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91篇
  免费   934篇
  国内免费   901篇
测绘学   1133篇
大气科学   832篇
地球物理   2137篇
地质学   1488篇
海洋学   649篇
天文学   210篇
综合类   863篇
自然地理   514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78篇
  2021年   233篇
  2020年   266篇
  2019年   299篇
  2018年   232篇
  2017年   256篇
  2016年   286篇
  2015年   356篇
  2014年   373篇
  2013年   381篇
  2012年   388篇
  2011年   385篇
  2010年   285篇
  2009年   358篇
  2008年   341篇
  2007年   380篇
  2006年   324篇
  2005年   292篇
  2004年   261篇
  2003年   228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136篇
  1998年   145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121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非线性观测值函数的协方差和协因数传播及其权倒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将非线性观测值函数在其近似值处泰勒级数展开,取至二次项,得到线性-二次项形式。利用线性空间[L,Q]^N的概念和性质,将它表示成[α,β]的向量形式。定义广义协方差算子和广义协因数算子,导出了线性-二次项的非线性观测值函数的广义协方差和广义协因数传播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非线性平差值函数和未知数函数的权倒数公式。  相似文献   
962.
未来10年遥感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使得遥感影像的获取将走向多种传感器、多分辨率、多谱段和多时相。各国计划发射的对地观测卫星将使我们能够同时获取大量的、不同分辨率的、多谱段的可见光、红外、微波辐射和侧视雷达的数据。从而构成用于全球变化研究、环境监测、资源调查、灾害防治的多层次遥感影像金字塔。为了能够及时地、充分地利用这些对地观测数据来回答地学研究和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时的问题,更好地发挥遥感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巨大潜力,必须从技术上建立一个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空间对地观测数据处理系统。鉴于目前应用滞后于发射,软件落后于硬件的现实情况,本文简要叙述建立自动化和智能化空间对地观测数据处理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分析建立该系统的主要目标和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并希望国家集中各有关方面的人力和财力来共同攻关,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地球科学信息系统,提高综合研究与深入分析的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963.
电子水准仪DINI20和DL102试验与精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ZEISS DINI 20和TOPCON DL 102型仪器为例,介绍电子水准仪和编码标尺的构造与基本工作原理,阐述对上述电子水准仪的补偿器,编码标尺倾斜与遮挡等性能的检验结果分析,由建立的试验场实测精度得出,上述仪器一般机用于三、四等水信测量,在一定条件下也可用于二等水准则量,并指出测量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964.
单波高精度测距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学庄  王爱公 《测绘学报》1996,25(3):186-189
本文介绍了测距精度优于10^-6的自动高精度测距系统的构成、原理及春应用。  相似文献   
965.
中国重力异常的小波变换与多尺度分析   总被引:111,自引:19,他引:1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小波变换及多尺度分析方法的原理,利用二维小波多尺度分析方法对中国布格重力异常进行了分解,并从其中划分出有意义的剩余异常.模型结果证明方法有效.由于本文方法可以将重力异常分解成各种几何尺度意义下的不同成分,这为重力解释和研究地壳的结构提供更多更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966.
重力场中的完整坐标与非完整坐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明重力场中完整坐标系、非完整坐标系及其之间的转换关系以及完整坐标系的存在对大地测量的意义.指出水准测量中的理论闭合差是由于它所参照的局部笛卡尔坐标系是一个非完整坐标系导致的,并给出了计算理论闭合差的严密公式.  相似文献   
967.
分层重力图像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层重力图像方法是依据三维地震波速的层析成像结果,通过速度与密度相关关系,转换得到分层的密度结构模型,计算并给出各分层在地表的重力异常分布图像.以中国大陆为例,给出其不同深度的7个分层的重力异常图像和不同分层叠加的综合(或总合)重力异常分布图像.经过与实测的中国布格重力异常资料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者的重力场特征相当一致;分层重力图像的结果能较好地反映地下不同深度的物质分布.  相似文献   
968.
青藏高原及其邻区岩石层三维密度结构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搜集了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区域的S波速度三维层析成像结果和2万多个实测重力点资料,将重力资料进行各种改正并网格化为30′×30′的布格重力异常.首先采用密度差与S波速度差之间的经验关系式,建立青藏地区岩石层密度的初始模型,再利用布格重力异常进行阻尼最小二乘法反演,得到青藏地区岩石层三维密度分布结果.反演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岩石层密度分布不仅在纵向上不均匀,而且在横向存在明显的不均匀.在深度10-70km范围内,高原整体呈低密度特性,在50-70km深度范围内低密度特征更加突出,与周缘地区存在0,1g/cm3的密度差.而在90-110km深度范围内,高原岩石层地幔显示密度高.(2)岩层密度分布与大地构造有明显相关的分区性,显示出青藏块体、巴颜喀拉块体、塔里木块体和印度块体.  相似文献   
969.
By contrasting and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ravity field nearby some important active faults in the continent of China, 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crust blocks where Bouguer anomalies are regionally positive (or relatively positive) are moving towards the terrestrial poles and the blocks where Bouguer anomalies in a tremendous area are negative (or relatively negative) are moving towards the equator. By analysis of mechanics and mathematics calculation and based on lots of practical data, the authors hold that the change in density of a crust block is a decisive factor that causes the horizontal movement of the continental crust, while magma activity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leads to the change in density of a crust block.  相似文献   
970.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case study on the use of the normalized source strength (NSS) for interpretation of magnetic and gravity gradient tensors data. This application arises in exploration of nickel, copper and platinum group element (Ni‐Cu‐PGE) deposits in the McFaulds Lake area, Northern Ontario, Canada. In this study, we have used the normalized source strength function derived from recent high resolution aeromagnetic and gravity gradiometry data for locating geological bodies. In our algorithm, we use maxima of the normalized source strength for estimating the horizontal location of the causative body. Then we estimate depth to the source and structural index at that point using the ratio between the normalized source strength and its vertical derivative calculated at two levels; the measurement level and a height h above the measurement level. To discriminate more reliable solutions from spurious ones, we reject solutions with unreasonable estimated structural indices. This method uses an upward continuation filter which reduces the effect of high frequency noise. In the magnetic case, the advantage is that, in general, the normalized magnetic source strength is relatively insensitive to magnetization direction, thus it provides more reliable information than standard techniques when geologic bodies carry remanent magnetization. For dipping gravity sources, the calculated normalized source strength yields a reliable estimate of the source location by peaking right above the top surface.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 on aeromagnetic and gravity gradient tensor data sets from McFaulds Lake area indicates that most of the gravity and magnetic sources are located just beneath a 20 m thick (on average) overburden and delineated magnetic and gravity sources which can be probably approximated by geological contacts and thin dikes, come up to the overburd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