m、200盐度34.71~35.40。研究结果不仅可用于改进渔情预报工作,而且可直接用于指导渔业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993.
冬季北太平洋西部上层海洋的热量输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用海气界面净热量收支和1950-1979年表层水温资料,计算了冬季北太平洋西部上层海洋热通量散度场,指出冬季北太平洋西部黑潮将大量低纬暖水输送到中高纬度海域,在30-35°N最大;亲潮将极地冷水沿千岛群岛向南输送,在45-50°N最大;两者在40°N附近相遇,混合减弱后沿纬向东传。同时用EOF分析方法对热通量散度距平场分型,前3个主要型分别为:黑潮亲潮偶合型、北太平洋海流型和冷平流优势型。最后还揭示了第一主要型与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之间有意义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94.
一、广西与东盟矿业合作现状
广西地处我国的南疆,与东盟一衣带水,是中国通向东盟各国的重要桥头堡。东盟十国地质构造上处于环太平洋构造域和特堤斯构造域两大巨型构造域交汇地带,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煤、铁、铜、铝、锡、铬、铅锌及钾盐、油气等金属、非金属矿产在亚洲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95.
藏东南泥石流沟纵剖面演化的最小功模式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西藏东南地区的泥石流可分为雨水、冰雪融水和冰湖溃决等3种成因类型,其沟谷纵剖面演化均遵循最小功原理,即通过调整坡降使流速增大,表现为单位流体的全程流速平均值ū与纵剖面形态指数N正相关:ū∝f(N),对雨水型泥石流沟,流速函数f(N)={1/3-2/[(N+1)(N+2)(N+3)]}1/2;对融水型泥石流沟,f(N)={2/3-2/[(N+1)(N+3)]}1/2;对溃决型泥石流沟,f(N)=[NP(N+1)]2/3。在泥石流沟谷演化进程中,与ū值由小变大相应,N值由小变大,沟谷纵剖面从上凸抛物线形变为下凹抛物线形,泥石流沟谷地貌演化阶段按泥石流孕育阶段、发展阶段、旺盛阶段、衰减阶段的顺序演替。以藏东南典型泥石流沟作为实例,检验了上述沟谷地貌演化的模式与规律。 相似文献
996.
采自中太平洋海山富钴结壳主要由水羟锰矿组成,在XRD衍射图谱上,该矿物缺少(001)和(002)底面衍射,其原因是水羟锰矿包含了两种对称型的八面体层,即三斜对称和六方对称的八面体层,它们沿c轴方向无序排列。部分样品中的水羟锰矿在低角度区具有d>2.0nm的超结构衍射峰,它在实质上反映了矿物结构层的长程有序性,即两种层片的排列具有某种周期性或规律性。部分样品原先没有,但在加热后出现超结构衍射峰,可能是因为样品在空气中加热,使三斜层片中的Mn(III)被氧化成Mn(IV),从而转变为六方层片,继而改变了水羟锰矿的有序性。富钴结壳中水羟锰矿的超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矿物形成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997.
998.
对东太平洋CC区中西部33站表层沉积物进行了稀土元素(REE,包括Y)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REE在沸石粘土中最富集,在硅质沉积物中含量明显偏低;所有沉积物样品中REE都存在Ce负异常和Eu正异常的轻稀土(LREE)亏损特征,表现为典型受到海水来源物质影响的REE配分模式;硅质粘土中Ce亏损程度、Eu正异常和REE富集程度都比硅质软泥更明显。与东区相比,西区沉积物中LREE、HREE(重稀土和钇元素)和∑REE(稀土元素总量)普遍偏高,LREE与HREE分异更明显,HREE相对更富集,LREE和Ce亏损更显著。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中REE主要来自海洋自生物质,同时受到陆源物质、海底火山物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9.
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是热带太平洋海气作用最强的年际信号,其变化会引起全球气候异常,对东亚季风具有重要影响。2000年后中部型ElNi?o频繁发生,掀起了ENSO多样性研究热潮; El Ni?o的复杂性也对ENSO理论研究和预测提出了新的挑战。为进一步理解并深入研究ENSO物理机制,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对两类ENSO的最新认识;特别对副热带太平洋通过海气界面"大气桥"和太平洋副热带-热带经向环流圈的内部经向翻转环流这一"海洋通道"与热带太平洋建立联系的相关成果进行了阐述,并对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00.
刘成彦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1(9):9-18
本文初步评估基于MOM4海洋环流模式建立的较高分辨率(0.25(°)×0.25(°))太平洋区域环流模式的模拟能力。研究表明,模式较好的再现了气候态的海表面温度、盐度、流、海表高度、等密面位涡模态、混合层深度等水平分布场;同时也较为准确地模拟了黑潮流轴的流量,温盐流结构等。相对于低分辨率模式,具有高分辨率的模式能有效地控制黑潮的流幅,以及黑潮离岸的位置,并且对模态水的模拟也比较清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