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440篇 |
免费 | 1949篇 |
国内免费 | 96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331篇 |
大气科学 | 1505篇 |
地球物理 | 1077篇 |
地质学 | 2707篇 |
海洋学 | 725篇 |
天文学 | 47篇 |
综合类 | 611篇 |
自然地理 | 134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2篇 |
2024年 | 180篇 |
2023年 | 208篇 |
2022年 | 287篇 |
2021年 | 393篇 |
2020年 | 380篇 |
2019年 | 450篇 |
2018年 | 265篇 |
2017年 | 374篇 |
2016年 | 373篇 |
2015年 | 399篇 |
2014年 | 447篇 |
2013年 | 487篇 |
2012年 | 495篇 |
2011年 | 473篇 |
2010年 | 402篇 |
2009年 | 425篇 |
2008年 | 400篇 |
2007年 | 430篇 |
2006年 | 376篇 |
2005年 | 319篇 |
2004年 | 284篇 |
2003年 | 267篇 |
2002年 | 197篇 |
2001年 | 183篇 |
2000年 | 151篇 |
1999年 | 126篇 |
1998年 | 102篇 |
1997年 | 92篇 |
1996年 | 80篇 |
1995年 | 65篇 |
1994年 | 60篇 |
1993年 | 41篇 |
1992年 | 33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20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78年 | 2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2010年中国西南旱情的时空特征分析——基于MODIS数据归一化干旱指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干旱灾害频繁发生,对区域内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为了快速准确地获取大面积地表土壤水分信息用以评估地表受旱程度,本文以2010年年初中国西南大旱为例,运用MODIS可见光-红外波段数据以及像元可信度综合生成了归一化干旱指数(NDDI).同时,结合研究区内地面气象站点实测的土壤湿度数据验证了NDDI对地表土壤湿度的敏感度.结果表明:相比于植被状态指数(VCI)干旱监测模型,NDDI能更加灵敏地对浅层地表干湿变化做出迅速响应.最后,本文利用NDDI分析了2010年年初中国西南大旱旱情发展的时空演变过程,宏观上重现了此次旱情的发展历程,并使用该指数统计了不同时间节点、不同干旱等级下的贵州省土地受旱面积.结果显示:2010年1月- 2010年4月为贵州省旱情最为严重的4个月,平均受旱面积达103 352km2,最大受旱面积达132 257km2,占贵州省总面积的75%以上.同时,旱情等级为重旱的土地面积最大达到88 246km2,占贵州全境土地面积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43.
结合工程实践,对单基站CORS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测量精度进行分析,并用其解决平面控制网中野外作业数据采集是否满足精度要求的问题,在项目中使用单基站CORS系统下的数据结果与四等城市坐标系GPS控制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精度统计表明,单基站CORS系统下进行平面点位的测量能够为中小城市测绘工程提供足够精度的实时定位服务,并且可以将其推广到其他同等精度要求的工程项目中,为今后的工程作业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44.
移动Agent 在集群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海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5,20(1):50-53
从任务级的角度,在基于主/从模式的集群系统中引入了移动Agent技术,建立了基于移动Agent的并行计算模型。基于该模型,对移动Agent之间的通信接口、容错机制和负载平衡策略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5.
46.
47.
传统零售商业网点选址模型主要是基于统计的静态模型。分析了影响零售商业网点选址的人口、经济、市场竞争三个关键要素,结合GIS,提出了一种基于权重设置的零售商业网点选址评价模型,并阐述了模型的应用流程。该模型在深圳市罗湖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中进行了典型应用实现,并检验了模型的应用可行性。 相似文献
48.
49.
自组织双重空间聚类算法的城市扩张结构分析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重空间聚类是能顾及空间连续性和属性相似性的空间数据分析,而常规空间聚类算法难以同时顾及2方面的约束条件。本文采用自组织双重空间聚类算法,对城市扩张结构分析进行了研究。通过改造自组织特征映射的最佳匹配神经元搜索的算法机制,在空间域和属性域进行迭代聚类搜索,实现了自组织双重空间聚类。以武汉市扩张斑块的位置信息和扩张程度指数为输入数据,使用自组织双重空间聚类算法,实现了城市扩张动态结构的识别。自组织双重空间聚类算法使得聚类结果,既在空间域上连续,又在属性域上相近,算法过程具有自组织性,减少了人为影响。 相似文献
50.
Assessment of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in basement aquifers of the Precambrian Oban massif, southeastern Nigeri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combined analysis of lineament length density from radar imagery and surface resistivity data is used to assess the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in the Oban massif, Nigeri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ata guided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estimation of some aquifer parameters. These include resistivity of the water bearing formations (280–740 ω m), thickness (5–140 m), limite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8.53-13.18 m/day) and transmissivity (410.65–725.88 m2/day) data. In addition, the lineament length density for the area ranged between less than 0.2 to slightly more than 0.4. Site evaluation for the location of productive boreholes/wells using a groundwater potential index (GWPI) indicates that areas with a GWPI of greater than 35 are consistent with relatively high yiel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