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8篇
  免费   377篇
  国内免费   225篇
测绘学   676篇
大气科学   277篇
地球物理   154篇
地质学   598篇
海洋学   109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11篇
自然地理   201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Topographic feature points and lines are the framework of topography, and their spatial distance relationship is an breakthrough in the study of topographical geometry, internal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level. Proximity distance (PD) is an indicator to describe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gully source point (GSP) and the watershed boundary. In the upstream catchment area, PDs can be expressed by the streamline proximity distance (SPD), as well as by the horizontal proximity distance (HPD) and the vertical proximity distance (VPD) in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mensions, respectively. The series of indicators (e.g., SPD, HPD and VPD) are important for quantifying the geomorphological development process of a loess basin because of the headward erosion of loess gullies. In this study, the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ata with 5 m resolution and a digital topographic analysis method are used for the statistical analyses of the SPD, VPD and HPD in 50 sample areas of 6 geomorphic types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northern Shaanxi.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re also analysed. Results show that: 1) Central tendencies for the HPDs and the VPDs for the whole study area and the six typical loess landforms are evident. 2) Spatial patterns of the HPDs and the VPDs exhibit evident trends and zonal distributions over the whole study area. 3) The HPDs have a strong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gully density (GD) and hypsometric integral. The VPDs also correlates with GD to an extent. Vegetation cover, mean annual precipitation and loess thickness have stronger effects on the VPD than on the HPD.  相似文献   
12.
中高山地区作业的航空地球物理勘探飞行器需要有高原适航性.通过对比空中国王350ER在起降条件、最大升限、最大续航能力及高原机动能力等特点,提出了在中高山地区的低高度、大比例尺的航空地球物理勘探飞行器的选型原则及飞行方法.通过甘肃某测区的实际测量飞行验证了该原则和方法的可行性.分析结果显示,AS350B3型直升机在中高山地区作业时表现出的实际飞行性能满足在该类型区域低高度、大比例尺的航空地球物理勘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浙江省区域自动站加密资料、常规观测资料、NCEP/NCAR 1°×1°和0.25°×0.25°再分析资料以及卫星TBB (Black Body Temperature)资料,研究2019年第17号台风\"塔巴\"影响期间,浙江沿海风场分布的特点及其成因,以寻找台风影响时浙江沿海风场预报的着眼点。此次台风大风具有影响时间早、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和大风强度强的特点。台风环流与浙江沿海地面弱冷空气之间形成一定气压梯度的堆积,以及后续随着台风环流的发展加强,两者之间气压梯度进一步增大,是导致此次台风大风提早出现的原因之一。垂直环流有利于水平的动量输送和高层动量下传,导致此次台风大风范围大、强度强。冷空气在这次台风大风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台风外围环流与冷空气距离拉近,部分干冷空气侵入台风环流,冷、暖气团之间θse等值线密集,环流附近风速增强。由于干冷空气的继续侵入,冷、暖空气相互作用累积并释放斜压能。同时台风低层的暖心结构被冷空气占据,高层暖心结构上抬,形成上暖下冷的中心结构,导致台风开始变性减弱。地形的辐合、阻挡和摩擦作用对风场的再分布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刘昭平  吴建章 《福建地质》1996,15(4):177-189
本根据闽浙沿海火山岩地区银矿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的研究及近年来的矿产勘查,成矿预测和专科研成果,综合论述了闽浙沿海火山岩地区银矿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床类型和矿床特征,分析和总结了银矿的成矿规律和成矿作用,建立了区域成矿模式和成矿系列,同时指出,火山热液充填充代型银矿是本区最重要、也是最普遍的成因类型,并阐明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电镜扫描方法 (SEM)对比分析了南极乔治王岛无冰区海滩沉积、冰碛物以及阿德雷岛湖泊沉积等典型沉积环境中的石英砂表面结构特征 ,得出了乔治王岛各典型沉积环境中石英砂表面结构特征的颗粒频率曲线。结果表明 :不同沉积环境下的石英砂颗粒表面结构特征具有相似性 ,这主要和南极地区广泛发育的冰川作用有关 ,同时 ,它们也有各自典型的特征组合 ,这些典型特征组合的不同反映了石英砂后期的搬运历史和沉积环境的差异。本文还依据石英砂表面特征的颗粒出现频率 ,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内三级海岸阶地上的沉积物和一个未知成因的样品进行了沉积环境的判别分析 ,结果证明石英砂微形貌特征可以作为南极地区沉积环境识别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技术对纹理特征进行线性组合,得到新的纹理特征来进行分类。实验表明,组合后的纹理特征不但提高了纹理分类的性能,而且具有一定的数据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7.
针对纹理图像具有结构性和随机性的特点,提出一种新的统一的纹理描述方法。该方法基于Wold分解,在图像为均匀同质随机场的条件下,将纹理图像分解为结构性成份和随机性成份,用少量参数对纹理特征进行描述,为纹理图像的分割、检索、压缩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纹理模型。  相似文献   
18.
台风"杜鹃"影响期间福建大风天气的特点及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凌士兵  高珊  刘铭 《台湾海峡》2005,24(1):15-21
台风“杜鹃”影响期间,福建大风天气出现的比较早,而且范围比较大.本文通过对天气尺度的环境场、具有代表性的单站资料的对比分析,寻求大风出现的原因.还深入利用MM5模式对台风的气压场、风场、流场等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台湾地形倒槽的形成对此次大风天气出现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从流场分型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台湾地形倒槽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9.
地形坡度对多金属结核分布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选取我国东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开辟区内的一个区域作为研究区,利用人工神经网络中应用最为广泛的BP网络,建立控制多金属结核分布的地质因素与多金属结核分布之间的映射关系,探讨地形坡度对多金属结核分布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在经度、纬度、水深、坡度四个因素中,坡度对结核分布影响程度最大;多金属结核主要分布于坡度小于5°的地方;当坡度小于5°时,丰度与地形坡度呈正相关,品位与地形坡度呈负相关,丰度与品位呈负相关;品位与坡度似呈指数关系,坡度增大,品位降低.  相似文献   
20.
高分六号卫星具有覆盖广、多种分辨率、波段多的优势,能为遥感解译提供更丰富的信息。为探究高分六号卫星新增波段在森林树种识别上的应用,本文以覆盖根河市阿龙山林业局的一期高分六号宽幅影像为数据源,基于特征优化空间算法(Feature Space Optimization,FSO)和最大似然分类法,分别利用高分六号的前4个波段和所有波段(8波段)的光谱、纹理等特征进行了森林树种分类,并逐一添加新增波段特征确定了各波段的贡献率排名。结果表明:在加入了优选出的均匀性纹理、均值纹理和角二阶矩纹理3种纹理特征后,前4波段和8波段的分类精度比只基于光谱特征时的精度分别高出13.23%和24.63%;利用8波段信息比只利用前4波段在基于光谱特征上的精度高11.88%,在基于光谱+纹理特征上则高23.24%;基于8波段光谱+纹理特征的树种分类精度最高,达到68.74%,新增4波段的贡献率排名为B6>B5>B8>B7,说明新增红边波段对于本次树种分类试验的贡献率最高,能为北方树种识别提供有效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