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48篇
  免费   3058篇
  国内免费   1504篇
测绘学   96篇
大气科学   638篇
地球物理   9500篇
地质学   4243篇
海洋学   1245篇
天文学   595篇
综合类   747篇
自然地理   1446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193篇
  2022年   383篇
  2021年   472篇
  2020年   555篇
  2019年   591篇
  2018年   510篇
  2017年   489篇
  2016年   441篇
  2015年   523篇
  2014年   678篇
  2013年   700篇
  2012年   754篇
  2011年   760篇
  2010年   702篇
  2009年   856篇
  2008年   800篇
  2007年   981篇
  2006年   952篇
  2005年   808篇
  2004年   838篇
  2003年   718篇
  2002年   617篇
  2001年   460篇
  2000年   551篇
  1999年   455篇
  1998年   438篇
  1997年   365篇
  1996年   382篇
  1995年   308篇
  1994年   290篇
  1993年   233篇
  1992年   170篇
  1991年   109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2篇
  195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采用硫酸铵分部沉淀与凝胶过滤的方法,进行藓羽藻Rubisco的分离研究。结果表明,分离的藓羽藻Rubisco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呈两条清晰条带,分别为Rubisco大亚基与小亚基;与菠菜相比,藓羽藻Rubisco大亚基分子量与菠菜基本相同,而小亚基较之稍大一些。藓羽藻Rubisco活力测定结果表明,Rubisco分离过程中用硫酸铵分部沉淀后活力降低许多,分离后活力有所上升,但仍比粗提液活力弱;在Rubisco活力测定过程中,藓羽藻Rubisco的活化温度与其它物种Rubisco活化的温度不同,在低温下活化效果较好。这些结果说明Rubisco的酶活力受硫酸铵的影响而且藓羽藻Rubisco相对陆地高等植物结构不稳定。  相似文献   
92.
冲绳海槽天然气水合物BSR的地震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多道地震反射资料分析,在冲绳海槽南部和中部发现了拟海底反射层(BSR)现象。通过对海底异常反射层的振幅特征、速度异常和AVO属性分析,说明该BSR可能反映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存在,并发现冲绳海槽断层与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3.
在油田勘探与开发中 ,充分认识古冲沟油气藏的勘探与开发是十分重要和有意义的。本文利用东营北部凸起带的地质、钻井、航磁和地震等资料 ,对古冲沟在地震剖面上的特征和古冲沟储层预测方法等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94.
滇西地区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与地壳构造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46,自引:3,他引:4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洁  徐常芳 《地震地质》1989,11(1):35-45
本文根据滇西地区18个大地电磁测深点资料的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对测区深部导电率在纵、横向上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滇西地区深部电性为多层结构,大致可分四至五个电性结构层;深部电性结构横向变化大,明显受区域构造控制;该区上部地壳内普遍存在低阻层;上地幔高导层明显存在两个隆起区,一个以剑川—鹤庆为中心呈北北西向展布的隆起区,另一个以腾冲—潞西为轴呈南北向展布的隆起区。 本文还讨论了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与大地构造的关系,滇西北裂陷区盆地的形成,以及该区地震活动与深部构造的关系  相似文献   
95.
Two indice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the purpose of comparing the natures of various classes of comets. The first is the Activity Index (AI), measuring the inherent magnitude increase in brightness from great solar distances to maximum near perihelion. The second, or Volatility Index (VI), measures the variation in magnitude near perihelion. Tentative determinations of these two indices are derived from observations by Max Beyer over more than 30 years for long-period (L-P) and short-period (S-P) comets near perihelion and from other homogeneous sources. AI determinations are made for 32 long-period (L-P) comets and for 14 short-period (S-P). The range of values of AI is of the order of 3 to 10 magnitudes with a median about 6. An expected strong correlation with perihelion distance q, is found to vary as q –2.3. Residuals from a least-square solution (AI) are used for comparing comets of different orbital classes,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a single value of AI is only ±1m.1 for L-P comets and ±1m.2 for S-P comets.Among the L-P comets, 19 of period P larger than 104 years yield AI = 0m.27 ± 0m.25 compared to 0m.39 ± 0m.26 for 13 of period between 102 years and 104 years. This denies any fading with aging among the L-P comets. Also no systematic change with period occurs for the VI index, leading to the same conclusions. Weak correlations are found with the Gas/Dust ratio of comets. No correlations are found between the two indices, nor of either index with near-perihelion magnitudes or orbital inclination.The various data are consistent with a uniform origin for all types of comets, the nuclei being homogeneous on the large scale but quite diverse on a small scale (the order of a fraction of kilometer in extent). Small comets thus may sublimate away entirely, leaving no solid core, while huge comets may develop a less volatile core by radioactive heating and possibly become inactive like asteroids after many S-P revolutions about the Sun. When relatively new, huge comets may be quite active at great solar distances because of volatiles from the core that have refrozen in the outer layers.  相似文献   
96.
