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03篇 |
免费 | 95篇 |
国内免费 | 10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7篇 |
大气科学 | 176篇 |
地球物理 | 125篇 |
地质学 | 269篇 |
海洋学 | 13篇 |
天文学 | 5篇 |
综合类 | 70篇 |
自然地理 | 22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23篇 |
2021年 | 36篇 |
2020年 | 28篇 |
2019年 | 47篇 |
2018年 | 20篇 |
2017年 | 18篇 |
2016年 | 21篇 |
2015年 | 22篇 |
2014年 | 50篇 |
2013年 | 43篇 |
2012年 | 62篇 |
2011年 | 83篇 |
2010年 | 51篇 |
2009年 | 56篇 |
2008年 | 46篇 |
2007年 | 31篇 |
2006年 | 31篇 |
2005年 | 42篇 |
2004年 | 39篇 |
2003年 | 22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Northeast China is a unique place to study intra-plate volcanism.We analyzed P-wave receiver function data recorded by 111 permanent broadband seismic stations in Northeast China.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rustal thickness varies from 27.9 km beneath the eastern flank of the Songliao Basin to 40.7 km beneath the Great Xing'an Range region.The large depth variations of the Moho can be largely but not completely explained by surface topography.The residual Moho depth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Airy's isostasy mo... 相似文献
172.
水汽是形成云和降水的物质基础,与全球水分循环和能量平衡密切相关,对天气和气候具有重要影响。基于NCEP/NCAR月值再分析资料,综合分析我国东北地区上空不同高度层位比湿的气候学特征和长期趋势变化,同时分析了整层积分水汽通量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空中水汽集中分布于500 hPa以下,1979年至20世纪末低层比湿呈增加趋势,2000年后转为缓慢下降,但2012年以来波动回升。此外,东北地区比湿及水汽通量季节差异明显,夏季水汽含量最多,冬季最少,秋季多于春季;东北地区水汽含量最大值出现于7月,最低值出现在每年12月至次年1月。水汽来源受东亚季风系统影响明显,夏季水汽源地主要为南海,渤海和黄海对东北地区夏季水汽也有一定贡献;其他季节水汽主要来源于西风带输送。 相似文献
173.
174.
<正>1过去三年的工作情况2008年以来,在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大干苦干,全面完成了各年确定的工作任务.领导班子团结,职工队伍稳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在地质调查、人才培养、职工生活和为地方服务等各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三年来,领导班子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176.
东北地区上地幔顶部深度及其深部构造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100万布格重力异常图,进行了东北地区上地幔顶部深度及其深部构造特征的研究.依据东北地学大断面深地震测深剖面的成果资料,参考本区及其邻区有关物探成果,结合东北地区复杂的地质构造背景,在东经115°~133°,北纬36°~50°范围内,切割了71条重力计算剖面,取得了10185个重力值。采用多边形线性积分与sinx/x计算方法,求得了东北地区上地幔顶部深度及其深部构造分布特征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77.
中国东北地区城市地理基本框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从东北地区城市地理框架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出发,对东北地区城市体系框架、中心城市和大都市区、城市群和城市组群等城市地理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城市地理框架的形成演变过程分为三个时期,即古代城镇形成时期-近代城市形成时期-现代城镇体系形成发展时期。将城市体系结构框架归纳为:自上而下先快后缓的城市化进程,“弱金字塔”型的等级规模结构,沿铁路分布的“T”型空间结构,由“单一”向“新型”发展的城市职能结构。东北地区以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为中心城市的“四城市时代”已经到来,三省GDP向四城市高度集中,并且依托四市正在形成发展为“大哈尔滨”、“大长春”、“沈阳经济区”和“大大连”四个大都市区。作为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东北地区的城市群和城市组群也发育得相对完备而密集,已初步形成“三圈”的基本格局,即辽中南城市群以及吉中、哈大齐等2个大型城市组群。 相似文献
178.
构建包括产业结构、投资消费结构、金融结构、区域经济结构和国际收支结构在内的经济结构失衡测度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和ArcGIS 空间分析法对2003~2015年东北地区经济结构失衡水平、空间格局及集聚模式进行探究,并构建空间计量模型考察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 东北地区经济结构普遍处于失衡状态,但失衡水平在不断降低。② 经济结构失衡水平高值区被低值区包围,在空间上形成典型中心-外围分布模式。③ SDM模型估计结果表明,经济结构失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阶段性,2003~2008年,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并表现出负空间溢出效应,而2009~2015年对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出现“失衡并增长”。 相似文献
179.
土壤有机碳储库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单元, 明确土壤有机碳储库的时空分布及其与气候的关系是有效发挥土壤碳封存作用的前提。本研究以东北地区半湿润-半干旱气候梯度带22个全新世实测土壤剖面为对象, 在AMS14C、OSL年代约束下, 以千年窗口碳密度为框架建立区域全新世土壤有机碳密度的时空分布模式, 从剖面序列和区域尺度分析全新世气候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密度时空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 东北地区土壤有机碳密度自全新世以来明显增加, 12~9ka、9~6ka、6~3ka和3~0ka时段累积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别为2.21kg/m2、4.28kg/m2、6.92kg/m2和9.83kg/m2; 在空间上, 全新世土壤有机碳密度整体上自西南向东北呈增加趋势, 东北部高值区为35~50kg/m2, 西部低值区为4~9kg/m2。无论在空间分布还是时间分布上, 东北地区全新世土壤有机碳密度均受气候要素(尤其湿度)控制。这表明, 全新世生物生产力较为稳定, 当气候偏冷湿时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 这也意味着未来气候变暖不利于区域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封存。
相似文献180.
利用1960—2017年4—5月东北地区109个代表站点逐日降水量资料,NCEP/NCAR-I月平均再分析资料(位势高度场、风场等数据),以及NOAA重构的月平均海温资料,分析了东北地区春季透雨出现典型早、晚年的环流特征及与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1)典型透雨偏早年的日期集中在4月中下旬,偏晚年的日期集中在5月中下旬....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