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314篇 |
免费 | 1715篇 |
国内免费 | 410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86篇 |
大气科学 | 549篇 |
地球物理 | 2410篇 |
地质学 | 9655篇 |
海洋学 | 755篇 |
天文学 | 13篇 |
综合类 | 569篇 |
自然地理 | 269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5篇 |
2023年 | 214篇 |
2022年 | 448篇 |
2021年 | 530篇 |
2020年 | 592篇 |
2019年 | 639篇 |
2018年 | 617篇 |
2017年 | 473篇 |
2016年 | 627篇 |
2015年 | 656篇 |
2014年 | 842篇 |
2013年 | 916篇 |
2012年 | 790篇 |
2011年 | 888篇 |
2010年 | 804篇 |
2009年 | 847篇 |
2008年 | 830篇 |
2007年 | 849篇 |
2006年 | 960篇 |
2005年 | 700篇 |
2004年 | 648篇 |
2003年 | 547篇 |
2002年 | 502篇 |
2001年 | 386篇 |
2000年 | 343篇 |
1999年 | 272篇 |
1998年 | 229篇 |
1997年 | 194篇 |
1996年 | 184篇 |
1995年 | 113篇 |
1994年 | 92篇 |
1993年 | 71篇 |
1992年 | 66篇 |
1991年 | 55篇 |
1990年 | 32篇 |
1989年 | 27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7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Overlapping gravity accumulation bodies were formed on the northwestern steep slope of the Shuangyang Formation in the Moliqing fault depression of northeast China. This study analyzed in detail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lithofacies and lithofacies associations of these accumulation bodies based on more than 600 m of core sections, and summarized 12 major types of lithofacies and three types of lithofacies associations: (1) the proximal zone consists of gravelly debris flows dominated by alluvial channel conglomerates; (2) the middle zone is dominated by various gravity flow deposits and traction flow deposits; and (3) the distal zone is dominated by mudstones with intercalations of sandy debris and turbidites. Combining with the grain size cumulative probability curves analysis, we determin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debris flows to sandy debris flows and to turbidity currents in the slope zone of the basin margin, and further proposed a lacustrine slope apron model that is characterized by (1) an inconstant multiple source (line source), (2) an alternation of gravity flow deposits and traction flow deposits dominated by periodical changes in a source flood flow system, and (3) the transformation of sandy debris flow deposits into distal turbidity current deposits. This sedimentary model may be applicable to other fault depressions for predicting reservoir distribution. 相似文献
72.
饱和粉土液化特性的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京沪高速铁路徐沪段路基的粉土粘粒含量少于1.5%、粉粒含量约为80%,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存在着液化可能性.为充分研究这一饱和粉土地层的液化特性,本文作者利用大型地震模拟振动台,进行了模拟自由场地饱和粉土的地震液化模型试验,试验结果再现了自然地震触发的粉土液化的各种宏观震害现象,揭示了饱和粉土的地震液化规律和特征。试验结果为京沪高速铁路徐沪段路基的抗震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3.
在兴安金石金矿外围 4号分散流异常区 ,通过地电化学提取金测量法 ,查明测区存在 5个走向规模小于 5 0 m的金异常区 ,W( Au) 最大值为 72 .4× 10 - 9,高出背景值十几倍 ,并藉综合土壤吸附汞测量 ,高精度磁测和激发极化法等多种物化探方法来确定这些异常区的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特征 ,提出金矿成矿的有利部位在金的地电提取高异常区、高汞量异常区、高磁性异常区、低视电阻率异常区和中等视极化率异常区的“三高一低一中”的找矿模式。确定测区的北北东角 (右下角 )一带具备有利的金矿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74.
汤连生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3,14(2):9-14
以往常有两种误区:(1)认为单斜岩层边坡只要坡脚处岩层不被切断,就不会破坏;(2)植树绿化和排水设施的设置总是对边坡的稳定性有利的。文章通过野外调查和力学模型分析了坡脚处岩层未被切断的白云堡豪苑观光塔处单斜岩层滑坡的形成机制,认为该滑坡属于顺层边坡溃屈型的板裂破坏——溃屈破坏,分析了滑坡的稳定性及剩余滑动力。分析表明,人工开挖后边坡的防治方法和措施不当对该滑坡的产生起了非常关键性的作用,其中盲目的植树绿化和排水沟设置成了边坡不稳定的主要诱导因素。由此可见,边坡(滑坡)防治措施的选择对其稳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最后,提出切中要害的滑坡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76.
根据长江路三期软土路基的工程地质条件及道路工程的施工特征,分析与探讨了适用于道路工程中深层搅拌桩质量的检测方法和桩身质量的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对此道路工程中深层搅拌桩质量的检测,总结出了适合道路工程的,轻便触探结合钻探取心的,快捷、方便、可靠、经济合理的较为理想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7.
近岸木本植物构成的生态缓冲带作为新型的海岸软防护结构,兼具功能性和生态友好性,在沿海工程建设中愈发受到关注,如何深入开展其防护效果的机理研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在N-S方程中分别考虑树枝和树干的拖曳力影响,提出了木本植被作用下波浪沿斜坡爬升的表面波衰减的连续介质等效模型,并采用MAC法来跟踪自由曲面上的水颗粒轨迹。本文以波浪沿1/30的斜坡爬升为算例,对比讨论了有无植被作用下波浪的传播过程,并将算例结果与以往试验结果规律进行对照,验证了数值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分别讨论了植物枝干的高度、密度、树枝倾斜角度等植被特性和波浪因素对植被消浪效果的影响,得到植被消浪的基本规律。文中的计算结果也可为实际的护岸工程和生态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8.
79.
80.
随气候条件而变化的边界条件的确定是岩土工程中非饱和土数值分析的一个难题。介绍了农业学中的土与大气相互作用分析中的一些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并采用空气动力学法和微气候能量平衡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土-气界面的边界状态,分析了法国鲁昂试验路堤的路堤填土与大气在2005年1月的能量交换,以及在此期间填土内的温度、含水率和吸力的变化,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农业学中所采用的能量平衡以及能量计算方法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岩土工程非饱和土的数值分析中,解决随气候而变化的边界条件的确定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