夏琳琳  赵琳  程建华 《测绘学报》2008,37(4):410-417
以低成本陆用航姿参考系统(AHRS)/GPS紧耦合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伪距、伪距率、航向角的组合观测数学模型。引入强跟踪滤波(STF)算法,利用渐消因子的作用,增强滤波器对状态快速变化的跟踪能力。同时,针对微惯性器件漂移过大的缺点,采用二阶EKF(QEKF)方法,通过对Hessian矩阵的求解,补偿系统观测方程线性化的二阶截断误差。仿真表明:STQEKF方法可高速准确地逼近系统非线性模型,实现陆地载体导航控制,在传感器精度有限的情况下,使姿态和位置的控制效果较标准EKF分别提高了约8.9%-38.2%和48.7%-54.4%  相似文献   
97.
针对GPS技术在山区石油地震勘探测量中的工作方式,结合2007年度南盘江一桂中地区二维地震大剖面资料采集应用GPS的工程实例,介绍GPS技术应用的新进展。通过GPS静态测量和应用RTK技术放样物理点,从测前准备、数据处理、精度分析等方面,阐述提高作业精度、有效进行质量控制的方法,旨在最大限度地发挥GPS技术在山区施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
东海陆坡及邻近槽底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条件分析及前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西太平洋边缘海中,东海是唯一没有获得天然气水合物样品的边缘海。利用已有的地震资料、海底温度资料等,从沉积物来源、沉积地层厚度、烃源岩条件、沉积速率、海底温度—压力条件等方面对东海水合物成藏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冲绳海槽沉积物源丰富,沉积厚度大,且发育烃源岩地层。冲绳海槽较高的沉积速率主要分布于冲绳海槽槽底沉积中心,以及西部陆坡连接海底峡谷底部的三角洲区域。根据冲绳海槽实测的海底温度数据,整个冲绳海槽地区600m以深的范围都能够满足水合物发育的温度、压力条件。以温度梯度为30℃/km计算,冲绳海槽中水合物稳定域的最大厚度为650m。冲绳海槽盆地中普遍发育的底辟构造、背斜构造等局部构造,以及网格状断裂系统,为烃类气流体的向上及侧向运移创造了有利条件,成为天然气水合物发育的有利区带。根据已经发现的BSR特征来看,东海地区天然气水合物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9.
针对目前单一工程物探方法调查浅部地质结构的局限性,提出采用弹性波法勘察中研究浅部地质结构的SH波反射勘察和多道瞬态面波法勘察这2种有效手段进行联合勘探,提高其可靠性和精度,并给出了3个实例,指出了在数据采集和处理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0.
以1999-2004年间中国西部地区近650个GPS站点的观测资料为基础,采用二维“高张力样条”函数内插算法获得了连续地壳形变场。结果表明,相对于稳定欧亚参考框架,中国西部现今地壳运动西强东弱,北向运动从西向东逐渐减弱,东向运动逐渐增强,青藏高原东缘及附近地区是东向运动的消减区带;主应变从西向东由压缩应变转变为拉伸应变;最大剪应变主要位于喜马拉雅地块及其东部地区;中国西部地区地震活动在空间分布上似乎集中发生在印度板块北东向挤压欧亚板块的两条共扼带内,与地壳形变场有一定对应关系,地壳形变的高应变率区为中强地震多发地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