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8篇
  免费   171篇
  国内免费   125篇
测绘学   223篇
大气科学   143篇
地球物理   161篇
地质学   231篇
海洋学   37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62篇
自然地理   8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利用场模型拓扑表达GIS中的地理目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阐述为了实现在GIS中描述自然界里带有模糊不确定性的地理目标,扩充GIS的模糊查询功能,首先基于集合论思想探讨了确定性地理目标的代数解析表达与其拓扑表达,指出了确定性点、线、面之间拓扑表达的构成机理;然后,基于场模型建立了模糊地理目标的空间表达,分析了模糊地理目标的位置不确定性,进而建立了模糊地理目标的拓扑表达模型,即点集拓扑内部、边界和外部。分析表明,公认的Egenhofer模型是该文模型在地理目标不带有误差或不确定性情况下的特例。最后,与Clementini(1996)提出的模型做了比较分析,表明了该文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污染地下水治理过程不确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汉周 《水文》2003,23(4):8-12
污染含水层系统中地下水质的恢复之所以往往收效不大,在于地下水去除污染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文中把之分为两类:一类具有客观不确定性;另一类则具有主观不确定性。前一类中包括:(1)污染含水层介质的非均一性;(2)污染物的非平衡吸附作用;(3)污染物吸附分配系数的非均一性;(4)部分有机污染物的非水溶性;(5)PAT方案中非完整井以及水流的影响等。后一类则包括数值模拟中模型的概化以及参数的取值等。最后,概述了研究此类问题较为有效的方法,即应包括问题的定义、不确定性分析以及风险(或失效)评估等。  相似文献   
13.
王亚 《测绘科学》2003,28(3):46-48,51
阐述了GIS网络分析中不确定性选址问题的基本模型及特性。从问题的定义可知其为NP完备类问题。推导了最优解在紧条件的下界算法,并结合广义Powell算法及遗传算法,提出了不确定性选址问题的混合遗传算法,实验证明,在最优解的品质和收敛速度上都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同时,实验的结果从另一个角度证明,如果兼顾收敛速度和解的品质这两个指标,单纯的遗传算法未必比其他搜索算法更优越,采用一些局部搜索性能较好的算法结合遗传算法,可以从两方面改善求解效果。  相似文献   
14.
华南中尺度暴雨数值预报的不确定性与集合预报试验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陈静  薛纪善  颜宏 《气象学报》2003,61(4):432-446
利用非静力MM5模式,分析了不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华南暖区暴雨数值预报的不确定性影响,进行了中尺度暴雨模式扰动集合预报试验。不同对流参数化方案的对流凝结加热引起不同的局地温度扰动,通过大气内部的热力动力过程,导致垂直速度的差异,进而影响网格尺度和次网格尺度降水时间、地点和强度。后续降水再通过凝结潜热释放形成新的扰动源。不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还可引起扰动源能量传播方式不同,最终使模拟大气的动力和热力结构有差异。针对物理过程的不确定性,使用两种模式扰动方法构造集合预报扰动模式,第一种方法是随机组合不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和边界层方案,第二种方法是扰动Grell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中主要参数振幅。集合预报结果表明,第一种方法的集合预报效果优于第二种方法,仅扰动参数振幅值似乎还不足以反映华南暴雨预报的不确定性。单一的确定性预报在暴雨落区和强度方面的可信度不稳定,集合产品能给华南暴雨过程提供更有用价值的指导预报,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地表通量的计算问题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简略地评述了地表通量(动车,感热和潜热通量)计算的用途,方法,某些结果以及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对于未来的工作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水文水资源中不确定性分析与计算的耦合途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丁晶  邓育仁 《水文》1996,(1):19-21
指出随机性,模糊性和灰色性往往共存于所研究的对象和问题之中,在不确定性分析和计算时不宜孤立地采取单一的方法,应将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即采用耦合的途径,介绍了现有的各种耦合方式,提出了一种新的耦合思想。  相似文献   
18.
基于受限汉语的GIS路径重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刘瑜  高勇  林报嘉  邬伦 《遥感学报》2004,8(4):323-330
主要研究基于自然语言 (汉语 )的GIS路径重建问题 ,通过分析带有路径表述信息的汉语文本 ,建立了汉语的NLRP句法模型 ,它是由带有空间语义的动作以及作为动作对象的地理要素构成的集合。考虑到自然语言理解实现的需求 ,论文基于NLRP句法模型定义了受限汉语的NLRP文法 ,在此基础上 ,描述了路径重建算法PRA ,并探讨了算法实现中由于空间认知原因带来的不确定性问题以及其解决方案。最后 ,基于该算法进行了相关实例研究 ,从而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贝叶斯模型的中国未来气温变化预估及不确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第5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中35个全球气候模式历史模拟与RCP4.5预估结果,通过贝叶斯模型平均(Bayesian Model Averaging,BMA)对中国气温进行多模式集合研究,给出了中国未来气温变化预估及其不确定性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中国21世纪冬夏将持续升温,且升温具有冬季高于夏季,北方高于南方的特点。初期(2016—2035年)北方有很大可能(80%)升温超过0.7℃,南方升温相同幅度的概率则超过50%;中期(2046—2065年)北方和南方升温超过1.5℃的概率分别为80%和50%;末期(2081—2100年),北方(南方)有80%(50%)的可能的升温超过2℃。气温预估的不确定性研究发现,无论冬夏,21世纪不同时期升温相对较弱的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南侧和中国东南地区为不确定性低值区,基本低于0.6℃,对应可信度较高,如21世纪初期信噪比超过4;而不确定性的高值区则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东北平原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侧等升温相对较大的地区,普遍高于1℃,对应可信度较低,如初期信噪比低于2.5。此外,基于信噪比对比发现除青藏高原东部外,其他区域夏季预估的可信度均高于冬季,21世纪末期高于初期,且空间分布特征一致。  相似文献   
20.
目前, 国内普遍使用的“简单加和”或“概率加权加和”方法计算的区带或三(四)级圈闭资源量很大程度上与实际地质情况并不吻合.在PetroV开发过程中,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可充分考虑不同地质条件约束的油气资源量计算方法——以不确定性体积法的随机蒙氏模拟为基础, 对最新地质上识别出的、不可切分的含油气聚集单元, 进行符合不同地质模型约束的取样、组合; 在明确了哪些单元才应该同时出现的基础上, 将其他不同地质条件约束有机融合到模拟过程中, 客观描述各个计算单元体积模型的不确定性.从实例计算结果分析可以看出, “概率组合加和”可获取更加符合当前地质模型的不确定性油气资源量计算结果, 显著提升勘探部署项目优选排队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