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182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15篇
海洋学   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5篇
自然地理   6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01.
In recent literature, projects are mostly seen as an efficient form of organization which is particularly suited for mastering tasks of high complexity and creativity and adapting to changing economic and institutional conditions. This paper challenges the assumption that inter-firm projects are persistent organizational arrangements of production in the advertising industry and presents a novel argument about the potential threats to forms of project organization in crisis situations. By exploring the cases of Frankfurt/Main and Leipzig (East Germany), we show that the organization of production is substantially affected by periods of economic crisis or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We demonstrate that inter-firm projects might be replaced by more durable organizational configurations or might not be viewed as viable options in situations of severe rupture. This applies particularly to the cooperative arrangements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and leads to an organizational paradox. Although creativity is often a pivotal force to gain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e advertising agencies respond to the challenges of crises by reducing cooperation with external partners to a minimum and sometimes fully rely on in-house personnel. This threatens the potential of the respective firms to develop innovative and creative ideas which would enable the firms to acquire new customers and market segments. Instead of trying to overcome crises by focusing on their creative capabilities, many advertising agencies develop a cost-cutting strategy and rely on more durable network-forms of organization instead of inter-firm projects.  相似文献   
102.
GIS语义共享的实质及其实现途径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GIS技术下的地理信息共享表现为 GIS数据共享 ,在研究 GIS数据共享时 ,是以最终实现地理信息共享为目的的。为达到这一目的 ,首先必须解决数据本身的共享问题 ,再次要解决数据所表达的语义的共享问题 ,其中包括从数据中读取语义的过程 ,即语义翻译 ,以及所读取的语义与应用目的之间的融合过程 (主要是要解决语义冲突问题 ) ,即语义融合。为了实现 GIS语义共享 ,除要采用一定的技术实现数据本身的共享外 ,还必须选择合适的空间概念及其逻辑表达方法实现语义的共享 ,本文提出采用基于地理要素的空间概念并采用 GIS语义数据模型加以描述可以实现 GIS的语义共享。  相似文献   
103.
“什么”的否定对象既可以是引述性成分,又可以是非引述性成分;“什么”能够对对象进行直接语义否定,否定其体现出的隐含义、描述性语义特征;也能对对象进行语用上的否定,否定对方话语的“言外之意”。  相似文献   
104.
刘浩  薛梅 《遥感学报》2021,25(10):2027-2039
地理空间认知是人类获取地理空间知识、认知地理环境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虚拟地理环境VGEs(Virtual Geographic Environments)作为继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之后的新一代地理分析工具,在地理空间认知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目前相关研究尚处于概念探讨和框架搭建阶段,缺乏对地理空间认知内涵及相关技术方法的论述和研究。本文以经典的地理学6问题求解为导向,从地理本体认知、地理过程认知和地理行为认知3个层次,阐述了VGEs地理空间认知的内涵和基本内容;进一步重点探讨了实现VGEs地理空间认知的相关技术方法,包括城市空间表达与城市计算、多模式人机交互、地理知识图谱与空间推理、地理过程模拟、地理行为模式识别与情感计算等方面。以重庆为例开展了应用案例实践,展示了如何利用相关技术方法实现对地理环境和地理空间对象的认知和理解。本文提出的总体框架和技术体系为VGEs地理空间认知的深入开展和技术实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有助于将该项工作从理论探讨阶段推向技术实现阶段。  相似文献   
105.
李宗飞  董友强  侯妙乐  王坚  信泰琦 《遥感学报》2021,25(12):2365-2380
数字化方式是传播遗产价值的重要手段之一,长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线型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长期发展中,以往人们较多关注考古器物、字画、文稿等可移动文物和大型佛龛、壁画等不可移动文物领域的数字化修复,但是对长城遗址的数字化修复研究极少。本文立足于数字化修复中多源证据的重要性,结合长城的原貌价值及真实性保护理念,总结了长城数字化修复的基本概念;提出了从领域知识构建、证据转化、证据融合、语义建模到知识服务整个过程的长城数字化修复总体思路,并分析了面临的3个基本问题,包含长城认知、数据采集及证据转化、复原理念及实现问题;继而从长城领域知识构建、数字化修复关键技术和面向需求的知识服务3方面阐述了长城数字化修复的研究方向与重点;最后以九眼楼为例,介绍了数字化修复框架下的修复成果。  相似文献   
106.
随着云技术的飞速发展,"一切资源皆服务"成为可能,"数字地球"的实现也不例外。观测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数据资源变得很丰富,但数据利用率低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如何完成空间数据信息的再加工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云时代,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服务是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之一,如何描述、发现和集成数据处理服务,从云端服务池中发现最优的服务是其关键所在。为了提高服务的查全率和查准率,引入了本体的概念,服务的语义描述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空间数据处理服务的应用范围,缓解了非专业用户和专业人员之间的沟通障碍。本文分析了相关领域服务匹配算法的优缺点,结合GP服务自身的特点,提出了本体的GP服务的多层次发现算法:通过包含关系和线索关系完成服务间隐含关系的挖掘,主要是父子关系和前驱后继关系的表述;扩展传统本体表达模型,增加包含和线索关系,为服务的查找做准备;服务的多层次查找,第一次筛选主要针对服务预处理中包含和线索关系的表达查找,第二次筛选利用神经网络的突触原理,结合传统的服务匹配算法,完成服务的准确查找。经试验证明,此方法大大地提高了服务的查准率和查全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7.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的多比例尺缩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于2009年底基本完成,本文针对其成果比例尺单一、不能满足各类不同使用目的的用图要求的问题,提出二调成果的多比例尺缩编方法,并采用语义融合、多义线一体化综合、改进的2维Douglas-Peucker算法等相结合策略,高效准确地完成了缩编任务,对全国其他地方刚刚开展的同类型工作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8.
普帆  李霖  王红 《测绘科学》2011,36(6):235-237
本文通过研究基础地理信息中概念间的语义层次来改进现有分类标准。文中分析了基础地理信息中存在的三种概念间的层次关系(Hierarchy):a-kind-of、a-part-of和appertaining-to;重点介绍了使用概念格的思想获取a-kind-of(上下位)关系的方法,并通过推理得到了基础地理信息概念的语义体系,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了概念格方法建立本体层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9.
当前,研究开发遥感影像处理智能系统已经是一项紧迫的任务。讨论研究了这类系统的几个重要的问题。这一系统应以影像分割形成的像斑作为分析处理的对象,为此,需要采取多尺度分割方法。针对每一地物类别选择最佳尺度或尺度组合,而不是对所有地物类别采用统一的所谓最佳尺度。系统应以地域性地物分布为其特点构建知识库,而不是要求所谓的通用性。采用地物分布语义网的方式,在其节点上建立起与相应地物类型相关的数据、算法的联系,包括影像特征选择、算法选择,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有关数据库、算法库、知识库的问题以及人机协同问题。  相似文献   
110.
提出了隐含语义相关性分析的处理方法,对描述视频内容结构的视频文档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和变换,可得到表达可视特征与语义间隐含相关性的关系矩阵,用于视频检索。分析和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保留视频内容结构中核心的语义元素,消除冗余的相关性干扰,还能够通过矩阵降维减少计算量,改善视频语义内容检索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