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1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404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86篇
地质学   1195篇
海洋学   12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2篇
自然地理   6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71.
长江中下游第四纪沉积物发育土壤磁性增强的环境磁学机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对长江中下游第四纪沉积物 (Q3 黄土,Q2 红土和Q3 红土 )发育土壤的磁性增强现象及其物理机制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 :(1)铁磁性矿物是土壤磁性的主要载体,它们是成土过程中形成的稳定单畴 (SSD)和超顺磁性 (SP)态的次生磁性矿物,没有显示重要的反铁磁性矿物的贡献;(2 )土壤磁化率 (χ)的高低与成土过程产生的稳定单畴和超顺磁性颗粒呈极显著正相关,指示了风化成土作用的强度,磁化率可作为反映成土环境变化的代用指标;(3)频率磁化率 (χfd) 5 %可作为土壤中的超顺磁性颗粒存在与否的临界值,土壤 χfd值的高低同样反映了风化成土作用的强度,可用作研究第四纪环境变化的有用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272.
通过对西藏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湖泊-纳木错周缘湖相沉积、湖岸堤的野外调查和湖岸阶地的水准测量,发现在纳木错沿岸拔湖48m以下,发育有6级湖岸阶地,拔湖48~139.2m发育有高位湖相沉积。湖相沉积物的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纳木错湖泊发育与藏北高原东南部古大湖演化可划分为3个阶段:①116~37kaB.P.间的古大湖期;②37~30kaB.P.间的外流湖期;③30kaB.P.以来的纳木错期。根据纳木错晚更新世以来湖相沉积中粘土矿物的X光衍射分析结果,以及采用比值法、高岭石法和衍射峰法的研究,探讨了粘土矿物所显示的环境变化信息。粘土矿物成分变化表明,该区已具备了寒温带干旱、半干旱区的气候环境特征。为研究青藏高原的湖泊演化、气候变化、古地理变迁及其隆升过程等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273.
新疆喀拉喀什河金刚石找矿指示矿物原生表面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丽娟  赵磊  李学军 《新疆地质》2000,18(2):154-158
新疆喀拉喀什河水系的重砂矿物中发现了高铬铬铁矿、镁铝榴石、镁钛铁矿和铬透辉石等金刚石找矿指示矿物。结果表明,这些重消矿物不仅发育因河流和风力搬运作用形成的次生表面特征(如贝壳状断口、V形撞击坑等),个别矿物还残留有金刚石找矿物原生表面特征,如丘状突起、三角和菱形熔坑等表面(SS),且为轻微磨损类。这些残留有刻蚀表面(SS)的矿物形成于金伯利岩浆最后侵位阶段,结合该区水动力条件,推测它们被搬运蚀表面  相似文献   
274.
浙江安吉多金属矿床金银赋存状态及银矿物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吉矿区是以热液型铅锌铜为主的多金属矿床,工程样化验结果显示,各类矿石均含有高品位的银,可以独立划分银矿体。岩矿显微鉴定、SEM/EDS及EPMA分析结果表明,矿区中的Pb、Zn和Cu主要以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形式存在,银与这些硫化物有密切的依存关系。对数十个典型矿石光薄片进行了研究,发现矿区多数铅锌铜矿石中金、银主要以类质同像形式存在于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等硫化物中,金、银含量分别达0.03%~0.57%和0.02%~3%。而热液脉型铅锌矿石中的银主要以两种独立银矿物(硫锑铜银矿和银锑黝铜矿)的形式,在方铅矿之中呈粒状、短柱状、叶片状、树枝状、不规则状发育,单颗粒粒度多在10~60μm之间,少数可达100μm,集合体粒度可达200μm。另外这两种独立银矿物之中还存在类质同像形式的金,据统计,金、银含量分别达0.14%~0.35%和10.98%~69.12%。因此,方铅矿为银独立矿物的主要载体之一,且富方铅矿的矿石中更容易发现独立银矿物。  相似文献   
275.
