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3篇
  免费   966篇
  国内免费   1610篇
测绘学   524篇
大气科学   1189篇
地球物理   624篇
地质学   3150篇
海洋学   539篇
天文学   63篇
综合类   619篇
自然地理   491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199篇
  2021年   201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198篇
  2018年   175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177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350篇
  2013年   287篇
  2012年   358篇
  2011年   357篇
  2010年   331篇
  2009年   339篇
  2008年   367篇
  2007年   320篇
  2006年   300篇
  2005年   254篇
  2004年   247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96篇
  2001年   180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133篇
  1997年   141篇
  1996年   139篇
  1995年   113篇
  1994年   124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6篇
  1965年   5篇
  1948年   6篇
  1947年   5篇
  1946年   10篇
  1945年   4篇
  1943年   4篇
  1942年   6篇
  194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在冲断构造分析过程中 ,常常把塑性岩体仅仅作为滑脱层看待 ,忽略了一些地区塑性变形与冲断构造变形的复合作用。根据露头、钻井、地震等资料 ,应用平衡剖面等技术对库车坳陷西部的构造变形进行了恢复分析 ,发现库车坳陷西部的下第三系盐、膏、泥等塑性体受重力和构造应力联合作用发生了复杂的变形。以往单纯用冲断构造模式分析其成因机制 ,没能科学地反映中生界与新生界之间的变形缩短量的差异 ,通过塑性体的底辟变形和滑脱变形依存关系的剖析 ,能够恢复库车坳陷西部构造演化过程 ,进而为油气勘探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2.
白云鄂博群中两个重要不整合界面特征及区域对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云鄂博群尖山组顶部的钙质风化壳和比鲁特组顶部的铁质风化壳分别代表长城系与蓟县系及蓟县系与青白口系的分界,并具较大区域上的一致性和可对比性。不整合界面的重新厘定,必然导致白云鄂博群的解体或改为白云鄂博超群。  相似文献   
103.
中朝地台东北缘地区的地震层析成像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中朝地台东北缘地区 (东经 1 1 7°0 0′— 1 2 6°0 0′ ,北纬 36°0 0′— 44°0 0′) 1 980— 1 997年的 380 0 0余条P波走时数据 ,利用正交投影法重建了该区地壳和上地幔的三维速度结构 .通过分析及同人工地震测深剖面的详细对比 ,证明了成像结果的可靠性 .结果表明 :中朝地台东北缘地区地壳上地幔介质存在显著的横向不均匀性 ,直至 1 2 0km深度处依然明显 ;地壳上部的速度图像清楚地反映了不同岩石单元的分布与该区不同性质的基岩分布基本吻合 ;从上、中地壳的速度图像中发现了研究区存在海城、朝阳、义县、丹东南、唐山等几个低速异常区(即速度逆反层区 ) ,其中海城、唐山、朝阳等地区的壳内低速层已由深地震测深资料所证实 ;研究区陆地发生的几次强震均发生于壳内低速层上方的高速脆性介质内 ,而渤海发生的强震 ,此现象不明显 ,但都发生于横向介质速度显著突变的位置 ;在地壳不同深度上发现了普兰店至山海关横跨渤海的北西向低速异常带 ;地震层析二维速度图像与深地震测深资料的对比表明 ,研究区利用地震层析成像技术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获得与人工地震测深相似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4.
电离层水平不均匀性对无线电掩星资料反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离层水平不均匀结构是引起掩星资料反演的主要误差源.本文模拟不均匀结构对无线电掩星资料反演的影响.首先利用3-D全球射线追踪技术进行了模拟.结果指出:电离层电子密度20%的变化可能引起GPS的时延增加约12m.其次,将90%的掩星时延对应的路径长度,定义为电离层掩星测量的水平分辨率,其值为1200-2000 km.最后,计算了不同纬度电离层当地正午、子夜和日出时的电离层水平不对称指数.它表明:低纬夏季日出时,不对称指数达-78%,反演结果可能有较大误差.  相似文献   
105.
基于极限平衡理论,采用以简化毕肖普法为主,费伦纽斯法作为参照的分析方法,对姑山铁矿采矿场东帮及青山河河堤防渗加固后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评价,根据不同的爆破震动大小,得出背水面和迎水面多个安全系数值,取得了较为可靠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06.
针对因地基条件复杂或处理不当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而造成的建筑物倾斜,提出了注浆、抽水、掏土法,对建筑物进行纠偏加固处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7.
总结不对称抽道集共反射面元叠加方法的工作经验,提出自由观测面自由反射界面不对称抽道集共反射面元叠加方法的处理思路和计算方法。在自由观测面的条件下,反射界面可分为简单倾斜平面、规则曲面和自由反射界面三种情况,针对不同情况讨论共反射面元的叠加方法。综合一般情况下的共反射面元叠加方法,提出了“鳞片法”的处理思路。  相似文献   
108.
帕米尔—西昆仑前陆褶皱带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南缘 ,处于帕米尔—西昆仑、天山、塔里木盆地的交接地带 ,是新生代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碰撞的结果 ,该地区为晚新生代陆内构造变形最强烈的地区之一。由于缺少地震测线、钻井、测井等深部资料 ,对于帕米尔—西昆仑前陆褶皱带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地表变形 ,对其深层构造变形研究得较少。2 0 0 0年以来 ,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在帕米尔—西昆仑山北麓的乌泊尔、苏盖特、甫沙地区采集和重新处理了大批二维地震测线。笔者在上述地区分别选择品质较好的地震测线 ,综合深层和地表资料 ,建立 3条横穿帕米尔—西昆…  相似文献   
109.
邓晓红 《地质与勘探》2003,39(Z1):130-134
通过对二维正演计算存在和没有浅部不均匀体时的二极、三极、偶极-偶极、温纳和对称四极等装置高密度电阻率法视电阻率拟断面的分析,总结了不同测量装置下浅部不均匀体导致视电阻率拟断面畸变的一些规律,认为在资料解释前应剔除浅部不均匀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0.
准噶尔盆地陆梁隆起不整合面与油气运聚关系   总被引:33,自引:4,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准噶尔盆地陆梁隆起不整合面十分发育,且与油气运聚关系非常密切:二叠系、三叠系底不整合面是该区侏罗纪末成藏的主控因素,侏罗系底不整合面是深部油气进入该系的有利通道,而白垩系底不整合面又是油气顺利从侏罗系进入白垩系的必要条件。研究区的不整合面有褶皱、断褶、超覆、削截、平行5种类型,各种类型的不整合面对研究区油气运聚作用也有着差异,其中断褶不整合面对油气的垂向运移与聚集作用最大,是研究区最为典型的油气成藏方式。不整合面的分布具有差异性、继承性、迁移性,三性对油气的演化和分配有着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