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0篇
  免费   408篇
  国内免费   420篇
测绘学   262篇
大气科学   329篇
地球物理   438篇
地质学   818篇
海洋学   356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251篇
自然地理   155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178篇
  2019年   195篇
  2018年   141篇
  2017年   177篇
  2016年   216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216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205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821.
系统的采集端运行在搭载Android系统的平板上,使用Esri公司发布的ArcGIS for Android二次开发而成。数据处理端运行在PC端,使用Esri公司的ArcGIS for Engine构建。采集人员可以使用采集端快速录制视频或拍照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人员使用数据处理端导入采集端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获取最终的成果。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兴趣点采集技术,使用本系统不仅能提高采集效率,而且能有效地降低采集成本。  相似文献   
822.
中印城镇化区域差异及城镇体系空间演化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国和印度作为两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发展历程较为相似,但发展路径和模式差异较大。两个国家政治制度、经济体系、发展环境等的显著差异已经吸引了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将从地理学视角出发,重点关注两国城镇化及城镇体系的区域差异和空间演化过程。以人口普查和联合国城市人口数据为基础,采用空间分析、参数估计、非参数估计等多种方法,对中印两国城镇化和城镇体系的空间特征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①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镇化的区域差异由南北差异转变为沿海—内部差异,而印度南北差异的格局则基本稳定;② 从省(邦)级空间尺度来看,中国和印度的人口密度和城镇化率都呈现正相关关系,当城镇化率超过50%后,两者的相关性更为显著,但是近年来中国人口密度与城镇化率的相关性不断增强,而印度则呈现降低的趋势;③ 现阶段中印两国以大中城市为主的城镇体系符合位序—规模分布的特征,但是经济改革对于两个国家城镇体系空间演化的影响差异明显,改革使得中国城镇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由地理历史因素向经济系统空间结构转变,而印度城镇发展的驱动力始终是地理历史因素,经济改革甚至降低了经济系统空间结构对城镇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823.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ce attachment and resistance during participatory planning of the Sengwe Tshipise Wilderness Corridor, located in southeast Zimbabwe, a region that falls within the Great Limpopo Transfrontier Conservation Area. Field research was conducted from July to December 2013 using 69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seven focus-group discussions, and analysis of secondary data. By following the dominant narratives articulated by villagers affected by this Corridor, we illustrate the multiple ways in which place attachment becomes part of everyday politics of resistance. Results show that a strong place-based identity is at the center of narratives deployed by villagers displaced by war, conservation, and veterinary fencing restrictions. Through deploying this place-based identity, communities collectively influenced both the spatial extent of the corridor and institutional governance arrangements. This article contributes to debates on the role of community agency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ransfrontier conservation areas.  相似文献   
824.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environmental values of inhabitants of urban areas differ to some extent from those of people living in rural contexts. In the light of increasing urbanization, it is sometimes argued that these differences are becoming even greater, as people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alienated from nature. In the context of a larger survey study on beliefs about forests and forest management among the general public in Germany and Sweden, the influences of people’s migration biographies on their patterns of forest usage, their environmental concerns about forests, and the expectations and values they ascribe to forests are explored. While previous findings on difference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populations are confirmed, we also find variation within these groups depending on their history of moving between the two spatial categories. This study thus adds a dynamic aspect to the discussion on the urban–rural perspective on beliefs about forests.  相似文献   
825.
冯健  叶竹 《地理科学进展》2017,36(2):137-150
本文通过对个体生命历程的考察,从微观视角探讨苏南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城镇化路径转变以及转型中的农民市民化进程。地方政府在中国行政和经济分权、土地、住房等一系列改革中不断追求地方利益最大化,从而促使苏南从早期的以乡村工业化为动力、以小城镇为载体的“自下而上”式城镇化,转向由开发区建设和土地财政所推动的快速城镇化。城镇化路径转变也影响了苏南农民的生命历程,文中个案就经历了从乡镇企业家、私营企业主到失地农民的身份变迁。在苏南农民的市民化进程中,个体经历了不同“行动地位”的转变:乡镇企业时期,农民参与乡村工业,主动进行就业的非农化;但到了征地拆迁时期,农民在政府推动下,通过户籍改革和安置上楼进行了身份的城镇化,这个阶段的市民化,更多源于政府的主动推动,农民带有“被动接受”的成分。另外,早期的就业非农化成为后期村民顺利实现身份城镇化的基础,解决了村民失去土地、安置“上楼”后的经济来源问题,这对当前新型城镇化所倡导的“人的城镇化”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826.
通过构建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模比系数、耦合协同度模型等方法,揭示江苏省55个县(市)的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格局特征,并探究两者耦合协调发展特征。结果发现:1)江苏省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水平均呈现出较大的地域差异,"两化"高低水平的空间分布并不完全吻合,城镇化发展内部差异总体上大于农业产业化差异;2)"两化"耦合度与协同度空间分布差异明显,耦合度与协同度高低值的空间分布差异也较大,但整体协同水平不高;3)基于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及其耦合协同度的分数特征,将江苏省划分为4种协调发展的地域类型,并分析其相应成因及发展对策,为江苏省推进"两化"协调互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27.
云南省县域城镇化与交通优势度的时空协同性演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戢晓峰  姜莉  陈方 《地理科学》2017,37(12):1875-1884
运用ArcGIS空间分析、交通优势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对云南省县域城镇化与交通优势度的时空协同性演化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表明:城镇化与交通基础设施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存在正负双向反馈;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乡二元结构格局、城市空间无序蔓延是导致两者耦合协调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2000~2014年云南省整体县域城镇化水平普遍较低,约90%的县域处于城镇化起步阶段。 云南省县域交通优势度整体水平逐年提升,但空间分异特征显著。 2000~2014年期间云南省县域城镇化与交通优势度的耦合协调水平虽大幅提升,但整体协调度仍然偏低、空间分异特征依然突出。  相似文献   
828.
李国平  宋昌耀  孙瑀 《地理科学》2017,37(12):1785-1794
利用中国县域建制镇数据,研究了中国小城镇常住人口与就业岗位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分位数回归实证检验了就业岗位对小城镇人口集聚的影响。主要结论是: 中国县域小城镇常住人口主要集中在胡焕庸线以东地区,尤其是哈大沿线、成渝地区、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省份。2009~2014年,中国小城镇常住人口密度普遍上升,中国小城镇常住人口比重在胡焕庸线两侧基本保持着稳定状态。中国县域小城镇非农就业岗位分布与常住人口分布大致吻合,且集聚程度更高。中国县域小城镇就业岗位促进常住人口的集聚。随着县域小城镇人口规模的增加,就业岗位对小城镇常住人口集聚的影响逐渐降低,且第三产业就业岗位数量对人口集聚的影响将超过第二产业。分区域看,县域小城镇就业岗位的人口促进作用对东部地区最为显著,中部次之,西部最低。  相似文献   
829.
以秦巴山片区中心城市2004—2015年人口城镇化、产业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数据为基础,研究人口、产业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协调演变特征。结果表明:秦巴山片区中心城市城镇化质量整体偏低,人口、产业和土地城镇化的耦合协调水平偏低,长期处于失调状态;多数中心城市的产业带动能力不强,土地利用效率较低,人口集聚能力有限。结合片区扶贫攻坚与区域发展规划,提出了提高城镇化耦合协调水平的路径。  相似文献   
830.
地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的演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技术的进步 ,GIS软件工程方法在不断地演进 ,越来越适合于GIS的开发。文中介绍和回顾了GIS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使用的一些软件工程方法 ,并初步探讨了为GIS项目选用软件开发方法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