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示例: 沙坡头地区,人工植被区,变化  检索词用空格隔开表示必须包含全部检索词,用“,”隔开表示只需满足任一检索词即可!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5篇
  免费   298篇
  国内免费   58篇
测绘学   138篇
大气科学   37篇
地球物理   158篇
地质学   559篇
海洋学   48篇
天文学   91篇
综合类   49篇
自然地理   121篇
  2025年   6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21.
谢伟  温守钦  唐铁乔  马鹏程 《地质学报》2020,94(5):1482-1504
大兴安岭广泛分布与岩浆热液作用有关的铅锌多金属矿床,对于该类型矿床中成矿物质的运移沉淀机制和矿物共生组合的研究是揭示成矿机制的关键。本文选取了大兴安岭成矿带东珺典型中高温岩浆热液型铅锌银矿床,通过对该矿床进行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镜下矿物共生组合的研究,结合流体包裹体的显微测温研究,激光拉曼测试和H-O同位素测试,选择了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铁矿三种主要金属硫化物进行了热力学平衡的相关计算,依据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选取了473K、513K、553K、593K四个温度截面绘制了热力学Eh-pH、lg[Pb2+]-pH和lg[HS-]-pH相图。结果显示随着热液成矿过程的不断演化,主要金属硫化物及其共生组合由Py(Ⅰ)→Py(Ⅱ)+Gn(Ⅰ)+Sp(Ⅰ)→Gn(Ⅰ)+Sp(Ⅰ)→Gn(Ⅰ)+Sp(Ⅱ)→Gn(Ⅱ)+Sp(Ⅱ)→Gn(Ⅱ)。流体沸腾、流体混合和水岩反应是东珺铅锌银矿床的主要成矿机制,由此引发的温度、离子活度、Eh和pH的变化对于成矿物质的运移沉淀和硫化物共生组合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东珺矿床热液成矿期主要金属硫化物及其共生组合的形成是多...  相似文献   
22.
23.
通过构建反映城市综合实力的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中原城市群30个城市2005,2010,2015年的综合实力分别进行测算与评定,运用基于扩展断裂点模型的加权Voronoi图方法对中原城市群各城市引力范围进行划分并展示了城市间引力界线的变化趋势,揭示了中原城市群30个城市3个年份的城市引力范围时空演变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个年份,综合实力较高的地区基本分布在中原城市群中部和北部,东南部城市综合实力较弱,排名靠后,呈现出中北高、东南低两极化的发展规律;目前中原城市群城市引力范围格局中,郑州市的引力范围最大,其次是洛阳市、邯郸市,已经形成了以郑州为城市群核心的空间格局;3个年份,中原城市群的城市影响范围演变格局总体较为稳定,局部地区空间吸引范围变化较为明显,中、北部城市发展态势良好,影响范围有向北扩大的趋势;城市引力范围与其综合实力不完全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4.
2008年5月1日至7月4日汶川8.0级地震前后,对距震中约400 km的重庆北温泉7个泉点进行采样监测,发现其水温、水量及水化学特征均发生了较大变化:(1)所有泉点震后水温都下降了1℃左右;(2)海拔相对较高的BWQ-2、BWQ-3、BWQ-4泉点相继断流,而下游海拔较低的BWQ-1泉点水量则增加了15 L/s,BWQ-6泉点水量也有所增加;(3)海拔较低泉点泉水中K~+、Na~+、Ca~(2+)浓度减少,Mg~(2+)浓度增大,且K~+、Na~+、Ca~(2+)浓度呈正相关;Fe~(3+)、Mn~(2+)浓度于地震当日成倍增长,随后逐渐减小,7月4日时浓度与5月1日相当;SO_4~(2-)、F~-浓度增大后逐渐减少.引起北温泉水物理化学变化的主因是:由于汶川强烈地震,导致北温泉区上覆盖层裂隙与下伏温泉含水层裂隙贯通,地表或上覆盖层低温水汇入含水层所致.  相似文献   
25.
IntroductionWhenpropagatingthroughananisotropicmedium,ashearwavesplitsintotwo(quasi)shearwaveswithdifferentpropagationspeedsandpolarizedorthogonally.Owingtotherecentdevel-opmentofseismicobservationsystem,detectionofshearwavessplittingwithverysmalldelaytimesbetweenfasterandslowershearwavesbecameavailableandprovidedpowerfulapproachfordetectionofcrustalanisotropy.Crampin(1978)emphasizedtheroleofalignedmicrocracksasacauseofcrustalanisotropyandpointedoutthatforverticallyalignedmicrocracksthedirecti…  相似文献   
26.