衡阳盆地是华南地区独具特色的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其形成机制与丰富的矿产资源都十分引人注目。衡阳盆地近等轴形态,地形上表现为典型的“盆山体系”,重力资料显示出地幔隆起的特征,构造形式上发育“棋盘状”和“环形(弧形)”格局,火成岩与成矿元素组合以及同位素特征均具有幔源特征,这表明衡阳盆地的形成与华南地区中生代地幔柱活动之间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盆地及其周缘矿产资源具有长时期、多矿种、强富集的特征。不同时代和不同矿种组合的成矿作用与区域岩浆作用和盆地沉积作用具有明显的专属性。衡阳盆地及周边不但出现了丰富的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产,也出现了钨锡铌钽铋碲铀等关键矿产,但后者的工作程度最低。因此,在深部矿产探测过程中应做到“四注意四加强”。  相似文献   
276.
超高压变质矿物的某些显微构造缺陷可能指示了岩石短暂和快速抬升过程。文中报道了中国大别山双河地区超高压硬玉石英岩矿物显微构造缺陷的透射电镜(TEM)和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FTIR)的研究结果。用TEM研究方法,在硬玉石英岩中硬玉包裹体内发现了亚微米级天然蒙钠长石(MA,C2/m)、高钠长石(HA,C)和低钠长石(LA,C)三种多形变体。表明岩石在折返过程经历过高温变质作用(>930℃),以及退变质过程的快速冷却;在石英包裹体内发现了纳米级柯石英和石盐子矿物,提供了柯石英转变为石英以及峰期变质条件下高盐流体存在的证据。"名义上无水矿物"(NAMs)的结构水(OH/H2O)是以缺陷形式赋存于矿物结构中。FTIR分析结果显示硬玉、石榴石、金红石和石英中结构水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000×10-6、(900~1600)×10-6、>2000×10-6和<4×10-6,硬玉石英岩全岩含水量为(490~600)×10-6,表明在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过程中,地壳或原岩中的水可以通过这些NAMs携带到地球深部。该类显微构造缺陷可能是大陆碰撞造山带在高应变速率下的局部弱化和深部断层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77.
纵观近代岩矿测试分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近代岩矿测试分析技术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文章指出,地矿部从80年代起,由于引进了大批现代先进仪器设备,使岩矿测试分析技术出现了崭新面貌,形成为多学科相结合的新格局,从而促进地质科学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均取得显著进步,在某些学科领域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并为地质或其它市场提供了大量信息,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作出了巨大贡献。纵观近代岩矿测试分析技术,文章提出了多机联用、整体分析和拓宽测试分析领域的建议,以更好地为祖国经济主战场服务。  相似文献   
278.
IP法找矿的几个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P法可以直接发现富含金属硫化物的各类矿体,而被广泛应用于矿产普查、详查及勘探等各个找矿阶段.本文介绍了该方法探查机理及野外工作方法,总结了IP法在几个金属矿区的找矿成果.认为充分分析矿区地质物性条件,合理布置野外工作是取得找矿突破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279.
人体高发疾病的病理性矿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体很多疾病病灶中都有矿物晶体沉淀,这些矿物与通过地球化学作用生成的矿物在成分、结构和产状上有很大差异。病理性矿物的矿化过程必然有人体有机组织和成分的参与,并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含有丰富的能反映人体环境及周围环境变化影响人体的信息,这些信息具体蕴藏在矿物外部微形貌、内部微结构、化学组成和成因、产状等方面。本文总结了一些高发疾病如肿瘤、心血管疾病、关节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病理性矿物的分布和特征,综述了矿物与疾病关系的部分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80.
Calcium hydroxyapatite and calcite precipitates around bacteria were observed in 2-week-old alluvial topsoil (Roussillon area, SE France). This observation prompted a laboratory study of Ca2+ and PO43− incorporation into hydroxyapatite and Ca2+ into calcite mediated by bacteria using similar topsoil material, but free from apatite and calcite. Subsamples were prepared using three different grain sizes, and experiments were undertaken using sucrose and different contents of Ca2+ and PO43−. Mineralization experiments proceeded over 5 days. Calcium and PO43− sorption onto clay influenced the Ca/P ratio in the solutions. Hydroxyapatite and calcite precipitation only occurred in unsterilized samples. The presence of clay minerals promoted biomineraliz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