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2篇
  免费   899篇
  国内免费   407篇
测绘学   1316篇
大气科学   727篇
地球物理   511篇
地质学   361篇
海洋学   582篇
天文学   223篇
综合类   303篇
自然地理   205篇
  2025年   7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171篇
  2015年   175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263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实施,如何识别城镇发展的不均衡,以及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已成为城镇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利用Voronoi图的空间剖分特性,将城市中心性强度作为权重引入模型,建立山西省地级市加权Voronoi图,分析其空间影响范围,以判断山西省地级市发展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利用Delaunay图发现城市“空洞”,结合道路河流等矢量信息,通过叠加分析识别出待优先发展城镇;通过常规Voronoi图和变异系数Cv值判断本文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研究发现,山西省太原市的空间影响范围较大,导致周边地级市东西部发展较为不均衡;繁峙县、灵石县、新绛县条件较好,可以优先发展;通过常规Voronoi图和Cv值验证表明,本文所得结论与实际检验相符合。  相似文献   
32.
形变大地测量学的进展、问题与地震预报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简要概括了形变大地测量学的革命性进展,研讨了它的科学特色、功能和定义以及对地球科学和防灾减灾的推动。形变大地测量学有助于从根本上击破多年来制约地震预报的“瓶颈”,但也存在不少急待解决的问题。着重研讨了在21世纪前10年,形变大地测量学如何依托多年的学科积累并充分受益于人造卫星和数字化等新技术,开展创新性研究和试验以推进地震预报。为此,对当前的研究工作提出了12条科学技术途径。最后对学科名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3.
针对当前移动端缺少快速、实时检索地形图图幅信息的系统,本文依据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标准,提出了基于Andriod平台的地形图图幅信息检索方法并编程实现了该系统。该系统实现的功能有:点所在图幅编号检索、图幅范围检索、地形图新旧编号的转换及区域范围内图幅编号集检索。此系统可应用于Andriod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实验表明,本文的方法和系统执行效率能够基本满足移动用户实时检索地形图图幅信息的需求。  相似文献   
34.
本文介绍了GDJ跟踪打印经纬仪在人造卫星的观测中如何应用计算机对多圈卫星的目视观测资料进行实时采集、处理等工作过程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35.
We examine the dynamics of turbulence subgrid (or sub-filter) scales over a lake surface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large-eddy simulations (LES) of the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The analysis is based on measurements obtained during the Lake-Atmosphere Turbulent EXchange (LATEX) field campaign (August–October, 2006) over Lake Geneva, Switzerland. Wind velocity,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profiles were measured at 20 Hz using a vertical array of four sonic anemometers and open-path gas analyzer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observed subgrid-scale statistics are very similar to those observed over land surfaces, suggesting that the effect of the lake waves on surface-layer turbulence during LATEX is small. The measurements allow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study of subgrid-scale turbulent transport of water vapour, which is found to be well correlated with the transport of heat, suggesting that the subgrid-scale modelling of the two scalars may be coupled to save computational resources during LES.  相似文献   
36.
苏州城郊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IntroductionThe conversion of natural systems to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has been the primary basis for the successful growth of human populations for the last 9,000 years (Kates etal., 1990). The conflict between urban and agricultural land use, however…  相似文献   
37.
利用GLAS激光测高数据评估DSM产品质量及精度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利用卫星激光测高数据直接优化提升数字表面模型(DSM)产品精度的方法。选取境外中亚地区的资源三号DSM开展试验,通过采用多准则约束方法提取激光高程控制点,分别利用偏度、中值、线性、二次多项式等进行DSM误差修正,发现4种模型均能有效消除DSM系统误差,其中基于二次多项式的方法更适用于平地和丘陵地貌,线性模型更适用于高山地貌。试验验证了采用卫星激光测高数据优化境外DSM技术流程的可行性,最终可提高DSM的绝对高程精度。  相似文献   
38.
本文论述了卫星摄影测地的原理,着重讨论了确定卫星与地面目标点连线之方向的方法,并推导了处理星、地相机摄影数据的各种公式,最后对本法的精度作了粗略的估计。  相似文献   
39.
在数值预报中应用卫星反演资料的质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资料变分同化作为提高数值预报准确率的有效手段之一,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将分辨率较高的卫星资料应用到数值预报中,弥补常规观测网时空分辨率的不足,成为数值天气预报的重要课题。以1996年6月28-29日发生在江淮流域的暴雨过程为例,依据其中尺度场和能量场特征,分别以低云量、急流、湿静力能为标准设计了三套质量控制方案。将质量控制后的反演湿度场变分同化并应用到中尺度MM5模式中,结果表明:经质量控制后,可以明显地改善降水区域及降水量的预报;对降水预报,特别是强降水天气过程的预报,该质量控制方案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40.
Abstract

A simple method is used to study the response of runoff in the Sahel to climate change. The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ainfall are calculated over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Sahel for the period 1961–1990, using the BADOPLU network. Daily rainfall is simulated using a Markov process with Weibull distribution for rainfall depths. Runoff is modelled using a conceptual SCS model and the curve numbers are calculated for West Africa. Climate change is provided by simulations using the Arpège GCM (Scenario A1B), and a perturbation method is used on the parameters which describe the rainfall. Changes in rainfall are assumed to occur through increases in frequency, not intensity. Using Arpège, runoff is mainly found to increase, in depth and in number of events, by the end of the 21st century. Changes in evaporation and land use are not included in the analysis. The impact of this 21st century potential climate change (rainfall) on the runoff is found to be of the same magnitude as the impact of changes in land u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