孟元库  许志琴  马士委  刘晓佳 《地质学报》2016,90(11):3023-3038
一般剪切带主要由纯剪切和简单剪切共同作用,不同的剪切带及不同的构造位置两者所占有的比例不同。利用运动学涡度(Wk)可以定量地分析两者间的比值大小。本文通过极莫尔圆法和有限应变轴率Rs/石英c轴组构法对冈底斯岩浆带中段谢通门-曲水滑覆型韧性剪切带的运动学涡度进行了计算,两种方法获得了较为一致的结果。通过极莫尔圆法,对剪切带中的9组糜棱岩样品进行了运动学涡度计算,获得了Wk=0.73~0.96,平均值Wk=0.83。运用有限应变轴率Rs/石英c轴组构法对4个样品进行了分析,得到Wk=0.85~0.93,均值为0.88,两种方法获得了较为一致的应变结果。还根据极莫尔圆图解,计算了该韧性剪切带的减薄量S=0.09~0.35,平均减薄量为0.20。研究表明该韧性剪切带为典型的以简单剪切为主伴有部分纯剪切的一般剪切,该剪切带的形成可能与拉萨地体在中新世时从挤压到侧向伸展的转换有关。该剪切带变形特征和运动学涡度的确定深化了对藏南冈底斯地区的构造演化过程的理解,并对青藏高原中南部的地质研究具有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27.
对山区顺直陡峻岸坡路基塌岸的预测,与普通图解法比较,采用考虑土体内聚力的图解法可有效避免解算难以收敛的问题,更为符合塌岸的真实形态。通过预测实例的分析发现:天然休止角的提高可大幅减小塌岸范围;水下磨蚀角的提高则可有效减小塌岸深度;合理调节运行水位变幅,对控制塌岸范围和深度较为理想;而通过小范围抬高公路线位来控制塌岸的效果并不明显。对塌岸影响因素的深入分析,为塌岸段路基的治理提供了合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28.
地标提取是空间认知与空间知识组织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显著度量模型作为地标提取的主要方法, 其原理是地物外观、结构与语义的加权评价。顾及地物的空间分布形态和几何特征, 从地物Voronoi图出发, 提出复合Voronoi生长元高度、Voronoi k阶邻域缝隙及Voronoi k阶邻域可视性特征的地标提取方法, 意在探索从个体到邻域的地标几何特征反映。设计实验并与已有方法的提取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相对于地物属性特征, 由Voronoi图蕴含的几何特征能够有效地表征地标, 降低地标特征选择复杂度。  相似文献   
29.
    
We present combined optical/near-infrared photometry ( BVIK ) for six open clusters – M35, M37, NGC 1817, NGC 2477, NGC 2420 and M67. The open clusters span an age range from 150 Myr to 4 Gyr and have metal abundances from  [Fe/H]=−0.27  to +0.09 dex. We have utilized these data to test the robustness of theoretical main sequences constructed by several groups as denoted by the following designations – Padova, Baraffe, Y2, Geneva and Siess. The comparisons of the models with the observations have been performed in the  [ MV , ( B − V )0], [ MV , ( V − I )0]  and  [ MV , ( V − K )0]  colour–magnitude diagrams as well as the distance-independent  [( V − K )0, ( B − V )0]  and  [( V − K )0, ( V − I )0]  two-colour diagrams. We conclude that none of the theoretical models reproduces the observational data in a consistent manner over the magnitude and colour range of the unevolved main sequence. In particular, there are significant zero-point and shap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models and the observations. We speculate that the crux of the problem lies in the precise mismatch between theoretical and observational colour–temperature relations. These results underscore the importance of pursuing the study of stellar structure and stellar modelling with even greater intensity.  相似文献   
30.
曹入文  周训  陈柄桦  李状 《地学前缘》2021,28(4):361-372
温泉的水化学和成因研究对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有重要意义。四川巴塘县茶洛温泉的分布受茶洛—松多断层带的控制,沿北东—南西向的河流两岸出露,附近出露三叠系灰岩、砾岩和燕山期花岗岩。在温泉区出露有近20个泉眼,对其中10个泉眼进行采样测试。受出露点冷水混入的影响,东北部的两个泉眼温度为45~51 ℃,中西部地区的泉眼温度为77~89 ℃,部分为沸泉泉眼;各泉眼流量为0.01~1.8 L/s;pH值为6.1~8.1,矿化度为0.39~1.06 g/L,F-含量为15~22 mg/L,偏硅酸含量为69~356 mg/L。泉水主要阳离子为Na+、K+和Ca2+,主要阴离子为 CO 3 2 - HCO 3 -、Cl- SO 4 2 -,水化学类型为HCO3-Na型。氢氧同位素数据表明,研究区地下热水来源于大气降水,补给高程约为4 400~4 800 m,补给区年均气温在-10 ℃左右。利用SiO2温标估算茶洛温泉热储层温度约为150~200 ℃,热水循环深度约为2 810~3 480 m。茶洛温泉为大气降水入渗后在地下深循环过程中被大地热流加热,再沿断层带在河谷涌出地表而形成的温泉。在河流西北岸分布有灰岩,地下水溶蚀形成空洞,来自浅处的冷水和来自深部的热水在空洞中混合并被加热至沸点,导致热水间歇性上升喷出地面,形成间歇喷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